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春林
(廣州市第十八中學,廣東 廣州)
語文學科具有它獨有的魅力和內涵,隨著新課改的推進,如何激發(fā)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教師如何進行高效愉快的教學,成為當前語文教學亟待解決的困惑和難題。
“自主、合作、快樂、高效”是新課標標準倡導的教學理念,雖然每個老師對此有不同的感悟和理解,本質上都是要求語文老師結合學生的學情,有的放矢采取不同的方法,提高學生的自主、合作能力,激發(fā)他們學習的動力和興趣,達到學生在課堂快樂、高效學習語文的目的。教學中,如何引導和調控,使學生高效、快樂地掌握語文知識?只有解決好這個問題,才能更有效地提高語文教學。
因此,在教學實踐中,筆者嘗試以下幾種方法,來激發(fā)學生學習語文的動力和興趣:
著名的心理學家皮亞杰指出“兒童是個有主動性的人,他們的活動受興趣和需要的支配,一切有效的活動必須以某種興趣為先決條件”。因此,語文老師要持之以恒,想方設法培養(yǎng)學生對語文學科的興趣,才能轉變學生觀念,從而優(yōu)化教學過程。俗話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良好的教學效果和活躍的課堂氣氛是相輔相成、相互促進的。因此,在語文課堂中,語文老師可以借助多種手段如講笑話、段子、猜謎語、啞語等趣味手段輔以詼諧、幽默的語言,構建輕松愉快的上課氣氛,哄堂大笑中給學生以啟迪;學生也可以將某些課文自編自演,這樣反而能起到出人意料的效果。在老師的指導下,學生提前開展“閱讀”“傾聽”“操作”“演練”等準備工作,只要調動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和課堂氣氛,學生自然就會以更飽滿的熱情參與課堂之中。
“親其師,信其道?!苯處熚ㄓ杏芍缘仃P愛學生,注重心靈溝通,以自身強大的氣場去浸染感動學生,使學生愿學、樂學。傳統(tǒng)教學中,過分強調了老師和學生是傳授和接受的關系,導致師生之間很難形成互動、合作的關系、在新的課程體系中,師生應當是互動、合作關系,這就必然要求老師在上課前,做好學生的組織者、引導者和引路人。當老師和學生之間拉近了心理距離,學生在情感上能接受老師,就能形成良性的師生關系,能親切進行心靈溝通和交流。反映在課堂上,學生學習狀態(tài)飽滿,斗志昂揚,學習起來輕松有趣;反之,如果師生關系僵持,師生相互看不順眼,鬧別扭,體現(xiàn)在課堂上必然是課堂沉悶呆板;學生心理上必然對教師加以排斥和厭煩,以至敬而遠之。師生之間存在隔閡和不滿,還談什么高效教學呢?學生又怎么會去認真學語文呢?
每節(jié)課,在導入新課時,根據課文教育目標和知識重難點,提前在班級設置“幽美”的教學環(huán)境,讓學生踏入課堂就賞心悅目,引起他們在情感的共鳴。創(chuàng)設情境環(huán)境,既能加強對學生的情感教育,更能直接影響師生的教學秩序和精神狀態(tài),起到不可忽視的作用。
新時代的語文老師,淵博的知識、新穎科學的教學手段和教學方法、扎實的教學基本功都是先決條件,兼有較高的文學素養(yǎng)和綜合素質,才能吸引學生愿學、樂學。課堂教學是一門綜合藝術,語文老師唯有跟上時代步伐,與時俱進,改進自己的教學方式方法,才能更有效地提高語文教學水平。
實踐教學中,老師如果能熟練運用多媒體,可以取得錦上添花的效果,它極大地增強了語文教學的直觀性、形象性、生動性,極大地激發(fā)了學生興趣和求知欲,使枯燥呆板的教學變成具體可感的內容。如在學習朱自清先生散文《春》時,通過播放范讀再展現(xiàn)春天的美景,學生對此篇美文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在思想上產生共鳴,對文章的理解和把握就會顯得水到渠成。
在教學中,恰當的語調和朗讀也是很好的輔助,老師上課時有意地調整語調和語速,既要抑揚頓挫又要快慢適度,好比波濤洶涌的大海,有時又像輕撫的春風,配合老師恰如其分的肢體語言,自然就能給學生帶來如沐春風之感,這樣才能像磁鐵一樣吸引學生,激發(fā)興趣,達到愉快教學的目的。
新課標的實施,很大程度上需要老師們積極倡導合作學習。指引學生在小組或團隊中完成共同的學習任務,是在明確責任分工的基礎上進行互助性學習?,F(xiàn)實生活中,不會合作的人是無法在社會立足的,交流與合作是現(xiàn)代人必備的生存技能,學習更是如此。通過自主—合作學習,能使學生之間增進了解,互通有無,查缺補漏,更能使學生在相互配合學習中,感受人與人相互理解溝通的重要性,增強班集體榮譽感和自我價值的認同,把學習當成集體活動來進行,學生往往會很樂意,對問題的解決會變得尤為輕松。通過小組合作學習,同學之間優(yōu)勢互補,培養(yǎng)了團隊合作意識,實現(xiàn)了成果共享體會到了合作學習的意義和真諦。
時代日新月異,教學手段和方法必然層出不窮。當然老師在課堂的引導和調控也是必不可少的,歸根結底目的只有一個,那就是:科學高效提升學習語文的效率。因此,在實際教學中,教師更應該發(fā)揮主導性,積極調動學生的主觀能動性,遵循教學規(guī)律,循序漸進,切實有效培養(yǎng)學生熱愛語文、樂學語文,帶領學生步入人生的康莊大道,讓學生在人生道路上走得更穩(wěn)、更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