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繼業(yè)
摘要:和諧發(fā)展是教育的理想境界,是新課改極力倡導和追求的價值取向。信息技術課堂必須營造寬松、自由的學習氛圍,構建和諧課堂,才更有利于學生創(chuàng)造性地學習。作為教師,責任和愛是和諧課堂的核心。
關鍵詞:信息技術;教學熱情;關注學生;師生關系;共同改變
中圖分類號:G632.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992-7711(2017)09-0096
筆者記得剛參加工作的時候,在自己的信息技術課堂上,總受到各種各樣的因素干擾,曾經(jīng)一度對課堂教學迷茫、彷徨、無奈。不過,現(xiàn)在筆者依然快樂地活著、干著、努力著。筆者慢慢地營造,一個和諧的信息技術課堂,有更多的學生主動參與其中,在很多地方給學生帶了積極的影響,也漸漸地看到了部分學生的進步和改變。雖然他們離筆者理想的信息技術課堂境界還很遠,但是這已經(jīng)令筆者開心不已了。構建和諧的信息技術課堂,筆者就自己的教學經(jīng)驗談談個人體會。
一、體現(xiàn)信息技術教師的熱情,表現(xiàn)出堅持的品質(zhì)和對學生公平、客觀的原則
信息技術科目,特別在農(nóng)村學校,受重視的程度不夠,學生也視它為一門無所謂的副課。作為信息技術教師,我們在不斷提高自身的專業(yè)素養(yǎng)之外,更應該保持一種對教學的熱情。在平日的教學中,努力借鑒已有教材,了解現(xiàn)有學生水平并結合周圍的人事信息,形成自身的教學風格,建立屬于自己和學生的內(nèi)容體系。同時建立一套學生的評價體系。筆者專門為每個學生制定了一個檔案,在這個檔案中,記錄了學生小學升初中時的信息技術水平、記錄了信息技術課堂上的行為及道德表現(xiàn)(如幫助同學,違反機房規(guī)則等)、記錄了學生每次上交作業(yè)教師給他的評定,和記錄了學生相關信息技術方面的相關特長。學生可以隨時閱覽這個檔案,來查看教師對學生上交作業(yè)的評定,及時了解近期的信息技術的學習情況,也可以輸入自己的需求,提醒教師閱覽他的檔案。讓這份檔案成為教師與學生間的溝通手段。教師通過這份檔案中各個方面,根據(jù)學生的進步程度來最終評定學期末的信息技術等級,給學生公平、客觀的綜合評定。筆者相信堅持才能改變。
二、尊重學生,重視學生
教學行為是在平等、信任的前提下,才能有可能產(chǎn)生效果。尊重學生是建立平等、信任的師生關系的基礎。在平時的信息技術課堂教學中,教師對滿足學生的合理需求(比如要求偶爾放點音樂,放個動畫,調(diào)整一下機位)多做考慮,幫助他們心情愉悅地學習。在信息課堂中,有兩類學生教師需要特別關注,需要引起足夠的重視。這一類是往往被教師忽略的學生,信息技術水平差的,在電腦面前無所適從的,想學又跟不上的。教師要根據(jù)他的基礎,降低對他的要求,給他指定學習計劃,鼓勵和肯定他們的每次進步,培養(yǎng)他們的操作自信心,用幫學、促學的方式,使他們慢慢地溶入平時的信息技術課堂。另一類是令教師頭疼的學生,什么都不想學,還搗蛋,往往是些厭學者。信息技術教師對他們除了尊重和重視之外,還要有足夠的耐心,我們只能通過教育、談心、交往等各種途徑來提高他的認識,與其保持和諧的關系,放大他們的優(yōu)點,寬容他們的缺點的同時,從他們的愛好與信息技術之間找到一個切入點,把他們的興奮點吸引到信息技術學科上來。很好地處理好這兩類學生的關系,為營造和諧的信息技術課堂打下了固定的保障。
三、善于發(fā)現(xiàn)學生好的改變,并讓周圍的人知道,同時激勵周圍的人改變
信息技術教師發(fā)現(xiàn)學生的改變,哪怕是細小的,也要把他們的改變記錄到和檔案中,讓學生通過檔案發(fā)現(xiàn)自己的改變,教師平時在與學生交談中讓周圍的人知道,并能反映到他們的班主任處,學生的改變得到了教師的認可。讓學生良好的改變成為一種氛圍,同時感染其他人。學生本身為改變而改變,本學期,我給學生看了同一年級段上一學期部分參加假日活動同學制作的動畫作品。原來和制作者水平類似的同學,觸動蠻大。在今年的課堂上,學生發(fā)現(xiàn),部分學生在完成了自己的任務之后,在剩余的時間里,悄悄地學起了動畫制作,把學習當成一種習慣。通過認識學生的改變,讓他成為學生的榜樣,教師的助手,課堂的小高手。通過對學生的了解和上交作業(yè)批改,確認學生的愛好,讓他們擔任筆者部分教學工作?,F(xiàn)在在筆者的班級里,有幾個學生承擔了部分收集相關圖片素材和相關(足球、籃球等)文檔資料工作(主要針對WORD作品及EXCEL學習)。教師在使用學生提供的這些素材時,每每提及其的名字,都會讓提供者感到快樂。學生成為學習資料提供者,教師在課堂中起到一個組織者,和引導者,部分同學成為制作者,幫助同學的執(zhí)行者,從中體驗一份愉悅,體驗一份收獲。在和諧的信息技術課堂下,更多的學生參與到了課堂,程度差者溶于課堂,程度中等者追逐新的目標,程度高者在追逐新目標的同時更加注重學習的效率,成為成熟的學習者。
四、教師為學生而改變
每個學生在改變,教師也在改變。教師在教學中除了滿足大綱的要求之外,取材于學生感興趣的、熟悉的內(nèi)容(特別是學生身邊發(fā)生的事或現(xiàn)象),作為上課素材,力求達到更好的上課效果,使信息技術教學更貼近平常的生活。信息技術教師,為使學生集中注意力,為學生準備“搞笑動畫欣賞”,為調(diào)節(jié)輕松的課堂氣氛,為學生準備了“部分好聽的音樂”,在適當?shù)臅r候使用這些,會讓學生感覺到為了構建和諧的信息技術課堂,教師一直在努力。教師的情感在不經(jīng)意間流露,學生的稱呼被改變了,往往用有代表性的昵稱或一些平等稱呼代替(如小王,小李等),平日與學生的廣泛交往,更多地流露出對學生的贊賞和鼓勵,這會提高學生對信息技術課程的興趣,學習信息技術是快樂的事。
筆者認為,教學是交往,教學是服務。營造和諧的信息技術課堂取決于信息技術教師的交往程度和服務水平。雖然營造和諧的信息技術課堂,需要師生共同努力,但這更是信息技術教師的責任。我們要用心、用智慧去經(jīng)營我們的信息課堂,去完成這個責任。
參考文獻:
[1] 趙 微.解密高效課堂[M].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2015.
[2] 王 莉.營造和諧氛圍打造和諧課堂[M].學生之友(下),2011(5).
(作者單位:浙江省寧波海曙區(qū)高橋鎮(zhèn)中心初級中學 315000)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