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春梅??
摘要:隨著教育的不斷創(chuàng)新,學以致用逐漸成為社會發(fā)展的潮流趨勢。小學語文中的學以致用要求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必須堅持理論知識與實際生活相互結(jié)合,教導學生語文文化與生活文化是相互滲透、密不可分的。教師應該結(jié)合生活中的方方面面來告訴學生語文學習的重要性,使其能夠靈活運用所學到的知識,提高自己的能力,用理論知識去解釋生活中的一些現(xiàn)象,這才是教導學生的主要目的。用學以致用的理念教學,在大大提高學生的學習熱情下,對教師完善自己的教學工作也有重要的促進作用。接下來,本文將論述學以致用的重要性及在實際教學中如何引導學生學以致用。
關(guān)鍵詞:致用理念;小學語文;教學
一、 前言
隨著教育的不斷發(fā)展創(chuàng)新,課程改革旨在提高學生自主學習以及學以致用的能力,特別是小學語文,更需要在此思想下教學。一方面,教師應該教導學生語文來源于生活,在生活中不斷學習語文,而不是“紙上談兵”,只有這樣,才能使學生們深刻了解到語文科目的這一特性,在有興趣的前提下學習語文,才能事半功倍。另一方面,教師在講解課文時,應該結(jié)合生活中相似的例子告訴學生作者想要表達的含義,以這種方式教學,不僅可以提高學生的學習熱情,而且對提高教師的教學質(zhì)量有著重要的幫助。
二、 小學語文學習中引導學生學以致用的重要性
小學階段的重要之處在于學生主動學習的能力相對較弱,這就需要教師在語文教學中,將課堂變得生動有趣,才能大大提高學生的熱情。教師應該用多種多樣的方式來呈現(xiàn)教學,并且將課本中的死知識用一種學生能夠理解的方式表達出來,同時還應該教會學生在日常生活中不要忽視語文的存在,要善于發(fā)現(xiàn),主動聯(lián)想。久而久之,隨著語文知識的不斷積累,學生對實際生活中的一些現(xiàn)象就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這才是學習的主要目標,會學、會用、會解釋,才是真正的學以致用。
三、 在小學語文學習中引導學生學以致用的途徑、方式、策略
(一) 組織開展語文學習實踐活動
為了激發(fā)學生學習語文的熱情,進一步鞏固課堂上所學習到的知識,可以定期開展一些實踐活動,對低年級來說,比如:詩詞背誦大賽、找錯別字和成語接龍等活動。通過背誦活動可以不斷提高他們的聯(lián)想以及表達能力;找錯別字活動的進行一方面使學生們意識到自己可能會犯的錯誤,另一方面,也進一步加深了他們對字詞的記憶能力;成語接龍不僅可以調(diào)動學生的積極性,其學習的主動性也會大大提高。高年級學生的教學可以組織一些演講比賽、辯論賽等活動,一方面考查學生的語言組織能力,另一方面還可以使其養(yǎng)成良好的習慣。這些措施的實施,都有利于挖掘?qū)W生的天賦優(yōu)勢,使其能夠?qū)⒄n本知識與實際生活相聯(lián)系,而不是人們常說的“讀死書”,達到舉一反三、學以致用的目的。
(二) 課堂教學中引導學生學以致用
課堂教學中引導學生學以致用指的是在講解課堂知識時,教師應該從實際生活出發(fā),在實際生活中教導語文的相關(guān)知識,用一種簡潔的表達方式來告訴學生其中蘊藏的含義,從學生的思維出發(fā)才能使其掌握舉一反三的能力。比如:《狼來了》的故事主要告訴我們:人與人之間的信任不能被無止境的揮霍,屢次撒謊帶來的后果就是失去周圍人的信任。在講解這篇文章時,你可以讓每位同學寫下自己曾經(jīng)撒過的謊,并且告訴他們,撒謊是一件不好的事情,再結(jié)合文中的故事,讓學生們對撒謊這件事所帶來的不好影響有個深刻的認識,有助于學生養(yǎng)成誠實善良的品質(zhì),這種方式不僅達到了學習這篇文章的目的,而且,學生也能進一步理解文中所表達的含義,在實際生活中,便可以避免類似事情的發(fā)生,真正地達到學以致用。
(三) 閱讀教學中引導學生學以致用
小學教師在教導學生如何閱讀以及寫作時,應該放飛學生們的思想,讓其暢所欲言的同時來分析其所存在的一些問題,然后再循序漸進地提高他們的表達能力。鼓勵學生多閱讀課外書籍,并且將自己的感悟及時地記錄下來,將寫得好的文章拿出來分享給同班同學,并給予一定的獎勵,比如:獎勵一些書籍、本子、鋼筆等,提高他們寫作的興趣。另外,教師在課堂上可以進行讓學生們進行閱讀,在閱讀的同時,教師給出一個討論話題,鼓勵學生們發(fā)表自己對課題的獨特想法,并且以寫作的方式呈現(xiàn)給教師,教師在批閱學生作文的同時,應及時對學生作文中的閃光點進行表揚;同時,作文中容易出現(xiàn)的問題也要及時地進行糾正,指導學生如何修改進行完善,以及如何運用寫作的一些技巧與方法,來不斷提高寫作水平。每個學生都有自己獨立的思想,對問題的想法也會不同,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該鼓勵學生多發(fā)言,勤寫作,不斷提高自己的綜合能力。
(四) 考試做題中引導學生學以致用
考試是一種檢測學生是否掌握課程知識的一種措施,傳統(tǒng)模式的考試一般是詞義解析等題目,這會導致學生通過死記硬背來應付考試,而這種記憶模式下,學習效率會大打折扣,往往是事倍功半,最終會導致學生學習興趣下降,甚至產(chǎn)生厭煩心理。在小學語文的教學中,教師可以將語文試題結(jié)合實際生活,來對學生進行知識的考查。比如:教師可以以某種藥物的說明書進行考試,來考查學生對一些常用詞匯的理解能力。例如,說明書上的禁忌是否可以換成嚴禁,服用是否可以換成食用等,通過這種方式的考查,一方面提高了學生對藥物基礎(chǔ)知識的了解,另一方面該考查方式結(jié)合了現(xiàn)實生活,極大地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們真正做到了學以致用。
四、 結(jié)語
綜上所述,人們一直強調(diào),學生不能為了學習而學習,應該注重理論和實際的相結(jié)合,充分發(fā)揮自主學習能力,學會舉一反三。就中國目前的教育而言,許多學生為了考試而學習,實踐能力相對較差,不能很好地將課本中的知識應用到生活中,也無法將實際生活融入到學習中,這樣的教育方式存在極大的弊端,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注意引導學生學以致用,使其成為一個能力與智慧并存的人才。
參考文獻:
[1]徐春琴.淺談小學語文教學中如何引導學生學以致用[J].學周刊,2015,(29):120.
[2]強麗.談小學語文教學中如何引導學生學以致用[J].旅游縱覽(下半月),2016,(01):243.
作者簡介:
魏春梅,廣東省廣州市,廣州市華美英語實驗學校。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