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守明
甘肅省教育科學”十三五”規(guī)劃2017年度《高中語文課外閱讀有效性與實施策略研究》課題(課題批準號GS[2017]GHB2732)成果摘要:課外閱讀的有效性屬于教學行為有效性的研究范疇。大多數語文教師在觀念上是重視課外閱讀的,但從操作層面上做得不夠,課外閱讀只是基礎,“有效”才是關鍵的目標所在。試圖從高中語文課外閱讀策略上探究有效目標的達成問題。
關鍵詞:課外閱讀;有效性;策略一、概念定位
何謂“課外閱讀的有效性”?廣義的一面著眼于素質教育,就是學生通過讀課外讀物,社會見識更廣,語文素養(yǎng)更高,閱讀興趣更濃。狹義的一面著眼于應試教育,就是學生通過讀課外讀物,寫作更顯從容,運用的素材豐富多樣;解答現代文閱讀題更輕松,能得高分。對高中生而言,狹義的目標直指高考。
二、現狀與困惑
以我所在的紫荊中學高中語文教研組為例。就語文閱讀教學這一板塊而言,普遍存在課外閱讀沒有真正有序開展的問題。體現為:(1)大多數班級只是學習下發(fā)的必修、選修教材;(2)課文偶爾的拓展、訓練題中閱讀材料的分析似乎就充當了課外閱讀;(3)個別教師在班上建議學生購買名著或訂閱報紙雜志,但是學生行動的不多,平行班學生經濟條件好些,購買書刊較多,但閱讀隨意性強,無任務要求,缺閱讀反饋,課外讀物近乎消遣類“閑書”了;(4)在語文考試中閱讀題得分普遍不高且拉不開差距,作文平庸乏力,偶有高分也更多是靠寫作模式訓練出來的。
基于對2017高中語文課外閱讀教學的反思,我們做了一些探索性實踐。比如,每班每周開設一次到閱覽室的閱讀課,編印課外閱讀素材,要求每個班訂閱或借閱到教室的書刊雜志數量不低于班級人數的三分之一,上交摘抄作業(yè)等。
隨之產生的困惑是:用于課外閱讀的時間不充分;學生對作文類讀物(或教師編印的閱讀資料)興趣不濃;摘抄作業(yè)機械應付,動手未動腦;語文月考中讀、寫得分成效不明顯。
三、改變的策略
誠然,語文讀寫成績的提高確非一朝一夕的事,語文素養(yǎng)的提高更不是一年、兩年的事,但是我們依然要反思學生在閱讀、作業(yè)及考試中表現出的狀態(tài),找尋原因,力求提高課外閱讀的有效性。
我們備課組開展了多次研討活動,研討的話題集中在:怎樣選取閱讀內容?怎樣安排閱讀時間?怎樣開展閱讀反饋活動?怎樣布置閱讀作業(yè)?對這些內容的構想屬于“教學準備行為”,有關策略則要落實于“主要教學行為”過程中去。
1.怎樣選取閱讀內容
(1)編印貼近學生閱讀興趣的文章。從知網上下載近年校園文學刊物上語言和情感都優(yōu)美的文章,從大型網站搜尋熱點時事及評點文章??紤]到學生興趣的多樣化,影視、音樂、體育、軍事、百科等內容均需涉及。
(2)編印專題閱讀文章。如,梁衡歷史文化散文選讀,全國中小學生最喜愛的當代作家(頒獎詞);中、高考熱點作家之李漢榮作品選讀;現當代新詩選讀;等等。
(3)對學生訂購的刊物類型進行指導并建議
(4)對閱覽室報刊的分布擺放進行概要介紹,指導學生讀感興趣且有意義的讀物
2.怎樣安排閱讀時間
(1)每周固定一節(jié)語文閱讀課,明確當堂閱讀任務
(2)每天早讀要有10~20分鐘用于對課外讀物的朗讀或默讀
(3)每天晚上自行安排20分鐘的課外閱讀時間
(4)節(jié)假日適度安排閱讀作業(yè),尤其要安排好高一、高二寒暑假的課外閱讀任務,因為這個時間段最適宜安排名著閱讀
3.怎樣開展閱讀反饋活動
(1)課堂閱讀分享。每次閱讀課后的下一節(jié)課,安排20分鐘左右的時間,抽查小組學生代表上臺發(fā)言?;蛞]最近所讀報刊,或暢談最近讀了有關文章后的體會,或分享一篇長短適度的美文。
(2)早自習閱讀復述。第一個早自習給出一定時間安排課外閱讀的內容,第二個早自習留出時間對第一天讀過的內容進行口頭脫稿復述??梢苑中〗M輪流進行。
(3)名著閱讀匯報會。每學期開學前一周,開展假期讀書匯報大會,讓人人都上臺限時匯報,教師根據表現評比等級。
(4)“讀書”主題演講比賽。在班內或年級組織開展“課外閱讀伴我成長”主題演講比賽并評獎,營造閱讀氛圍,掀起閱讀浪潮。
4.怎樣布置閱讀作業(yè)
閱讀作業(yè)既要活動化也要訓練化,既要日常化也要階段化。
日常性質的作業(yè):(1)可以選取以“一段課外美文、一篇現代文閱讀訓練題、一篇考場優(yōu)秀作文”為主要內容的一張試卷,讀、練、講相結合;(2)可以要求寫讀后感悟,每周上交。
階段性質的作業(yè):①要安排好摘抄作業(yè)。摘抄要告別隨意抄、胡亂趕的無效做法,要求學生每次圍繞不同的主題進行摘錄,主題可以由教師推薦。這樣做是為了有針對性地為寫作積累素材。②在條件允許時布置研究性學習作業(yè)。研究性學習是一種深度閱讀,它引導學生走向課外讀物的廣闊天地,去閱讀和發(fā)現作家作品中的研究點,通過閱讀、查找、記錄、寫作,最終形成研究性學習小論文。研究性學習作業(yè)的完成時間可以安排3個月或一學期,其間還有不少值得研究的中間環(huán)節(jié)。
高中生課外閱讀的理想狀態(tài)是既保持興趣點(感性閱讀),又學會不斷總結提高(理性思考)。讓高中生開展有效的課外閱讀,教師一定要當好引路人,不能只停留在口頭的重視,而要轉化為實際的行動,開動腦筋,把閱讀訓練化、課程化,步步落實。當然,其間還有閱讀方法指導、師生同步閱讀、讀寫基礎區(qū)別對待等課題,值得每一位語文教師去做有效的探索。參考文獻:
[1] 高中語文選修課教材存在的問題與建議[J]. 許淑英.生活教育 2014年10期
[2]高中語文教師的困惑[J]. 李世兵.神州 2014年08期(作者單位:甘肅省平涼市莊浪縣紫荊中學744699)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