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大來
摘 要:體育是素質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尤其是在基礎教育中,它更是發(fā)揮著其他學科所不能替代的教學優(yōu)勢和價值。新課程改革實施以來,各科教學都在努力尋求并大膽嘗試創(chuàng)新教學方法,也取得了一定的教學效果。就小學體育教學而言,由于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響,教學現(xiàn)狀不容樂觀,傳統(tǒng)教學方式已然不適應當前的教學形式,亟待改革。創(chuàng)新小學體育教學方法成為大勢所趨,體育教師們也都為此不斷努力和嘗試。簡單指出了一些小學體育教學中比較突出的問題,并結合教學經驗,提出相應的改進措施,以期能提高體育課堂的教學效率。
關鍵詞:小學體育;課堂教學;生活
小學階段的學生、愛玩、好動,體育可謂是他們的“心頭好”,他們喜歡運動、喜歡比賽、喜歡體育,然而他們卻反感體育課。在閑散的時間里,他們奔跑、跳躍,不知道多開心,自主、積極地進行著各種各樣的“體育運動”,而在特定的體育課上,他們卻是懶洋洋,沒精打采的,被迫進行各種各樣的體育鍛煉,在他們的眼中,體育是無聊的、是累人的,更是枯燥的。產生這一現(xiàn)狀的主要原因就是教師教學方法使用不當:一方面表現(xiàn)在教師重實踐,輕理論。多數(shù)老師都認為,體育教學只需要學生掌握體育技能,能夠進行體育鍛煉,強身健體即可,卻對于體育運動項目的理論知識講解甚少。教學方式機械,一直遵循著“教師示范—學生模仿—教師糾錯—學生練習”這幾十年如一日的體育課堂教學公式,教學內容布置不合理;另一方面表現(xiàn)在體育教學內容時代性不強上。很多教師只管講授教材大綱中所制定的體育項目,“兩耳不聞窗外事”,教學內容陳舊,導致體育教學內容不能滿足時代發(fā)展要求,無法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導致教學效率低下。
“學而不思則罔”,講的就是一味學習而不思考的危害,針對以上情況,體育教學需要我們不斷反思、不斷改善、不斷創(chuàng)新。學生作為課堂學習的主體,只有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體性,激發(fā)學生體育興趣,才能提高學生的體育參與度,才能提升教學質量。而體育本身是趣味無窮,而且深受學生喜愛的,教師所要做的就是在課堂教學中維持這種積極性。所以,體育教師要結合學科特點,結合學生特點,創(chuàng)新教學方法,采用趣味體育的方式,提高體育課堂時效性。
一、將體育融入生活
“生活即教育?!斌w育課程是一門實踐性和參與性都非常強的學科,需要學生主動、有效地參與才能真正提高教學質量。正如《義務教育體育與健康課程標準》中所說的,小學體育教學內容要符合小學生的身心特點,體現(xiàn)在課堂教學中,既要貼近學生的生活,使學生置身于生活氛圍中和生活情境中,又能在玩和活動中積極思考,強化鍛煉,充分感悟。
首先,在體育內容上,盡量選擇貼近學生生活經驗的內容,這樣更容易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積極性。當體育課上的內容變成學生在生活中看得見、摸得到、聽得著的現(xiàn)實時,他們就能夠感受到體育的魅力,并增強體育學習的內在需要和信心;其次,在體育形式上,可以將一些生活中的運動編排成體育鍛煉。如借助家務勞動。讓學生假裝自己在打掃衛(wèi)生,模仿擦地的整個過程。擦地的場景是學生比較熟悉的,通過讓學生把擦地的動作用肢體動作表現(xiàn)出來的過程,不僅學生是在一直勞動、運動,而且還能提高學生的自理能力,甚至愛上勞動。
二、將體育化作游戲
“愛玩是孩子的天性。”通過游戲教學的形式能夠更好地激發(fā)學生的體育興趣和學習積極性。但是游戲的內容和方法是需要教師格外注意的。首先,導入環(huán)節(jié)。在課堂教學的開始,使用游戲法,如“兩人三足”“貼膏藥”等,讓學生進行初步的課前準備活動,這樣不僅能讓學生在進行大量體育鍛煉之前進行熱身,而且還能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為接下來的課堂鍛煉奠定良好的基礎。其次,教學環(huán)節(jié)。在游戲教學中,為了確保教學效果,教師要做好游戲的引導和組織。在游戲開始之前講清楚游戲規(guī)則和態(tài)度,在游戲的過程中觀察學生的運動態(tài)度和精神,注重游戲安全保護的監(jiān)督和措施的布置,消除安全隱患。最后,在游戲結束后,要給予相應的鼓勵和評價,讓學生能夠品嘗到成功的滋味,體會到體育的快樂。
三、讓體育充滿個性
“龍生九子,各有不同。”學生之間的差異性是客觀存在的,有些學生身強體壯,能夠參與課上的所有運動項目,但是還有些學生體弱多病,有時候很難堅持完一堂課的訓練。此外,還有學生的個性、愛好、特長等,都應該是教師在體育鍛煉時需要考慮的內容。要求教師在教學中因材施教,采用差異化的教學形式,根據(jù)學生的不同需要和特點設置不同層次、不同類型、不同強度的體育訓練,一改“一刀切”的教學模式,讓體育更具個性,更加符合學生的需要。
體育教學關乎學生的身心健康,特別是身體健康,在教學中,教師要不斷創(chuàng)新,才能讓學生在體育課上收獲更多的知識和快樂。
參考文獻:
[1]袁秀麗.創(chuàng)新角度下小學體育教學方法的完善方法研究[J].當代體育科技,2014.
[2]吳艷珍.略談小學體育課堂教學方法的創(chuàng)新實踐[J].亞太教育,2016.
編輯 溫雪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