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靖
【摘要】“學習風格理論”形成與20世紀50年代,關(guān)于其討論的各種觀點層出不窮,“學習風格理論”之所以備受關(guān)注原因就在于它能夠有效的提高教學效果,特別是對于高職英語視聽說教學而言,更是如此。本文基于“學習風格理論”的高職英語聽說教學進行研究嘗試。
【關(guān)鍵詞】學習風格理論 高職英語 視聽說教學研究
視聽說教學是高職英語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衡量高職學生英語掌握程度的重要指標之一,視聽說教學比起英語閱讀與寫作教學具有更強的情境感,也是在社會實踐中運用最多的英語表達技巧。為了提高高職英語視聽說教學質(zhì)量,我們引入了“學習風格理論”,這個備受世界關(guān)注的教學理論具有積極的教學意義。
一、“學習風格理論”概述
對“學習風格理論”的研究工作是從20世紀50年代開始的,研究主體是西方國家。伴隨著西方教育改革的演化,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已經(jīng)不能再適應(yīng)時代的發(fā)展,于是西方學者教育家紛紛主動探索,嘗試更適合西方未來教育發(fā)展的教學策略,學習風格理論就從這個時間點開始備受世界矚目了。
我國對于“學習風格理論”的界定是:學習風格是學習者持續(xù)一貫的帶有個性特征的學習方式,是學習策略和學習傾向的總和。“學習風格理論”是依靠外界影響和個體主觀動能性這兩個維度所確立的穩(wěn)固的學習習慣,在學習風格的形成過程中,受到多種變量的影響,包括學習者的智力發(fā)展因素、外界信息刺激、教育形式的變化、家庭環(huán)境等。
二、當前高職英語視聽說教學現(xiàn)狀
1.學生的主體性地位未能得到充分的重視。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教學應(yīng)該從學生出發(fā),在認真研究學生以后再開始進行英語教學,尤其是對于英語基礎(chǔ)知識較為薄弱的高職學生更應(yīng)該如此??墒窃趯嶋H教學中,高職英語教師并沒有轉(zhuǎn)換角色,未能充分的重視學生的主體性地位,在教學中也很少采取互動、交流等可以充分調(diào)動學生積極性的方式,而是按照預(yù)先設(shè)定的英語課堂教學計劃,憑借自己的教學經(jīng)驗按部就班的對學生進行理論性教學,這種傳統(tǒng)的教學方法無法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讓課堂教學成為教師的“英文版脫口秀”,時常出現(xiàn)教師講的“眉飛色舞”,學生聽的“昏昏入睡”的課堂教學現(xiàn)狀。
2.未能提供英語學習情境,文化背景不能與課堂教學相融合。英語視聽說教學重在學生的看、聽、說,是一種具有生動性的動態(tài)教學模式。在高職英語教學中,卻于此完全相反,教師讓視聽說變成了教師的表演,讓學生看,教師的演示讓學生聽,然后讓學生模仿自己的發(fā)音,讓學生模仿說,整個視聽說過程教師完全的占據(jù)主導性地位,讓學生學到了地道的“中國式”英語。問題的根源就在于高職英語教師未能提供英語學習情境,不能把文化背景與課堂教學融合在一起。缺乏了文化背景就讓語言失去了繁衍的土壤,沒有了語言情境,就讓語言失去了活力和色彩,在這種條件下的英語視聽說教學,很難達到預(yù)期的教學目標。
3.以學習成績作為英語視聽說評價的標準,缺乏綜合性評價。比起其他學科的學習,英語視聽說學習應(yīng)該注重實踐應(yīng)用能力,對于英語視聽說的評價方式不應(yīng)該局限在試卷上,而應(yīng)該反映在實際的語言應(yīng)用上,應(yīng)該采取類似面試的方式,通過與學生交流來發(fā)現(xiàn)其英語視聽說的學習程度。可是在高職英語視聽說教學中,試卷卻成為最終的評價標準。
三、基于“學習風格理論”的高職英語視聽說教學策略
1.以感知為基礎(chǔ),逐步向?qū)W生的“學習風格”過度。由于當前高職學生的英語視聽說學習習慣仍然以感知為基礎(chǔ),習慣于讓英語還原成每一個字母,拼接成每一個單詞,承載到腦中“草稿本”上,然后再用漢語進行翻譯,這種復雜的認知過程會讓英文信息的反饋時間過長,根本無法做到正常的交流,這是傳統(tǒng)的以英文課本為載體的教學方式所導致的必然結(jié)果,導致學生對于英語學習的認識始終停留在感官層面,根據(jù)“學習風格理論”,在教學時要尊重學生穩(wěn)定的學習方式,照顧他們的學習習慣,所以要從感官開始,按照學生習慣的學習方式進行教學,在教學的過程中循序漸進的對學生進行引導,讓學生的單純的感官學習升級成為全方位的學習,最終形成科學的英語“學習風格”。
2.借助多媒體技術(shù),提高教學內(nèi)容的豐富性。要想讓學生形成科學合理的英語視聽讀“學習風格”,就需要調(diào)整課堂教學方式,讓課堂教學充分趣味性和生動性,借助多媒體就是很好的選擇方式。在英語視聽讀教學時,教師可以采取影視教學法,即一邊播放英文原著電影,一邊引導學生學習英語視聽讀的技巧,同時感受英語使用情境,從而調(diào)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提高課堂教學質(zhì)量。
3.提高學生自主學習能力。教師的“教”并不是無條件的滿足學生“學”的欲望,“教”是為了“不教”,即高職英語教師視聽讀教學的目的除了是傳遞相關(guān)知識經(jīng)驗以外,還要注重傳遞英語學習方法,讓學生熟練的掌握這些學習方法,然后學生可以運用習得的學習方法自覺的運用到英語學習中,從而提高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
四、總結(jié)
“學習風格理論”在英語視聽讀教學方面具有積極的作用,高職英語教師要結(jié)合學生的實際情況,有步驟有目的的依托“學習風格理論”循循漸進的對學生進行教學,最終幫助學生建構(gòu)科學的英語學習方法,從而提高學生的視聽讀能力,掌握自學的技巧,從而為以后的英語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chǔ)。
參考文獻:
[1]康淑敏.學習風格理論——西方研究綜述[J].山東外語教學, 2003,(3):24-28.
[2]王慶梅.高職高專英語教學探討[J].金山,2010,02(6):41-41.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