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睿
我有幸參與由李希貴先生主持的“語文主題學習”的課改。在這幾年來的學習、探究、實踐、反思中,雖然“語文主題學習”仍行走在路上,但這次課改猶如一場及時雨,讓我對語文教學有了新的認識,有了新的期盼;也猶如一朵朵智慧之花,盛開于語文,綻放于閱讀。下面我談一下自己的一些認識與收獲。
一、整合教材,做好取舍
葉圣陶先生說過,語文教材無非是個例子,憑這個例子要使學生能夠舉一反三,練成閱讀和寫作的熟練技能。我們作進一步的思考:我們用“例子”的最終目的是什么?不外乎培養(yǎng)學生聽、說、讀、寫的語文能力,豐富其精神世界,提高其語文素養(yǎng)。因此,教師要用1/3時間學習教材,2/3時間閱讀叢書和其他經典作品,真正實現課內閱讀,必須整合教材,做好取舍。
1.語文教材內容本身的整合
于永正老師這樣說道:“這法那法,不鉆研教材就沒法?!便@研教材就要大膽取舍,做好整合。首先是進行單元優(yōu)化組合,作為一個整體進行教學設計,使每個單元的學習形成一個序列。整合單元教材,要有所為有所不為,把握好切入點,對所有課文進行整合與分類,重新確定學習單元。每一個學習單元一般確定一篇精讀課文,2~4篇略讀課文,采用不同的課型,讓教學課堂豐富起來。其次是同一教材內容的調整,也可以是不同冊教材內容的跨越。如:學習人教版八年級上冊陶淵明的《桃花源記》,就可以和陶淵明的《飲酒》《五柳先生》等整合。這樣整合,讓內容更集中、學法更系統(tǒng)、訓練更有效。
2.語文教材與叢書的整合
“語文主題學習”叢書即圍繞每個單元的主題選擇幾十篇相關、相近、相似,甚至相對、相反的文章……從各個不同的角度對課文的單元主題進行擴展和延伸,使主題更加豐富、多元,以促進學生對主題內容的理解。因此,教材與叢書的整合中,教材讓學生得法,再根據單元“雙線主題”設計“閱讀要求”,叢書可以作為教材的教學資源,也可以靈活設計專題性閱讀要求。如《海燕》的教學中就把叢書中《鷹之歌》《白鷺》這兩篇課文整合在一起,抓住它們相似的主題和寫法,讓《海燕》這篇文章厚重起來,充實起來,高貴起來,讓海燕精神以至鳥兒的精神成為一個民族、一個時代精神的一面旗幟。再如:我把八下叢書中《最后的陽光》《美麗的謊言》《回家的路》《笑是兩人間最短的距離》《這個星球有你》《棉花里的父親》《掌心化雪》等文章進行整合,開展群文閱讀。這樣的整合緊緊扣住了雙線主題和一課一得,讓閱讀課堂化。
3.語文教材與“整本書”的整合
“語文主題學習”強調多讀,提倡海量閱讀,課外閱讀課內化,課外閱讀課程化,遵循語文學習“反三歸一,質從量出”這一基本規(guī)律。但自從課改實施以來,教師和學生都重視教材、配套叢書的閱讀,卻忽視了文學、歷史、科學等名著整本書的閱讀,也就忽視了教材與“整本書”的整合。而那些名著性的“整本書”從作者、體裁、內容、情感、寫法等角度,為學生的語文學習提供了更廣闊的課程資源。如:八年級下冊《列夫·托爾斯泰》就可以和《名人傳》進行整合。
“語文主題學習”追求簡單、純樸、干凈,整合單元情感主題,挖掘單元訓練點,圍繞雙線主題,大膽取舍,實現從“教教材”向“用教材”的真正轉變。
二、優(yōu)化課堂,凸顯自主
李希貴先生曾說:“指導學生學習語文用不著挖地三尺地分析課文,也用不著把哪個詞語敲打得火冒金星?!闭Z文課堂最主要的就是少講多練,我們要摒棄以往的“精、深、透、全”的課文講析方法,以主題為引領,選取一篇或幾篇文章,設計“主問題”,組織“主活動”,最大限度減少教師的單項灌輸,建立新型的師生關系,強化小組合作,增加多元互動、雙邊交流,讓有限的教學時間延伸出無限的閱讀空間。
如:在教學《丑小鴨》時,就一改以前面面俱到的講法,優(yōu)化課堂教學。我們把《丑小鴨》作為引子,引導學生學會學習童話的方法。于是我們擬定了主題“讀經典童話,講經典故事”,并設計了三個環(huán)節(jié):讀課文,知內容;品語言,析形象;談啟示,悟人生。學生著手于這樣的支點,自然也就學會了學習童話的方法,僅僅一節(jié)課學生又舉一反三讀了五篇童話《皮皮魯的風箏》《狼和狐貍》《做出點樣子來》《書本里的螞蟻》《飛蛾圓舞曲》。這就從一篇文章教給學生一類文章的學習,讓學生在課堂上學法、得法、用法。
“語文主題學習”的課堂就是要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用學生的眼光去解讀文本,引導學生在自主的天地中聽、思、辯、講、寫,讓學生成為課堂的真正主人。
三、巧用叢書,提升能力
“語文主題學習”實驗即是以“語文主題學習”叢書為依托的課內大量閱讀的教學實驗。在課改實踐中,巧用叢書,進行課堂閱讀的拓展延伸,反三歸一,提高閱讀能力,實現從量到質的突破。但叢書不是非得都精讀或都略讀,要根據雙線主題巧用叢書,可以采用師生共讀、親子共讀、自主閱讀等,盡量讓學生在閱讀中體會讀書的快樂,提升人文素養(yǎng)。
叢書閱讀中學生積累了大量的詞匯,掌握了很多寫作技巧,并能運用于自己的寫作中,寫作和語言表達能力有了很大提高。如寫作能力的提升更是有目共睹,我班的很多同學在作文競賽、演講比賽、書信大賽中均大顯身手。叢書閱讀真正培養(yǎng)了學生能帶得走的能力。
“語文主題學習”遵循了語文的學習規(guī)律,也遵循了學生的語文能力培養(yǎng)與個性發(fā)展規(guī)律,而且大大簡化了繁冗沉重的語文課堂,因此堅持語文課改是硬道理,讓閱讀之花永遠盛開。
編輯 郭小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