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敬
【摘 要】 后進生問題是小學教育中的普遍問題,而與城市小學比起來,農村小學的教學條件相對落后,師資力量比較薄弱,學生基礎相對較差等原因導致農村小學中的后進生問題更加嚴重。后進生的成因很多,如學校、家庭、社會的、智力等。轉化后進生關系到小學教學質量的優(yōu)劣,因此,如何更好地促進后進生的轉化是每一個小學教育工作者都必須面對的問題,本文中,筆者結合自身在農村小學教學經驗,分析了農村小學后進生的成因,并提出了相應的對策。
【關鍵詞】 農村小學;后進生;轉化策略
后進生是指學習態(tài)度較差,學習積極性不高,完成作業(yè)不認真,考試分數常常不及格的學生以及不具備正確的是非觀,缺少基本的社會責任感與道德感的學生。經濟越是欠發(fā)達的地區(qū)后進生問題越突出。后進生的轉化是農村小學教育的重要環(huán)節(jié)。
一、農村小學后進生的成因分析
1.社會環(huán)境的負面影響
首先,當前我國精神文明建設明顯滯后于社會經濟發(fā)展,造成整個社會充斥著功利主義和金錢至上的觀念。在“金錢至上”的負面思想影響下,一些小學生產生了負面意識,養(yǎng)成了自私、懶惰的不良習慣。其次,部分學生受到涉及色情、暴力等不良影視劇的影響,導致其人生觀、世界觀、價值觀不健全,從而影響在學習中的表現。
2.家庭環(huán)境的負面影響
部分農村家庭中家長的自身素質欠佳,給學生帶來了一些負面影響。如,有些家長自己有很多不良習慣,學生照樣學樣也沾染了很多壞習慣;有的家長缺乏正確的教育觀念,對孩子過于寵愛,致使學生形成了狂妄自大,唯我獨尊不良意識;有的家長處理事情易沖動,家庭矛盾重重,稍有不順心就打罵孩子,導致孩子在惶恐中度日,久而久之形成內向或者暴力性格,這些往往會導致其在今后的學習中成為后進生。
3.教師教育方式不合理
有些教師在學習生活中往往只愿意關注優(yōu)等生,卻忽視了后進生。對優(yōu)等生輕聲細語,而對后進生卻大聲呵斥。久而久之,后進生會對教師的教育產生抵觸情緒,甚至和教師進行對抗。此外,有些教師在教學方法上缺乏靈活性,為了趕上教學進度,不考慮學生的個體差異,強制使用同一個標準來要求學生,布置作業(yè)時也不會合理分層,導致基礎較弱的學生難以跟上教學步伐,知識欠缺得越來越多,形成惡性循環(huán),最終干脆破罐子破摔,放棄進步。
4.學生自我評價不正確
部分學生心理素質較差,對自我的評價不正確。例如,有的學生犯了錯,被老師批評了以后,他不會去反省自己做錯了什么事,而是會認為自己是個愛犯錯誤的學生;有的學生考試成績不理想,不去想怎么努力提高成績,而是覺得自己很笨,很沒用等等。長期的自我評價錯誤是成為后進生的重要原因之一。
二、農村小學后進生的轉化策略
1.重視品德教育,正確引導學生
在每個學期開學時組織學生學習《小學生守則》等,在學生中營造一個人人爭先學《守則》的氛圍,進而形成良性的輿論氛圍和正確的行為導向。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和不同年級思想品德教育的具體要求,認真開展思想品德教育,幫助學生明白什么可以做,什么不可以做,什么應該做,什么不應該做,培養(yǎng)學生的良好的品行。教師應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為學生樹立榜樣,同時根據班級學生在學習生活中出現的問題,通過主題班會、師生談心等方式幫助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充分發(fā)揮班集體的輿論約束作用,給品行不良的學生造成一種壓力,使其形成自我約束的意識,使那些有不良品行的學生承受一種壓力,產生自我約束的意識,從而促使他們成功轉化。
2.用心關愛學生,激勵學生上進
愛是教學工作順利開展的基礎,沒有愛的教育是失敗的。教師要用自己的一顆愛心去感化后進生,讓他們感受到教師的關愛。用愛的力量融化師生之間的堅冰,拉近師生之間的距離,從而更加深入地了解后進生的內心活動,從而有效激發(fā)其上進心,幫助其完成學習態(tài)度的轉化。 例如,筆者所在班級有個學生學習成績很差,經常逃課,而且看到老師就躲。后來筆者經過打聽得知該學生的父母離婚了,母親改嫁他人,父親外出務工,他就跟隨爺爺奶奶生活,爺爺奶奶對他十分溺愛,所以也不怎么管束他。了解這些情況后,筆者找到該學生,很認真地對他說:“你是一個聰明善良的孩子,老師對你很有信心,只要我們一起努力,你就可以改掉這些毛病,把學習成績提上去?!睂W生聽了之后若有所思地點了點頭。從此以后,我一有機會就幫他補課,及時合理地指出他的缺點,并幫助他改正。只要他有了一點進步,筆者就及時地給予表揚。慢慢地,該學生的學習成績趕上來了,看到學生的點滴進步,筆者發(fā)自內心的高興。由此可見,后進生在學習中存在的問題不是一下子就形成的,因此教師不能指望在朝夕之間就能將學生的毛病矯正過來,而是要用“愛心”與“耐心”去持續(xù)感化學生,激發(fā)學生積極向上的信心,這樣一來,他們就會進步很快。
3.進行賞識教育,培養(yǎng)學生自信
從本質上來說,賞識教育就是激勵教育,表揚就是一種常用的賞識教育方法。每個后進生都應該獲得教師的賞識和鼓勵。教師應該善于發(fā)現后進生的優(yōu)點并加以肯定和表揚,從而使后進生樹立自信,激發(fā)他們求上進。例如,筆者班上的一名學生,他的父母常年在外務工,該學生轉了好幾次學,目前是和外婆一起生活。該學生的學習基礎差,也不愛和老師同學交流,總是一副郁郁寡歡的樣子。為此,筆者會在上課時經常和他交流,詢問他的學習和生活,課外時常和他一起談論他感興趣的話題,還去他家中走訪,對他學習上的進步給予高調表揚。漸漸地他和我越來越親近,人也變得更加自信,也樂意和同學們交流,學習上也有了明顯進步。這個案例說明,教師應用愛來關懷后進生,用欣賞的眼光來看待他們,多給些表揚,多說幾句暖人的話語,讓后進生體會到老師的重視與關愛,從而樹立上進心,將老師的鼓勵轉化為學習的動力,更加努力的學習,從而成功地轉化成一名優(yōu)秀學生。
綜上所述,本文分析了農村小學后進生的成因和轉化策略,通過列舉一些發(fā)生在后進生身上的具體事例,總結出加強品德教育,關愛后進生,賞識后進生的轉化策略,為教師開展農村小學后進生的轉化提供有益參考。
【參考文獻】
[1]梁煥珍.農村小學后進生成因及轉化策略的研究[J].讀寫算:教育教學研究,2014(29).
[2]《班主任如何實現后進生的轉換》編寫組.班主任如何實現后進生的轉換[M].廣東世界圖書出版公司,2011.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