李穎
摘要:目的 探討全面護理措施對于糖尿病足患者生活質量改善的作用。方法 收集民航總醫(yī)院內分泌科2013年11月~2016年11月糖尿病足患者120例作為研究對象,隨機分為兩組,每組60例,對照組給予常規(guī)護理,實驗組予包括健康教育、心理護理、飲食管理、運動護理在內的全面護理措施,分別對兩組患者的護理前后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生活質量評分進行分析。結果 實驗組糖尿病足患者在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生活質量評分方面均優(yōu)于對照組。結論 全面護理措施能夠提高糖尿病足患者的生活質量,對于預防糖尿病足的發(fā)生發(fā)展具有積極意義。
關鍵詞:全面護理;糖尿病足;生活質量;餐后2 h血糖
中圖分類號:R473.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6-1959(2017)25-0099-02
糖尿病足是足部感染,潰瘍和(或)深層組織破壞的一組足部綜合征,與下肢遠端神經異常和不同程度的周圍血管病變密切相關。該病具備三個要素:①糖尿病患者;②有足部組織營養(yǎng)障礙(潰瘍或壞疽);③伴有一定的下肢神經痛和(或)血管病變。進入21世紀以來,單單北京地區(qū)的2型糖尿病下肢血管病變的發(fā)生率已達90.8%,重度以上者占43.3%[1]。到2011年時,我國糖尿病足的患病率已為0.9%~14.5%[2]??梢娂訌妼τ谔悄虿∽愕念A防和治療是迫在眉睫的。而臨床有效的護理措施對于減少糖尿病足的發(fā)生、降低致殘率均有重要意義[3]。全面護理措施是指在常規(guī)護理基礎上,再給予健康教育、心理、飲食、運動的護理措施,為了系統(tǒng)評價全面護理措施在糖尿病足患者中具體作用,為精確護理、個體化護理提供依據(jù),本文對民航總醫(yī)院內分泌科2013年11月~2016年11月糖尿病足患者120例進行分組研究,現(xiàn)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3年11月~2016年11月民航總醫(yī)院內分泌科糖尿病足患者120例作為研究對象,研究對象均符合糖尿病足診斷標準。將120例患者隨機分為兩組,每組60例。對照組男性32例,女性28例,平均年齡(63.6±8.45)歲。實驗組男性34例,女性26例,平均年齡(66.2±9.81)歲,兩組患者在性別,年齡方面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全面護理措施:在常規(guī)糖尿病足護理措施基礎上,再給予健康教育、心理護理、飲食管理、運動護理[4-5]。
1.2.1 健康教育 向患者發(fā)放糖尿病足知識教育手冊,在住院期間為患者舉辦健康講座,并播放相關知識的宣傳片,指導患者及家屬掌握血糖儀的測量方法及胰島素的注射方法,培養(yǎng)患者監(jiān)測血糖并記錄的習慣。
1.2.2 心理護理 大多數(shù)糖尿病足患者容易出現(xiàn)并發(fā)癥,易出現(xiàn)情緒低落、焦慮恐懼、悲觀失望等消極情緒,這些容易加重患者的病情。因此心理護理重點在于給予患者安慰、鼓勵,贏得患者的信任,不僅僅要使患者消除消極情緒,還要使患者保持積極樂觀的態(tài)度去治療。
1.2.3飲食管理 指導糖尿病足患者嚴格控制糖的攝入量,并進行低鹽、優(yōu)質低蛋白、高熱量、富含維生素及膳食纖維的飲食系。指導患者三餐定量,按早、中、晚各1/3的比例分配。
1.2.4運動護理 當糖尿病足的患者病情穩(wěn)定后要指導其進行康復運動,護理關鍵在于結合患者自身身體情況及興趣愛好選擇康復項目。如打太極、做體操等等。還要注意觀察運動后的身體狀況。
1.3觀察指標
兩組患者護理前后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生活質量評分的差異。
1.4統(tǒng)計學方法
所有數(shù)據(jù)錄入SPSS21.0軟件進行處理,計量資料用(x±s)表示,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患者空腹血糖及餐后2 h血糖比較
兩組在護理前空腹血糖沒有統(tǒng)計學意義,而護理后實驗組明顯優(yōu)于對照組,兩組之間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兩組在護理前餐后2 h血糖沒有統(tǒng)計學意義,而護理后實驗組明顯優(yōu)于對照組,兩組之間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兩組患者生活質量評分比較
兩組在護理前生活質量評分沒有統(tǒng)計學意義,而護理后實驗組明顯優(yōu)于對照組,兩組之間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3 討論
糖尿病足是因糖尿病血管病變和(或)神經病變及感染等因素,導致的足或下肢組織破壞的一種病變,是嚴重威脅糖尿病患者的一種并發(fā)癥。該病的癥狀和體征因病程和病變嚴重程度的不同而有不同的改變,根據(jù)病情的嚴重程度可分為6級。0級:皮膚完整,有潛在足潰瘍可能;1級:皮膚表現(xiàn)有較淺的破潰,無感染;2級:有深及跟腱、骨或關節(jié)的潰瘍,無感染;3級:深度潰瘍,伴有骨髓炎或膿腫;4級:部分足部壞疽(趾、足跟或前足背);5級:全足壞疽。所以及早對糖尿病足患者進行全面的護理干預,避免足部損傷加深,改善患者足部血液循環(huán),降低截肢率是很重要的。
傳統(tǒng)的糖尿病基礎護理可以提高糖尿病足患者的認識水平,但不足以產生患者自身行為上的根本改變。而全面的護理干預模式能夠實驗護理的個體化、使護理人員更加積極主動地投入到糖尿病足患者的護理之中,從而有效的輔助于臨床治療。于桂紅通過應用包括創(chuàng)面護理、飲食護理、心理護理、健康教育等在內的全面護理措施發(fā)現(xiàn)全面護理可以明顯提高糖尿病足患者的治療效果、護理滿意度,以及患者的生活質量[5]。
目前國際上公認的臨床共識皆強調,糖尿病足的臨床護理重在預防,總結大部分護理方面內容,不外乎代謝控制、足部護理、鞋襪選擇、心理護理、健康教育幾個方面。本文所強調的全面護理,亦是遵從上述幾項內容,并展望未來能進一步加入中醫(yī)特色護理,運用整體觀和辨證論治為糖尿病足患者提供更為細致的護理措施。
總之,全面護理措施能夠改善糖尿病足患者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可以提高糖尿病足患者的生活質量,對于預防糖尿病足的發(fā)生發(fā)展具有積極意義。
參考文獻:
[1]潘長玉,高妍. 2型糖尿病下肢血管病變發(fā)生率及相關因素調查[J].中國糖尿病雜志,2001(06):4-7.
[2]王兵平,史春明.新型敷料治療糖尿病足潰瘍的效果及護理體會[C]//中華醫(yī)學會第十次全國內分泌學學術會議論文匯編.中華醫(yī)學會、中華醫(yī)學會內分泌學分會.2011:1.
[3]李成榮,竇艷鳳,方植.臨床護理安全用藥的研究進展[J].中國醫(yī)藥指南,2012(35):60-61.
[4]趙文新,金淑云.全面護理措施在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護理中應用的效果分析[J].中國醫(yī)藥指南,2014(34):305-306.
[5]于桂紅.糖尿病足患者的護理措施[J].吉林醫(yī)學,2014(34):7758-7759.編輯/成森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