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迎洲
摘 要:作為課程評價的重要內(nèi)容之一,課堂教學評價對新課程改革具有重要意義。但就聾校初中語文課堂教學評價的現(xiàn)狀來看,還存在著許多亟待解決的問題?;诖耍兔@校初中語文課堂教學評價存在的問題及對策進行詳細分析,通過闡述聾校初中語文課堂教學評價存在的問題,探討聾校初中語文課堂教學評價改進的有效對策,幫助教師完善教學方案,提高教育教學水平,從而幫助聾校學生有效學習、健康成長。
關鍵詞:聾校;初中語文;教學評價體系
聾校是針對聽障學生而設立的特殊教育學校。初中語文對聾校學生的語言水平和認知能力具有重要作用,而建立健全的語文課堂教學評價體系對語文教學的質(zhì)量和水平具有重要影響。從目前的教學實踐來看,大多數(shù)聾校教育還套用著傳統(tǒng)的教學評價體系,沒有跟上新課程改革的步伐。在此背景下,探究聾校初中語文課堂教學評價存在的問題是非常必要的。
一、聾校初中語文課堂教學評價存在的問題
從當下的聾校初中語文課堂教學評價來看,主要存在以下兩方面的問題:一是初中語文課堂教學評價的功能被異化。就聾校目前實行的教學評價體系來看,主要以選拔為主要功能。由于近幾年來應試教育思想嚴重,再加上聽障人員的教育水平都得到了普遍的提升,聽障人員的相關教育有了蓬勃的發(fā)展,這使學校對學生的升學率加大了關注,使教學評價越來越傾向于選拔這一評價功能。初中語文是聾校教學的重要課程,因此語文課堂的教學評價也偏向于應試教育,以提高成績和應對升學考試為主要教學目的,導致聾校初中語文課堂教學評價功能的異化。二是初中語文課堂教學內(nèi)容不全面。由于應試思想嚴重,因此學校沒有將新課程標準要求的情感態(tài)度與學習過程作為評價標準之一,在考試中也沒有具體的體現(xiàn),因此,聾校初中語文教師很少花費時間和精力在這方面的教學上。例如,聽障人員學習語文的主要目的是補償語言的缺陷,在此基礎上進行語文的正常教學,因此教師只重視教學語文基礎知識,并不注重語文能力的提升。另外,在教學評價中都是以筆試的方式,沒有實際運用語文的環(huán)節(jié),導致學生所學知識與實際應用脫節(jié)。
二、改進聾校初中語文課堂教學評價的對策
(一)轉(zhuǎn)變教師評價觀念
課堂教學評價的主要目的不是看學生的成績好壞,而是通過全面的考評讓學生充分了解自身的長處和存在的不足,從而進行相應的調(diào)整,因此教師要轉(zhuǎn)變教學評價的傳統(tǒng)觀念,以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為目的進行教學評價。首先教師應該樹立正確的學生觀,對每個學生都采取平等的態(tài)度。由于學生個體存在差異,其生長環(huán)境、教育背景、學習基礎、性格差異和興趣愛好等各種因素也不同,導致每個學生所擁有的學習能力也各有不同。以湖南某聽障學校為例,該校初二教師發(fā)現(xiàn)班里有的學生自身條件優(yōu)越,學習單詞和課文的能力經(jīng)常領先于其他學生,對新知識和新事物的接受度也強于其他學生。而有的學生之前的學習基礎就比較差,導致在課堂上較難跟上老師的思路。該教師沒有以成績將學生劃分為優(yōu)生和學困生,而是充分了解每個學生的特點,從記憶能力、口語能力、寫作能力、閱讀能力等多個角度評價學生,幫助每個學生都能了解自己的長處,針對性地彌補自己語文學習中的不足。
(二)豐富教學評價內(nèi)容
由于聾校屬于特殊教育,因此在教學評價內(nèi)容方面也要考慮其特殊性,將一般性與特殊性相結合,在彌補學生聽力障礙的基礎上,增長學生的各項語文能力。以上海某聽障學校為例,該校不僅將學生的知識技能作為教學評價內(nèi)容,還將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體現(xiàn)出的審美態(tài)度、語言能力、情感價值觀作為教學評價的內(nèi)容,將學生日常生活與學習之間建立緊密的聯(lián)系,幫助學生將生活與社會文化背景相聯(lián)系,將語文能力在日常生活中進行綜合的應用。教師由此做出教學評價,客觀反映學生的整體發(fā)展情況。除此以外,該校還將100分的筆試成績劃分為60分的筆試和40分的綜合成績。除了對學生日常的知識技能基礎進行考查外,40分主要考查學生的其他特長,幫助學生明確學習語文的意義。
綜上所述,針對聾校初中語文課堂教學評價存在的問題及對策的探究是非常必要的。本文通過闡述聾校初中語文課堂教學評價存在的問題,提出一些切實有效的策略。研究可得,只有轉(zhuǎn)變教師評價觀念、豐富教學評價內(nèi)容,才能完善聾校初中語文課堂教學評價體系,幫助教師提高教育教學水平。希望本文可以為研究聾校初中語文課堂教學評價存在的問題的相關人員提供參考。
參考文獻:
[1]孫立娜.聾校初中語文課堂教學評價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現(xiàn)代特殊教育,2015(16):58-61.
[2]王俊.初中聽障學生閱讀能力調(diào)查與教學對策研究[D].山東師范大學,2015.
編輯 郭小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