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金平
《義務教育品德與生活課程標準》明確指出“本課程遵循兒童生活的邏輯,以兒童的現(xiàn)實生活為課程內容的主要源泉,以密切聯(lián)系兒童生活的主題活動或游戲為載體,以正確的價值觀引導兒童在生活中發(fā)展,在發(fā)展中生活?!?/p>
如上所述,我們的《道德與法治》課程強調“遵循兒童生活的邏輯”,其實落實到課程教學中,就是學生的德性培養(yǎng)應回歸兒童生活。把兒童的現(xiàn)實生活作為主要的教育資源,緊密結合兒童生活實際開展教育,提升兒童的生活品質和能力,促進兒童發(fā)展,這突出體現(xiàn)了課程立足于兒童生活、通過兒童生活引導兒童生活的基本思想。
我們的課堂教學是課程實施的基本途徑,“回歸兒童生活”的課程理念是通過“教學回歸兒童生活”得以實現(xiàn)的。下面,我們結合蘇教版一年級下冊第九課《會變臉的水》第二課時的教學《水災來了巧逃生》來粗淺地談談品德課堂教學怎樣回歸兒童生活,對兒童進行積極的生活指導。
一、對兒童的生活指導要“真”
什么是“真”,“真”就是兒童真正在過的生活,課堂就是要著眼于兒童的現(xiàn)實生活,讓兒童在課堂模擬的真情境中獲得生活指導。一年級和二年級的《道德與法制》教材選取的是學生生活中的真實場景和面臨的、要解決的生活難題作為教學內容。教師要對學生進行有效的生活指導,就要從教材出發(fā),聯(lián)系學生的生活實際,設置一個個道德與法制的教學活動,引領孩子們從課堂出發(fā),從家庭、學校、自然、社會四個層面開展學習活動,提升學生的能力。然而,教材的情景與兒童有著時間差距和現(xiàn)實距離,是難以身臨其境的。如:《水災來了巧逃生》一課可以安排精彩的情境模擬,這種情境模擬的教學形式,縮短了距離。本課設計的情境模擬的內容來自于現(xiàn)實生活中水災發(fā)生時不同危險情況的預演,活動中通過教師的語言,多媒體的渲染,加之適當水災逃生道具的準備使用,為學生在教室中創(chuàng)造了一個“真事件”場域,讓學生在演練活動中感受、運用各種自救方法,為學生日后生活中如遇水災,能因地制宜,采取適當?shù)淖宰o自救的方法和技能作準備。學生在模擬活動中,反復碰撞、融合,自然有了真體驗。
二、對兒童的生活指導要“小”
什么是???“小”就是教學找到一個精當而巧妙的切入口,就可以造就靈動的課堂教學,這個口就是教學中“點”的選擇,這個“點”必須著眼于學生實際?!端疄膩砹饲商由愤@節(jié)課要讓學生掌握水災發(fā)生時的自護自救的方法和技能,選擇什么樣的教學內容來展開教學情境模擬,要精心預設。具體來說,關于水災逃生方法的學習內容要符合兒童的生活經驗、認識能力,切忌難度過大,課堂雖然熱鬧,但演練效率不高,如何把握好這個度,是個難點,如果能找到一個精當而巧妙的切入口,教師可以因地制宜,選擇校園這個獨特的場景展開演練,讓學生在教室選擇逃生物品,來到模擬逃生校園制高點的樓房頂部,揮動標志求救,尤其是制作簡易的救生器材逃生,在短短數(shù)分鐘內,學生仿佛現(xiàn)場經歷了水災逃生的種種狀況,這樣的生活指導,從學生的小視角出發(fā),培養(yǎng)的是學生因時因地,巧妙逃生的方法和技能。
三、對兒童的生活指導要“實”
對學生的生活指導,要凸顯一個“實”字,“實”就是著眼于學生實際生活經驗和實際認知,遵循學生的認知特點,有序地扎實地設計教學流程?!端疄膩砹饲商由愤@節(jié)課重點是讓學生掌握水災逃生時的自救自護方法。教學時如果只讓學生討論交流,是無法達成教學目標的。教師課堂上采取情景模擬的教學方式極好地激發(fā)了學生學習的興趣。試想,如果這節(jié)課一開始就進行情境模擬,學生毫無知識經驗和實際認知,能夠預料到學生表演的淺嘗輒止和隨意性的結果。因此,教學流程必須著眼于學生實際認知來設計,可以通過學生課前資料的搜集預熱,課堂《水災逃生小報》的學習鞏固,逃生視頻的綜合學習,最后才是“水災逃生演練”。正是這樣富有實效的安排,情境模擬與教學內容吻合,提高了學生遇到水災自救的能力,推動了學生生活經驗的積累,這樣的生活指導訓練過程是扎扎實實的。
四、對兒童的生活指導要“巧”
我們對學生的生活化指導要“巧”?!扒伞本褪歉鶕?jù)學生的年齡特點,選擇學生樂于接受的學習方式,在一定的道德情境中獲得道德認知。一二年級的小學生好奇心強,活潑愛動,我們的課堂可以巧妙設計一些教學活動,如游戲教學、小品表演、小競賽、故事會、編兒歌、作宣傳畫等教學形式,符合學生的天性,遵循他們的認知規(guī)律,在創(chuàng)設的愉快氛圍中,發(fā)揮學生的觀察能力、想象力、思維能力等智力因素,使得學生集中注意力,全身心參與活動,進而激起兒童的道德情感,形成健康的道德認識,從而指導學生的生活。
學生良好品德的形成離不開生活,生活也是對學生良好品德是否形成的最好檢驗。《品德與社會(生活)》的教學,只有從學生的實際生活中來,使課程與兒童生活的世界相聯(lián)系,以正確價值觀引導兒童在生活中發(fā)展,在發(fā)展中生活,推動學生的社會性發(fā)展,才能真正實現(xiàn)品德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編輯 高 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