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文章闡述了認知心理學中的圖示理論,根據(jù)目前聽力教學中存在的問題,探討如何運用圖示理論幫助學生建立和激活語言圖示,內容圖示和形式圖示,以期實現(xiàn)行之有效的大學英語聽力教學。
關鍵詞:圖示理論;激活;聽力教學
一、 引言
英語聽力是大學英語四六級考試,BEC考試,雅思,托??荚嚨闹匾M成部分,英語聽力能力也居聽,說,讀,寫,譯五大語言學習技能之首?,F(xiàn)在人們基本達成共識,聽力理解對提高英語水平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而目前我國大學英語聽力教學大多沿襲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教學方法單一,教師仍然更加強調對語言形式和結構的機械重復性操練,聽力教材內容仍多以對話,小故事,生活性語言為主,沒有足夠地重視背景知識的傳授和引導。鑒于此,聽力始終是中國大多英語學習者最難攻破的瓶頸。本文結合筆者多年的教學實踐,試圖用先進的圖示理論指導和激活相關的背景知識,引導學生對聽力內容進行聽前預測,聽時理解,聽后鞏固,以期提高聽力教學水平和學生聽力能力。
二、 圖示理論
認知心理學家Bartlett于1932年在他的著作《記憶》中首先提出了“圖示”這一概念,把圖示描述成為一種積極的發(fā)展模式,指每個人過去獲得的知識在頭腦中的儲存方式。他認為圖示可以用于語言理解中,人們可以借助于記憶中或頭腦中已經存在的圖示,通過對其進行激活,借以填補文本語篇缺失的信息,從而完成整個理解過程,以最終達到理解的目的。這同樣適用于聽力理解,學生可以借助自己已有的背景知識去預測聽力材料的內容,推斷說話者的意圖,判斷整篇材料的立意。
語言學家們從不同的角度去解讀“圖示”這一概念。Howard認為圖示是指既有知識在每個人頭腦中儲存的方式,是被學習者儲存在記憶中的信息對新信息起作用的過程,及怎樣把這些新信息豐富到學習者知識庫中的過程。Cook把圖示描述為頭腦中的先存知識或背景知識。Pearson認為“圖示是人們聽到或者讀到某些信息時在腦海中產生的景象或聯(lián)想”。
圖示有三種類型:語言圖示,內容圖示和形式圖示。語言圖示是指學習者先前已有的語音,語調,詞匯,語法等知識及其在實踐中的語言運用能力。內容圖示即為我們通常所說的背景知識,是指學習者儲備的相關社會文化背景知識,一定情境下的語用知識,相關領域的專業(yè)知識。形式圖示是指學習者在篇章,修辭,結構等方面具備的知識以及對文章體裁的了解程度。
認知心理學家通過分析語言理解中大腦對信息的處理方式,提出圖示理論和聽力理解同樣具有“自下而上”的材料驅動加工和“自上而下”的概念驅動兩個過程?!白韵露稀笔侵笇W習者接收到聽力材料之后,大腦通過已有的語言圖示對所聽材料進行進一步加工重組的過程,這包括突出重點的詞匯,根據(jù)語音語調,重音抓住重點信息,領會重要主旨?!白陨隙隆眲t是指強調高層次圖示運用,如提到林肯就會想到美國內戰(zhàn),美國夢,暗殺等相關的背景知識,在遇到與其相關的聽力材料時,所儲存的背景知識就會被激活,進而相互作用,有利于提高學生的聽力理解能力及水平。
三、 圖示理論在大學英語聽力教學中的應用
英語學習是一個持之以恒,逐漸累積,厚積薄發(fā)的過程,聽力能力的培養(yǎng)亦是如此?;ヂ?lián)網+時代下的英語教學不應再僅僅局限于上課放聽力材料,聽后做題對答案,對學生進行單純的單詞句子講解,而應該是聽力材料和學習者頭腦中已有的圖示背景知識相互作用,從而實現(xiàn)有效理解的過程。實證研究表明,學習者對所聽材料的背景知識越熟悉,了解越多,其對語言材料的理解越快也越準確。反之,如果已有圖示和聽力材料不匹配,則會影響聽力理解的速度,降低聽力理解的準確性。
陳品認為將圖示理論應用于大學英語聽力教學,就是要重視圖示掌握和圖示激活。
首先,教師在備課時要合理規(guī)劃教學內容,教學時間,教學安排,要有意識地運用圖示理論指導自己的教學。設計合理的教學方案,激活學生已有的相關圖示,增加對背景知識的介紹,引導豐富學生的語言圖示,內容圖示和形式圖示。
在聽力理解的初級階段,教師應安排有關語言圖示的構建和鞏固的針對性訓練。語言圖示是聽力理解的基礎,教師也應該適當幫助學生解決語音,語調,重讀,弱讀,連讀,爆破音等基本的語言問題。
在幫助學生建立激活語言圖示,形式圖示的同時,逐漸鞏固和豐富內容圖示?,F(xiàn)在網絡資源非常豐富,可以精心設計教學內容,每次課前布置一個主題,讓學生利用互聯(lián)網搜集相關資料視頻,并指導學生進一步理解這個主題,從而系統(tǒng)有序地讓學生擴充,完善內容圖示。
其次,要靜心組織設計具體的課堂教學。一個完整的聽力教學過程一般可分為三個階段,即聽前階段,聽力理解階段和聽后階段。聽前階段教師可以準備與聽力材料相關的內容介紹,視頻播放,讓學生先熱身一下,激活其存在的背景圖示。教師也可以通過標題,問題培養(yǎng)學生預測,聯(lián)想,參與的積極性,這有利于提高聽力理解的準確性。在聽力理解階段,教師可以先采取泛聽的方式,讓學生從整體上把握文章大意,繼而采取“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的聽力策略,從單詞,句子,語篇諸多層面提升,最終實現(xiàn)聽力能力的提高。在聽后階段,教師可組織學生復述所聽到的內容,做綜述,角色扮演,幫助學生盡早靈活運用所聽到的語言材料。
四、 結語
用圖示理論指導大學英語聽力教學,可以豐富學生的知識儲備,調動學生英語學習的主動性,積極性。在聽力教學中,教師如能夠成功激發(fā)學生大腦中的已有圖示,在教學實踐中對已有圖示進行擴充,豐富和完善,并結合所學建立新的圖示,必將實現(xiàn)有效的聽力教學,增加學生跨文化交際能力,提高學生英語學習的綜合運用能力。
參考文獻:
[1]Barlett,F(xiàn).C.Remembering:A Study in Experimental and Social Psychology[M].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32
[2]Howard R.W.Concept and Schemata:an introduction.London:Cassel Education,1987
[3]趙艷芳.認知語言學概論.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1999.
作者簡介:
張靜,講師,安徽省蚌埠市,安徽財經大學文學院。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