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怡
摘 要:高中生物教學要追求課堂教學效益的最大化,新課程背景下的生物教學更加強調教學的有效性,通過有效的課堂導入、高效的教學過程、教學反思和評價來著眼于教學實踐活動,關注學生在生物學習過程中綜合素質的提高。
關鍵詞:新課改;高中生物;有效教學
生物學是一門實踐性和技術性很強的科學,伴隨著生物學突飛猛進的發(fā)展,其應用已經(jīng)廣泛滲透到了生命科學的各個研究領域,生物教學在高中教育中也顯得越來越重要。提升高中生物教學的有效性不僅有利于學生掌握生物知識,構建完整的知識體系,還有利于拓展學生的思維,促進學生核心素養(yǎng)的全面提升。
一、創(chuàng)設生活化教學情景,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新課程標準要求教師引導學生深入到現(xiàn)實生活中學習生物知識,運用課堂學習的知識去解決現(xiàn)實生活中的問題。生物學知識涉及到我們生活的方方面面,生活中的很多事例都可以作為我們優(yōu)秀的教學素材。譬如在講述克隆及轉基因的時候,我們可以以目前熱點話題“轉基因水稻”為例子,將基因克隆及轉化相關知識串聯(lián)起來,這樣可以讓學生比較系統(tǒng)地掌握基因工程相關知識。同時教師也可以“轉基因食品安全問題”為話題,讓學生展開討論,發(fā)表自己的看法,進而激發(fā)學生的思維想象,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通過將生物學知識與這些學生身邊熟悉的社會事物、社會現(xiàn)象等相結合的方式進行課堂教學,進而讓學生明白,學習是一件非常有趣和有意義的事。
二、巧用概念圖,構建知識網(wǎng)絡
高中生物中的各種概念紛繁復雜,各種聯(lián)系穿插交錯,學生很難理解,而概念圖可以很輕易地把兩個不同的概念聯(lián)系到一起,幫助學生構建知識網(wǎng)絡。概念圖可以整理出結構化、系統(tǒng)化的知識體系,幫助學生在整體上把握知識點,之后,分條理解,擴大學生的知識面。在做題時,學生可以根據(jù)他們的知識網(wǎng)絡迅速找到相應答案,提高成績。案例1:在講解細胞的結構時,可以使用下面的概念圖。先把細胞分為三部分細胞膜、細胞質和細胞核來講解,再對每一部分中具體包含的概念分條講解,列出概念圖,有利于學生對細胞形成一個整體的只是框架,幫助學生記憶知識點。討論多個概念之間的關系,學生之間可以通過共同繪制概念圖來完成,在思想的碰撞間,相互學習,讓自身的認知得到更好的完善。教師與學生間也可以把概念圖作為交流的工具。概念圖的團隊創(chuàng)作,代表了集體的智慧,為促進學生間和師生間的交流與合作做出了積極貢獻。學生在繪制概念圖時,需要進行豐富的思考和探究,這就需要很強的自學能力。通過概念圖的繪制,學生可以整體對知識點進行梳理,從全局把握教材的知識架構,將前后知識融會貫通。概念圖鼓勵學生自行設計,將其變?yōu)閷W生學習的內在動力,既提高了學生的自學能力,又增強了學習的主動性。
三、科學運用類比方法,幫助理解知識要點
高中生物的一個顯著特點就是許多知識點很抽象,很多生理過程無法用肉眼觀察,學生無法形成具體直觀的經(jīng)驗。因此,對于很多抽象的知識教師需要將其轉化成形象的或與學生生活貼近的知識來講解,這就需要運用類比方式來幫助學生理解知識。例如,我在教學《物質跨膜運輸?shù)姆绞健分小爸鲃舆\輸”的知識點時,就利用一個學生很常見的事例去進行類比:當我們來到河邊要到對岸時,需要船工用船渡過對岸的情境。其中,河相當于膜,船相當于載體,我們必須付錢相當于能量。這樣一類比,學生對主動運輸?shù)倪^程及特點有了看得見、摸得著的感覺,然后進一步分析主動運輸需要載體、需要消耗能量和逆濃度梯度的跨膜運輸方式。
四、巧用多媒體教學,突破重難點
隨著信息技術的進一步發(fā)展,在教學中恰當應用到多媒體技術,能夠有效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激發(fā)學生的求知欲,讓學生全身心地投入學習,為教學有效性的提高奠定堅實基礎。高中生物課堂教學中一些重難點生物知識如果采取傳統(tǒng)灌輸式授課方式,往往難以使學生理解。因此,可以將多媒體教學為導向,進而將生物重難點知識順利地解決。例如在《基因自由組合定律》一課教學過程中,教師利用準備視頻素材,在教學課堂通過多媒體視頻展示減數(shù)分裂的過程,這樣學生便能夠直觀地了解減數(shù)分裂的過程,進而掌握基因自由組合定律的本質,最終解決掉這一類重難點知識。值得注意的是,教師有必要提前吃透生物重難點知識,在搜集視頻素材的時候,考慮是否符合學生實際,在符合學生實際的基礎上,并在教學課堂開展時適當?shù)貙W生加以引導,這樣便能夠使學生更易掌握一些重難點知識,進一步為高中生物課堂教學效率的提高奠定良機。
五、培養(yǎng)學生的實踐創(chuàng)新能力
生物是一門能夠拓展思維的課程,老師在教學中不能完全按照課本去按部就班地給學生灌輸理論,這樣只會禁錮學生的思想。作為理科學生,我們需要的是拓展他們的思維,讓他們將自己的能力去毫無限制地釋放出來。在如今的考試中,試題越來越開放,許多都不是課本上的死知識,而是要求學生獨立思考的問題,答案不是唯一的。我經(jīng)常在課下給他們布置一些小實驗,比如讓學生們分組去記錄幾種種子的胚芽形成過程,然后對比分析,看看能得出什么結論。學生們在課下都為自己的實驗做了相應的記錄,并且自己提出疑問,自己尋找答案,都做了詳細的記錄,這對于他們的個人獨立思考的能力都是一個良好的鍛煉過程,創(chuàng)新能力也因此得到了提升。
時代需要我們不懈探究和創(chuàng)新,勇敢地面對問題,積極地改進教學方法,充分利用各種教學資源,采取多樣化的教學方法和教學形式,優(yōu)化高中生物課堂教學,促進學生核心素養(yǎng)的全面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