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運城市人民路學校 山西運城 044000)
目前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還存在很多的問題,教師還是習慣于采用“灌輸式”的課堂教學模式,忽略對學生學科核心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工作,學生缺乏優(yōu)秀的寫話能力、語言表達能力等,所以小學語文教師要不斷的創(chuàng)新教學模式與理念,結合學生的真實學習進度與學習需求設定科學的寫話教學方案,在語文課堂結束的時候,引導學生利用所學知識開展自由寫話,充分提升學生的寫作能力,為以后的寫作奠定穩(wěn)固的基礎,拓寬自身寫作知識面,注重語文知識的積累。[1]
目前很多小學生都對寫話存在嚴重的抵觸心理,所以教師要善于利用語文教材內容,讓學生感受到寫話的樂趣,從而更加積極的投入到小學語文寫話教學中去,不斷的提升自我寫話能力。小學生的好奇心比較強,教師要善于利用這一心理特征開展寫話教學,當前的小學語文教材內容較為豐富,教師要善于挖掘出語文教材中的優(yōu)秀素材,增添寫話教學的趣味性,引導學生掌握較強的寫作技巧,給予學生合理、正確的寫話指導,充分提升學生的寫話能力。例如,在學習“狼和小羊”的時候,這則寓言故事具備較強的戲劇性、沖突性,文章的中心思想是引導學生明白狼具備兇殘的本性,對狼講道理是行不通的,然后為學生創(chuàng)設兩種寫作情境:假如學生是羊,在與狼對話的時候應該如何做;最后一句話是:說著,就往小羊身上撲去……然后讓學生去充分理解課文內容,靈活應用語文教材來開展寫話,這樣既能夠讓學生更好的理解文章中心思想,也能夠提高學生參與寫話的自主性與積極性,潛移默化的提升學生的寫話能力。[2]
小學生要想具備較強的語文寫話能力,首先需要擁有較為豐富的語文知識面,所以教師要引導學生多多閱讀課外優(yōu)秀素材,讓學生意識到課外閱讀的實用性與重要性,讓學生能夠養(yǎng)成天天閱讀的優(yōu)秀習慣。因為小學生的認知能力與理解能力還比較差,教師要結合學生的實際學習能力來推薦課外閱讀素材,讓學生能夠充分吸收進去。例如,小學生優(yōu)秀作文、小學生故事會、連環(huán)畫、童話故事等,當遇到認為比較優(yōu)秀的句子時候,要做好語句摘抄工作,從而積累更多的優(yōu)秀寫話素材。教師還要定期組織課外閱讀研討會,讓學生在研討會中分享優(yōu)秀語句。其次,還需要引導學生認真觀察生活,這樣學生才能夠帶著感情寫出優(yōu)秀的句子。例如,小河流淌的聲音、下雨的聲音等,無形之中提升小學生的寫話能力。
小學生的爭強好勝心理比較強,所以在小學語文寫話教學中教師要采取表揚、鼓勵的措施,以此來提升學生寫話的積極性。例如,在“狼和小樣”寫話過程中,教師讓學生來展示自己的寫話作品,教師要善于發(fā)現(xiàn)學生的閃光點,例如,學生開頭寫的不錯、這個修辭手法用的非常好等等,以此提高小學生寫話的自信心。
小學生的好奇心理比較強,對于新鮮的事物會利用語言表達出來,而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教師要引導學生由說及寫,能夠把說到的語句寫出來。例如,在學習“月”這個字的時候,教師可以讓學生描述和“月”相關的詞語,學生會說月光、月亮等,然后教師這時候就要引導學生結合月光、月亮開展寫話,養(yǎng)成良好的寫話習慣。
在小學語文寫話過程中,最終目的是培養(yǎng)學生優(yōu)秀的想象能力與寫作素養(yǎng),所以教師要充分利用續(xù)故事,用學生具備較強的想象意識。教師要引導學生能夠利用想象力讓故事更加完整、形象,例如“上天的螞蟻”、“烏鴉喝水”、“小母雞種稻子”等等。例如,在學習“小母雞種稻子”的時候,教師可以先讓學生開展角色扮演,讓學生把故事扮演的更為完整化,學生就能夠通過想象共同完善故事情節(jié),在節(jié)目表演結束后,讓學生開展寫話,寫出有趣、優(yōu)秀的文章。
優(yōu)秀的文學作品都來自于現(xiàn)實生活,所以教師要引導學生善于聯(lián)系實際生活來開展寫話活動。例如,母親節(jié)到了,學生可以寫一些感謝母親的話;通過春游,描寫大自然的美好;上完美術課之后,把手工制作過程中寫出來;拔河比賽結束之后,把拔河的感受寫出來等等,這些都是現(xiàn)實生活寫作素材,這樣學生就能夠帶著感情投入到寫話中,從而寫出優(yōu)秀、獨具一格的作品。
總之,在小學語文寫話教學中,教師要以學生的角度開展教學,尋找學生比較感興趣的寫話素材,提高學生參與寫話的積極性,充分提升寫話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