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 琴
(泰安市寧陽縣伏山中心小學 山東泰安 271408)
隨著社會的進步,如今微課已被逐步的被各學校應用到課堂教學當中,微課教學模式不僅給課堂帶來了新的活力,同時也打破了陳舊的教學模式與教學思想。隨著信息時代的到來,信息技術學科已然成為了一門基礎學科,信息技術已是當今學生的必備技能,所以,如何將微課融入到教學當中,助力信息技術教學,是教師在今后教學過程當中需要思考的問題。
首先,由于信息技術學科不同于其他傳統(tǒng)學科,其教學開展本身就受到限制,再加上學生對自身的認識不同、農村家庭的狀況不同,導致學生對信息技術知識學習的興趣產生了差異,故而使學生拉開了層次,為教學帶來極大的困難。尤其小學生正處于學習啟蒙時期,年齡小,思想注意力不集中,家長的誤解與干擾,更加加劇了教學的難度[1]。
其次,受國內大環(huán)境的制約,信息技術目前并未被列入考試項目,學生在校一周僅上一節(jié)課,而每逢有重大考試,課堂時間還會被其他傳統(tǒng)學科占用,可見信息技術學科不被重視的程度。在大家心目中,普遍認為信息技術學科的開設僅僅是為了補全學校教學課程,其實際意義不大,可以被忽視。
綜上原因,便導致了我國現行中小學信息技術教育處于不上不下的尷尬局面,既要保證信息技術學科存在的價值,又要保證學生在教學過程中學到知識。而如何才能打破這個僵局?這就需要教師們創(chuàng)新教育模式,打破傳統(tǒng)陳舊的教育方式,將微課融入到小學信息技術教學當中,使課堂氛圍變得輕松愉悅,知識更便于學生接受,真正的做到寓教于樂,使學生從內心對信息技術學習產生興趣,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能力。
所謂微課,即是指教師利用媒體形式,將教學知識進行整理、設計,制作成一個簡短、清晰的教學視頻,用以讓學生學習知識,培養(yǎng)并增強學生自主學習興趣的教學活動[2]。電腦操作是信息技術課程的主要教學手段,而微課視頻則更加直觀的體現了教學內容,相較單純的講授式教學方式更容易被學生理解和接受,故將微課融入到課堂教學當中,在方便同學進行學習的同時,更易促使學生自主學習。
現如今,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建立學生的獨立思考能力是我國新課改的重要目標之一,同時鼓勵學生自主參與到學習活動中去,通過學生自身去發(fā)現問題、尋找解決問題的方法。然而,陳舊的傳統(tǒng)教學方式已經無法滿足新課改的要求。這就需要教師從實際情況出發(fā),即要注重方式方法,更要為學生營造出積極向上的良好學習氛圍,以達到培養(yǎng)學生積極自主學習興趣、建立學生獨立思考問題能力的目標。如在講解四年級下冊第一單元第五課《網上搜索》時,教師可以提前將網上搜索的整體操作過程錄制下來,并剪輯制作成微課,在課堂授課前播放給同學們觀看,與此同時,教師可以進一步對微課視頻內容進行講解,并就視頻內容向學生提問,以驗證學生吸收情況,隨后布置課堂作業(yè),讓學生動手進行實際操作,讓學生在實際操作中發(fā)現問題、提出問題。在此過程中,教師加以指導與幫助,增強重點知識的記憶,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和獨立思考的意識。
現行中小學信息技術教育當中,大多數學校只配備了一名信息技術課程教師,這就導致了教師除了正常備課以外,無更多精力對學生進行細致的輔導,更無法根據每個學生的不同情況進行針對性指導,教師課堂教學效果無法達到預期,學生逐漸喪失學習興趣。
在此情況下,教師可以利用各學校之間現有的教學資源,對符合現行信息技術教學內容的微課進行下載,并按照課本順序,上傳到本校的校內網當中,建立本校教學資源庫,方便學生自主學習[3]。通過微課視頻,學生不但可以溫習已經學習過的知識點,同時還為學生預習新知識開辟了一條新的道路。在此微課教學資源的基礎之上,教師改變以往的傳統(tǒng)教學方式,有針對性的篩選一些適合學生觀看學習的微課視頻,通過簡短的視頻介紹,風趣的課程講解,從主觀上促進學生產生自主學習興趣,并通過布置課堂作業(yè)讓學生課后學習、課上討論,進而實現真正的將微課融入到信息技術教學當中。
教師可以根據學生興趣愛好,參照學生最喜愛的游戲競爭機制,將等級機制引入到教學當中,設立學習目標,建立課堂學習評價系統(tǒng)。例如,將游戲中的經驗值換成學習積分,學生完成微課當中一個知識點的學習,記5分;獨立完成微課知識點學習后的課堂作業(yè),記3分;經同學幫助后完成微課課堂作業(yè)的,記2分;課堂中積極主動發(fā)言的,記1分。以此類推,學生通過完成相應的課堂任務即可獲得積分,當積分達到一定數值即可晉級。而晉級后學生可以根據等級進行相應難度課程的學習,簡而言之,如同打游戲升級一般,只要學生通過學習提升等級,即使是低年級學生,亦可對高年級知識進行學習。在充足的微課教學資源支撐下,學生們互相競比,這樣就極大的激發(fā)了學生的學習興趣,促進學生自主學習,使學習不再是任務,而是興趣,從而提高了課堂教學效率。
在我國鎮(zhèn)中小學信息技術教育當中,微課在實際教學應用中仍有待提升,這就要求教師們不斷提升自身專業(yè)素養(yǎng),改進教學方法,創(chuàng)新教學模式。同時,在微課教學實施當中,教師應注意方式方法,以學生為主體,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興趣,促進學生進行自主學習,營造一個良好的教學氛圍,讓學生們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下學習并掌握知識,真正將微課融入到教學當中。
[1]蔡舒云.微課助力農村小學信息技術課堂教學——以閩教版小學三年級下冊《溫馨提示牌》為例[J].時代教育,2016(24):213-214.
[2]韋宏方.基于微課的”課內翻轉”教學模式設計和應用研究——以小學信息技術課中的技能課為例[J].中國信息技術教育,2017(11):35-37.
[3]韓靜.微課程在農村小學信息技術教學中的應用研究——以宿豫區(qū)啟明實驗學校為例[D].華中師范大學,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