鐘偉連
摘要:對于學習來說的過渡,就是從一個時期轉入另外一個階段。但是,學習上的過渡并不是單純的指某一方面,而應該包括多個方面。比如,學習者的態(tài)度、學習方法、學習習慣、思維水平發(fā)生的變化等,這些都要好過渡,才能確保學生能夠更快地融入到高中階段的學習之中,才能為高效數學課堂的實現(xiàn)做出相應的貢獻。
關鍵詞:初高中數學 過渡 問題 對策
高中數學是義務教育階段后普通高中學習中的一門必修課,也在高考中占的比重較大。再加上高中階段的時間少、課容量大,導致很多學生根本不適應高中生活,甚至一些適應能力較差的學生一個學期后才能正式的進入到高中階段的學習,這也就是出現(xiàn)了一些初中階段成績不錯,甚至以高分考入高中的學生會在高一年級淪為班級里中等甚至中等偏下的學生。歸根到底就是因為沒有做好過渡,學生沒有快速地適應新的環(huán)境。對初高中數學教學過渡中存在的問題以及對策研究進行研討,以為高質量數學課堂的實現(xiàn)做好前提性工作。
一、初高中教學過渡中存在的問題1.學習環(huán)境上的問題。所謂學習環(huán)境上的問題是指初中學校的環(huán)境與高中學校的環(huán)境不同,老師不認識,學生不熟悉,陌生的人和物讓大部分學生都需要一定的適應期來與新的環(huán)境相融合,但這一適應期有的學生長、有的學生短,根本不利于學生學習效率的提高。另外,高中數學教師與初中數學教師采取的教學方法以及教學風格的不同也加長學生的適應期,也不利于學生的發(fā)展。2.學習內容上的問題。學習內容上的問題是指初中階段的內容是高中內容的基礎,比較簡單,內容也相對來說比較少,學生的學習時間較多。但進入高中后,尤其是高一階段,學生的課程安排比較多,時間比較少,再加上內容難度的加大以及教師教學風格的熟悉等問題,導致大部分學生表示過渡期很難渡過。3.學習方法上的問題。通過對《新課程初、高中學科教學過渡的問題與對策研究》這一課題的研究,我們發(fā)現(xiàn)大部分學生在學習方法上都存在或多或少的問題,尤其是對教師的依賴程度。比如,在初中數學學習的過程中,一些學生當遇到問題時都依賴教師,因為自習課的時間較多,教師也可以進行一對一的教學。但高中不同,高一學生學習的科目較多,自習課的時間較少,教師根本輔導不過來,這時就需要學生具有自主學習能力,當然,這也直接沖擊了學生的學習習慣,導致學生過渡的時間、轉變的時間較長。
二、初高中數學過渡中的問題解決對策在明確相關的問題之后,提出相關的解決對策就成為了我們一線教師要研究的內容之一。所以,在新課程改革下,我們該如何解決上文我們所提出的三個問題呢?1.做好輔導工作。對于我們高中階段的教師來說做好高三學生各方面的輔導工作才應該是重中之重,事實上并非如此,高一學生的輔導也是至關重要的。只有讓學生感受到進入新的環(huán)境、新的班級依舊和初中階段沒什么區(qū)別,老師還是一樣的關心,同學之間也并沒有太多的陌生感,這樣才能將過渡期縮短,才能做好初高中課堂的銜接工作。而且,作為高一教師,第一節(jié)課的教學最好不要直接就進行新課的教授,要與學生彼此之間進行熟悉,要用一兩節(jié)課的時間來向學生傳遞一些學習的經驗和方法,這樣做的目的一來讓學生對轉變學習方法有心理上的準備,二來能夠拉近師生之間的距離,為學生順利的度過過渡期做好前提工作。2.做好內容銜接。內容的銜接是指要減少學生對數學課堂的畏懼感,所以,在教學時,教師要立足于教材,要做好內容的銜接來提高學生高中數學課堂的參與度。例如,在教學《函數的應用》這一章節(jié)時,我們可以將這部分知識與初中階段的二次函數的應用結合在一起,引導學生通過自主學習來掌握函數與方程、函數模型及其應用等相關的知識,這樣不僅能夠讓學生感受到初高中知識之間的聯(lián)系,提高學生的課堂參與度,而且,對學生知識掌握能力的提高,對高效數學課堂的實現(xiàn)奠定堅實的基礎。3.做好方法轉變。方法是指教師的教學方法和學生的學習方法,對于教師來說,我們不能在高一開始就直接采取自主性學習法,這樣會讓學生適應不了,會影響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所以,在教師教學法中,教師可以從初中階段的“包辦”,慢慢向“半包”再向“不包”進行轉變,這樣學生也有一個接受的過程,也有助于學生學習效率的提高。而學生的學習方法則要有意識的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自主學習習慣,目的就是要提高學生在數學課堂的參與度。當然,在初高中數學教學的過渡中還存在一些其他問題,本文不在一一進行介紹,但通過《新課程初、高中學科教學過渡的問題與對策研究》這一課題的研究,我們發(fā)現(xiàn)做好初高中數學教學的銜接工作對學生的發(fā)展,對學生學習質量的提高都有著密切的聯(lián)系,也可以增強學生學習數學的自信心,從而對數學產生濃厚的學習積極性。
參考文獻:
[1]李敏.初高中數學銜接的教學研究[D].四川師范大學,2012.
[2]馬銅鈴.初高中數學教學銜接問題對策探析[J].西部素質教育,2015,(17).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