湯國滿
摘要:英語教學中滲透德育,就是要積極挖掘和利用教材中向上的學習資源,充分利用教師的個人良好素質,對學生進行思想道德教育于英語教學中。特別要注重對學生進行愛國主義和加強環(huán)保意識的思想教育,樹立文明禮貌、樂于助人的教育。
關鍵詞:德育;英語教學;滲透
中圖分類號:G632.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992-7711(2017)10-0032
德育,古人謂之“禮”是培養(yǎng)人們的思想品德,塑造人們靈魂的教育活動,故將其列為“六藝”之首。英語學科教學具有很強的思想性。教學大綱中指出教學中應該遵循英語教學規(guī)律,寓思想教育于語言教學中。在課堂教學改革過程中,既要注意遵循語言教學的規(guī)律,鞏固、擴大學生的基礎知識,發(fā)展聽、說、讀、寫的基本技能,培養(yǎng)他們的交際和閱讀能力;又要注意將思想品德教育貫穿于外語教學中。北師大版高中教材的課文所涉及的題材比較廣泛,內容涉及到中外文化習俗,世界名人傳記,體育競技比賽,飲食衛(wèi)生習慣,環(huán)境保護、生態(tài)平衡、能源與交通、行為規(guī)范、婦女權利等。這些教學內容都滲透了德育因素,我們英語教師應努力挖掘這些德育因素,以知識為載體,適時適度地在教學中滲透思想品質、愛國主義和社會主義等方面的教育。
一、為何要在英語教學中實施德育
1. 英語是明理載道的工具,具有思想性
語言是人類最重要的交際工具。馬克思說:“語言是思想的直接現(xiàn)實……無論思想或語言都不能獨立組成特殊的王國?!辈话魏嗡枷雰热莸目陬^語言和書面語言都是不存在的。無論什么語言單位或言語方式,都不例外。所以,思想性是英語學科的固有屬性,它蘊含在英語教材里,貫穿在整個學習過程中。“文以載道”概括了英語學科人文性的特征。
2. 英語是表情達意的工具,具有情意性
英語的內容不單指思想觀點,而且包含感情意向。英語人文性的又一表征在于它的感情性和意向性?!拔恼虏皇菬o情物”英語教材是情感傳播的載體,凝聚著人類情感的方方面面,諸如喜、怒、哀、樂、愛、惡、友誼感、正義心、愛國情、事業(yè)心、理智感等。它涉及了眾多的體裁,也提供了極為豐富的情感教育的素材。這些情感灌注在語流中,消融在思想里,使教學者通其情,達其理。因此,英語課在傳遞知識、訓練能力、思想時,應情注其中,意蘊其內,完成培養(yǎng)和發(fā)展學生情意的獨特使命,發(fā)揮其“移情煉意”的功能。
3. 英語是承前啟后的工具,具有時代性
英語教材所涉及的話題覆蓋了新課程標準的要求,所選語言素材具有時代性,反映了當代青少年的生活和精神面貌,如信息技術、航天技術、環(huán)境保護以及對友誼、科學、文化、法制、宗教等方面的看法和態(tài)度。選材充分考慮到學生的興趣與需要,又有年輕人喜愛的搖滾樂、美國鄉(xiāng)村音樂等;有中外影視名人及作品、事及明星等的介紹;有激發(fā)想象力的科幻作品;有傳統(tǒng)旅游與生態(tài)旅游的異同;還有吉尼斯紀錄、文學藝術、新聞媒體、發(fā)明創(chuàng)造、幽默故事;還有如何交友、如何保健、文體娛樂等與現(xiàn)代生活息息相關的內容,緊跟時代的步伐。
4. 英語是交流互動的工具,具有跨學科性
在英語素材的選擇上,涉及到了多個學科領域,如科技成就、現(xiàn)代農業(yè)、航空航天事業(yè)、生態(tài)保護、文化遺產保護、克隆技術、現(xiàn)代音樂與影視、宗教與文化、風俗與習慣、道德與法制等。還有歷史與地理、考古學、衛(wèi)生保健、急救和治療傳染病等;古今中外文學名著與作家的介紹等;廣泛的選材不僅旨在擴大學生的知識面,反映國外高科技的發(fā)展,還體現(xiàn)中國在各個領域中取得的成就。既有關于國外文化遺產保護的內容,也有對中國美好河山、豐富人文景觀的介紹。借助英語這個平臺,極大地拓寬了學生的知識面,為人文學科和自然學科之間的互相借鑒建立起一座有效的溝通橋梁。
5. 英語是審美創(chuàng)美的工具,具有美感性
英語作為一種語言,也涵蓋了豐富的審美要素——外型美和內質美,諸如語言的音韻美、文字的精煉美、詞句的含蓄美、段落的勻稱美、層次的節(jié)奏美、篇章的完整美;人物的心靈美、題材的實在美、思想的哲理美、道德的崇高美等。高中英語課本中集結了文質兼美的文學作品和實用文章,包含了美的各個領域和各個形態(tài)。學生在如此美的熏陶下,通過對英語學科的學習和師生之間的互動,使師生雙方都深切的懂得發(fā)現(xiàn)美、感受美、欣賞美以至于學會創(chuàng)造美。英語學科應通過對語感和文感的磨煉,實現(xiàn)“美感”的沉淀,發(fā)揮其“美化人”的功能。
二、怎樣在英語教學中實施德育
1. 用教師自身的良好素質影響學生
古人云:“經師易得,人師難求?!睆娬{的是英語教師不僅要教書,更要育人,即教會學生怎樣做人。俗話說:“身教重于言教”“親其師,信其道”。蘇聯(lián)教育家加里寧也曾說過:“教師的世界觀、他的品行、他的生活、他對每一現(xiàn)象的態(tài)度都這樣或那樣地影響著全體學生?!庇⒄Z教師為了能給學生的道德以良好的影響,應當加強自身的道德修養(yǎng),力求擁有健全的人格和優(yōu)良的道德品質,從而成為學生的楷模。此外,英語教師還要具備牢固的專業(yè)思想??鬃又v:“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痹囅耄粋€英語教師如果不熱愛英語教育事業(yè),那么他不可能做到自己“學而不厭”,對學生“誨而不倦”,只有對教師職業(yè)有滿腔的熱情、正確的認識,才能樹立堅定的專業(yè)思想。
2. 用心挖掘教材中的德育因素,加強學生的環(huán)保意識
英語作為一門語言學科,教材中有大量的文章,其中有很多構思巧妙,知識性、思想性強的優(yōu)秀作品。不少課文有豐富的思想教育內容,是我們對學生進行思想教育的好材料,而且環(huán)境保護不僅僅是一個口號、一個話題,它更是一門系統(tǒng)的科學,更是一種意識、一種理念、一種生活方式,需要公眾的廣泛參與。對于每個學生來說,更是要從小養(yǎng)成良好的環(huán)保意識。如:“the Sea ”講到了地球上嚴重缺水,土壤正日漸沙漠化,空氣和水正遭到嚴重的污染,由于人類只顧眼前利益,捕殺一些珍奇動物,于是某些動物也瀕臨絕跡,生態(tài)平衡遭到嚴重的破壞。在課件中呈現(xiàn)環(huán)境污染的圖片,像白色污染,空氣污染,水污染以及缺水等。最后筆者打出了一條公益廣告語“人類的最后一滴水便是自己的眼淚?!弊寣W生對保護環(huán)境有種緊迫感,又讓學生分別討論兩個問題:a.What can we do,as a student,to protect the earth now?b.Suppose you are a teacher,a lawyer,a mayor,aworker,a manager,and so on.What will you do 20 yearslater as the master of the 21 century?endprint
這樣既創(chuàng)設了情境,激起了學生的參與欲,活躍了課堂氣氛,又達到了寓德育于英語教學的目的。讓學生知道保護環(huán)境的重要性,了解人類與自然相互作用,相互影響的關系。這樣,學生既受到了思想教育,又受到了美的陶冶。
3. 留心抓住講解練習這個環(huán)節(jié)
英語練習中單選題和閱讀理解訓練占很大部分。如果在講解時,教師能對于一些富有教育意義的例句和文章適時地發(fā)表一些看法,對學生進行適當?shù)靥嵝?,也是一種很好的教育形式。如這樣一道選擇題:
How long does your mother usually spend on a big dinner?
A. to prepare B. to prepare for
C. preparing for D. preparing
在得出正確答案后,可以問學生Have you ever noticed how long your mother spends preparing dinner for you?大部分學生的回答是:I dont know.WhenMum is preparing dinner, I am usuallywatchingTV.于是筆者接著說:Im sorry to hear that.But I think you are old enough to share housework with your mother.While she is busy doing the housework, you can help her. Its' also a good time to tell her something in the school It will be a great comfort to your mother.Have a try from now on,and I think the effect will be great.筆者認為,這樣的“題外話”也許只占用了一兩分鐘,但只要學生試著去做,就是成功。以后若遇到類試的話題,教師可以再提,通過不斷的提醒,讓學生在學習基礎知識的同時,不斷提高思想素質。
總之,課堂是德育教學的主戰(zhàn)場,發(fā)揮教師的主導作用,把德育教育滲透到學科教學中,這是最普遍的一條德育渠道。教師要在向學生傳授知識的過程中,認真貫徹教書育人的方針,讓學生在學習和生活中懂得做人的道理。英語學科在教學中要緊密聯(lián)系學生的科學人生觀教學,把教學生做人放在第一位,在完成英語教學任務的同時,根據(jù)學科特點,實現(xiàn)教書與育人的統(tǒng)一,從而達到培養(yǎng)學生德育素質的目的。
(作者單位:安徽省無為襄安中學 238300)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