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廣雷
【摘 要】目的:探討三枚空心釘內固定治療股骨頸骨折的方法技巧及臨床療效。方法:自2011-01——2015-01,對30例股骨頸骨折行小切口切開復位3枚空心釘內固定術,觀察患者年齡、手術時間、骨折愈合情況、退釘、短期內股骨頭壞事情況以及髖關節(jié)功能恢復。結果:30例股骨頸骨折手術治療中24例獲得滿意效果,3例2年后漸發(fā)生股骨頭壞死,1例螺釘退出骨不連,2例股骨頭頸部塌陷。結論:空心釘內固定術是治療股骨頸骨折較為理想的方法,良好的復位和正確的內固定是手術的關鍵所在。
【關鍵詞】股骨頸骨折;空心釘;內固定
【中圖分類號】R683.4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2095-6851(2018)01-0-02
股骨頸骨折多發(fā)生于中年和老年人群,采用非手術治療病死率及骨折不愈合率較高,現多主張手術治療。按骨折移位程度分為4型(Garden分型):一型為不完全骨折,股骨頸下方骨小梁完整;二型為完全骨折但無移位;三型為完全骨折有部分移為;四型為完全骨折完全移位。按骨折解剖部位分型:頭下型骨折;頭頸型骨折;經頸型骨折;基底型骨折。由于股骨頸解剖結構、血功、生物力學及功能的特殊性,目前對于股骨頸骨折的治療仍存在較大的爭議,人工髖關節(jié)置換術治療后即刻可活動,避免內固定術后可能發(fā)生股骨頭壞死,很少行二次手術,但是由于人工關節(jié)自身的問題、關節(jié)假體松動、磨損及周圍再骨折等并發(fā)癥,導致人工關節(jié)假體使用的局限性,可能再次翻修,增加患者的痛苦及較高的經濟負擔。故空心釘內固定治療股骨頸骨折仍然是相對安全及經濟的手術。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30例股骨頸骨折均為完全性骨折,男13例,女17例,年齡最小54歲,最大84歲?;颊呔畜y部正側位X線片進行確診。其手術的患者中GardenⅡ型6例,GardenⅢ型15例,GardenⅣ型9例(Ⅰ型因未行手術治療故未歸入)?;颊呷朐汉蠹葱写采现苿?,對存在明顯短縮、內翻成角者予以外展位脛骨結節(jié)持續(xù)骨牽引,完善術前檢查及準備,手術多數在傷后2-5天內進行。
1.2 手術方法
采用連硬膜外麻醉,仰臥于常規(guī)手術床上,消毒鋪巾,在大轉子(或稱股骨大粗隆)下作一3-5cm的小切口,體型瘦大轉子明顯者可不切開闊筋膜張肌,大轉子摸不清者應縱向切開闊筋膜張肌直至股骨大粗隆。C型臂X線機透視下如股骨頸骨折仍存在明顯移位,應將患肢輕微外旋并外展20-30度下進行逐漸牽引,在影像監(jiān)視下緩慢內收、內旋,通常內旋20-30度時即可獲得滿意的復位。透視證實骨折達到解剖復位或近解剖復位后,在影像監(jiān)視下沿股骨頸軸線靠近股骨距打入遠側的一枚導針,透視滿意后再通過平行導向器打入另外兩枚導針。盡量使三枚導針呈正三角形分布、應盡量分散避免集中,下方兩枚導針盡量貼近股骨頸內側皮質,以增加螺釘在骨內的把持力,但其入點不能低于小轉子下緣,以免術后發(fā)生轉子下骨折,上方導針在側位影像上位于股骨頸中部或偏前側,以避開股骨頸后上方的滋養(yǎng)動脈(即應避免將螺釘放置在股骨頸的后上象限)。測量長度,確保螺釘全部進入股骨頭,但需距離股骨頭關節(jié)面0.5-1.0cm,分別沿導針置入3枚空心螺釘,在所有螺釘安放完畢后才可加壓,先加壓偏前的的螺釘,后加壓偏后的螺釘,以防止股骨頸后方塌陷。拔除導針,透視進一步確定骨折復位、螺釘固定滿意后,活動髖關節(jié)無明顯異常,清點物品如數,關閉術口。
1.3 術后處理 術后一天活動髖關節(jié),并逐漸進行股四頭肌功能鍛煉(CPM),一周可扶雙拐杖下床活動,術后三個月避免側臥、盤腿、負重。三個月后根據骨折愈合情況決定棄拐時間,逐漸由部分負重至完全負重行走。
1.4 評價指標 術后進行放射學檢查來確定骨折復位、骨折愈合及股骨頭缺血壞死、螺釘等情況,根據髖關節(jié)功能Harris評分對患側髖的臨床功能進行評估。
2 結果
本組30例患者獲得隨訪6個月到4年,術后切開一期愈合。術后放射學檢查顯示27例解剖復位,24例獲得滿意效果,3例2年后漸發(fā)生股骨頭壞死,1例螺釘退出骨不連,2例股骨頭頸部塌陷。髖關節(jié)功能Harris評分:優(yōu)(>90分)8例,較好(80-89分)9例,良(70-79分)7例,差(<70分)6例。
3 討論
移位的股骨頸骨折由于難以通過手法牽引復位使其變成穩(wěn)定骨折,股骨頭壞死率高,并發(fā)癥多如墜積性肺炎、褥瘡等,故主張采用手術治療。目前公認的3種手術方案為骨折內固定術,人工股骨頭置換術,人工全髖關節(jié)置換術。人工股骨頭置換術和人工全髖關節(jié)置換術具有術后功能恢復快,可避免骨折不愈合及股骨頭壞死等優(yōu)點,但髖關節(jié)置換價格昂貴,遠期并發(fā)癥如假體松動、磨損、脫位等導致再次手術,其手術補救也很困難。
閉合復位和切開復位空心釘內固定股骨頸骨折術手術損傷小、出血少、費用低、恢復快、自己骨、有活力等方面占據著較大的優(yōu)勢。其手術關鍵是掌握正確的手術指征,術中進行良好的骨折復位,3枚空心釘置入的位置、角度、深度。良好準確的復位及內固定可以提供較為牢靠的生物力學固定,也才能提高手術治療效果。其該內固定術后最主要的并發(fā)癥就是骨不連和股骨頭缺血壞死。
參考文獻
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骨科手術要點與圖解》,主編 田慧中 白靖平 劉少喻
北京大學醫(yī)學出版社《創(chuàng)傷骨科手術學》,主編 姜保國 副主編 傅中國 張殿英
夏勝利,王秀會,付備剛,王明輝。閉合復位3枚空心釘內固定治療股骨頸骨折的療效分析[J]。中國骨與關節(jié)損傷雜志2014,29(4)325-327.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