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藝璇
摘? 要:隨著中國綜合國力增強,要傳播中華文化增強文化軟實力,外宣翻譯促進文化傳播。中國文學作品酷愛運用隱喻,因此本文以外宣翻譯為指導,以魯迅作品的三個譯本的隱喻翻譯為例,為此更好地傳播中國文化。
關鍵詞:隱喻翻譯;外宣;狂人日記
[中圖分類號]:H315.9?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2139(2018)-33-0-01
一、研究背景
17年10月20日,十九大新聞中心舉行“加強思想道德和文化建設”記者招待會?!拔覀冞€將為各國的漢學家和青年學者提供更多的訪華交流機會,鼓勵將更多的沿線國家的文學和影視作品翻譯介紹到中國來,同樣也將更多的中國的文學影視作品和文化產(chǎn)品介紹給沿線各國人民。” 文化部副部長項兆倫說。[1]國家大力支持書籍外譯傳播。
本文在外宣視域下,對魯迅小說《狂人日記》的三個英文版本的隱喻翻譯進行研究,為魯迅小說翻譯研究提供更廣闊視角,也促進中國作品外傳,提高我國文化軟實力,為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做出文學貢獻。
二、理論基礎:
黃友義教授認為在進行外宣翻譯時,應遵循“三貼近”原則,即“貼近中國發(fā)展的實際,貼近國外受眾對中國信息的需求,貼近國外受眾的思維習慣”。[2]譯者保持原文作者基本內容時站在外國讀者的立場上。
隱喻指概念系統(tǒng)中跨領域的投射,即用另外一種不同領域的經(jīng)驗理解某一 領域的經(jīng)驗。[3]Gender等人指出,“類比”是隱喻產(chǎn)生和理解的基本機制。人們通過不同事物在大腦中的類比遷移,可以發(fā)現(xiàn)和創(chuàng)造事物之間的相似性,從而把一個概念轉化為另一個概念。[4]
隱喻要有賴以生存和體現(xiàn)的載體,隱喻必首先體現(xiàn)在一定的載體上,但僅分析這個載體是無法揭示隱喻的本質特征。
三、外宣視域下《狂人日記》三個英譯本隱喻翻譯研究
(一)詞匯層面
譯者不僅表達出詞匯的表層意義,更突出其隱喻方面的深層含義,來幫助讀者更好的理解原作者的思想,同時也有利于保留原作的風格。
只有廿年以前,把古久先生的陳年流水簿子,踹了一腳,古久先生很不高興。[5]
楊譯: I can think of nothing except that twenty years ago I trod on Mr. Gu Jius old ledgers, and Mr. Gu Jiu was most displeased.[6]
藍譯: All I could think of was that twenty years ago, I stamped on the Records of the Past, and it has been my enemy since.[7]
萊譯: The only thing I can think of is that twenty years ago I trampled the account books kept by Mr. Antiquity, and he was hopping mad about it too.[8]
楊的譯本是將古久先生音譯為Mr. Gu Jiu,使讀者無法理解“古久”的真正內涵,不能從中感受到隱喻意義。藍的譯本the Records of the Past和萊的譯本Mr. Antiquity,可使讀者理解背后隱含意義,理解到狂人抵抗的是封建社會。
(二)句法層面
句法層面的隱喻,是改變句子排列結構,揭示隱喻下的內涵。
歪歪斜斜的每頁上都寫著“仁義道德”幾個字。我橫豎睡不著,仔細看了半夜,才從字縫里看出字來,滿本都寫著兩個字是“吃人”![5]
楊譯:scrawled all over each page are the words; “Virtue and Morality”.[6]
藍譯: those fine Confucian principles “benevolence, righteousness, morality” snaking their way across each pages.[7]
萊譯: scrawled this way and that across every page were the words BENEVOLENCE,RIGHTEOUSNESS, and MORALITY.[8]
寫“仁義道德”和“吃人”時加了引號,諷刺的是封建制度下的“吃人”。楊用引號加首字母大寫,藍用引號,萊是全大寫。萊的譯本使讀者一眼就能注意到,也使讀者深深地陷入了深思,從而能讓讀者意識到隱喻關系。
(三).語篇隱喻
語篇層面上的隱喻手法,隱喻起著連接語篇的作用。
魯迅寫序言時,用文言文從正常人視角來寫,正文用白話文,能更好體現(xiàn)出狂人的精神病狀態(tài)。因為在當時的情況下 ,用文言文的表達方式才是最為正常的,而白話文確實不符合常規(guī)的。
萊譯本用古英語來寫序言,正文中用現(xiàn)代英語。藍和楊的譯本并未譯出序言的不同。這也是為了突出狂人的不同,只有他看到了人吃人,封建禮教不過是統(tǒng)治階級執(zhí)行的工具??袢耸沁@個腐朽封建社會中具有新思想、新文化的人的深層內涵。
結論:
萊譯本表達出了深層隱喻內涵,有助于讀者理解、閱讀與賞析。站在外宣的立場上,萊爾的譯本有助于讀者更深刻的理解狂人日記的深層內涵,也有助于國外讀者深刻的了解中國的那一段歷史,使折服于中國書籍深層內涵,有助于中國文化更好的走出去,為提高我國在世界的地位作出文學傳播方面的貢獻。
參考文獻:
[1]綜合編輯,項兆倫:中國與“一帶一路”沿線國簽訂政府間文化交流合作協(xié)定等300多項[EB/OL].http://www.ll.gov.cn/news/201710/20779123.html,2017-10-20/2018-04-17.
[2]黃友義.堅持“外宣三貼近”原則,處理好外宣翻譯中的難點問題[J].中國翻譯, 2004(6):27-28.
[3]任紹曾.概念隱喻與語篇——對體現(xiàn)概念隱喻的語篇的多維分析[J].外語教學與研究(外國語文雙月版),2008,40(02):83-92.
[4]張瑋,張德祿.隱喻性特征與語篇連貫研究[J].外語學刊,2008(01):99-103.
[5]吳偉,《我來教你讀魯迅》,北京:華文出版社,2009. 160-166
[6]楊憲益, A Madmans Diary, [EB/OL].http://www.dioenglish.com/wiki/index.php?doc-view-135, 2009-06-24/2018-04-17.
[7]Julia Lovell, The Real Story of Ah-Q and Other Tales of China: The Complete Fiction of Lu Xun[M]. London: Penguin, 2009. 22-33.
[8]William A. Lyell, Diary of a Madman and Other Stories[M]. Honolulu: University of Hawaii Press, 1999.2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