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穎
【摘要】 要想使學生在整堂課都能保持高昂的激情,對教師所講授的內容有無窮的興趣,需要教師從導入環(huán)節(jié)入手,在一上課就采取多樣化的手段集中學生的注意力,并將所學的知識呈現(xiàn)在學生面前,激發(fā)學生對新知的探究興趣,如此課堂氛圍不僅輕松愉悅,學生參與課堂的積極性也會大大增強。
【關鍵詞】 信息技術教學 課堂導入 導入目標 導入策略縱觀當前的小學信息技術課堂導入活動情況,我們可以看到存在著兩種明顯的偏向:一是教師忽視了課堂導入的作用,為了完成教學任務,上課一開始就將某一軟件的使用技巧傳授給學生;二是教師過分重視導入環(huán)節(jié),絞盡腦汁地想盡一切辦法將課堂導入開展的熱熱鬧鬧,但混淆了探究新知的課堂主體,在課上到一半的時候才發(fā)現(xiàn)不少學生的注意力仍停留在導入環(huán)節(jié),無法跟隨教師繼續(xù)學習。那么,如何才能在小學信息技術教學活動開展中進行精彩且有效的導入呢?
一、作用解碼,明確導入目標
前蘇聯(lián)著名教育實踐家和教育理論家蘇霍姆林斯基曾經說過:“如果老師在想辦法使學生產生情緒高昂、智力振奮的內心狀態(tài)前就急于傳授知識,那么這種知識只能使人產生冷漠的態(tài)度,不動感情的腦力勞動只會帶來疲勞?!庇纱?,教師需要建構起一道課間活動與課堂教學的橋梁,即導入環(huán)節(jié),并明確導入的目標,以此使學生快而準地進入課堂學習。
1.創(chuàng)境轉移注意力
正如上文所提及的,傳統(tǒng)的小學信息技術課堂導入活動的開展無外乎知識呈現(xiàn),抽象且遠離生活實際的信息技術知識難以調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情境是再現(xiàn)抽象內容的一種有效方式。所以,教師在組織導入活動的時候,可以借助情境創(chuàng)設的方式將學生的注意力引入到新知探究狀態(tài),以此在課堂一開始就使其保持興奮狀態(tài)。我在組織“漢語輸入練練手”導入的時候,會先用問題情境來集中學生的注意力:首先請同學們背一背二十四字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學生們在日常學習、生活中對此可以說耳熟能詳,一聽該要求,紛紛舉手背誦,在請幾個學生背完之后,我會向學生提出幾個問題:①如果想要用電腦輸入這些詞展示給大家應該怎么辦?②如果想在本子上將這些內容展示出來需要些什么工具呢?③你覺得電腦中的哪些軟件和我們生活中常用的書寫工具有相似之處呢?學生可以在生活經驗的引導下回答以上問題,并談及鍵盤,由此我提示學生鍵盤不會直接輸入漢語,我們輸入漢語還需要一個新朋友:輸入法。由此自然而然地引出本節(jié)課的教學內容智能ABC輸入法用它來漢語輸入練練手。
2.激發(fā)探究興趣
極具趣味性的課堂導入活動不僅可以集中學生的注意力,還可以調動起他們的課堂參與積極性,對新知產生探究興趣。小學生的年齡和心理發(fā)展特點使得他們對猜謎語有著濃厚的興趣,因此我會借助謎語來激發(fā)他們的探究興趣。我在組織“認識鼠標”這一內容的時候,會借助一個謎語來導入新課:一只老鼠尾巴長又長,天天趴在桌子上,你要有事不知道,輕輕一點它幫忙。學生在謎語的引導下很想知道謎底是什么,以此激發(fā)了他們的探究興趣。
二、方法掃描,尋求導入策略
課堂導入的方式多種多樣,但是要想實現(xiàn)導入的最大價值,需要與教學內容相匹配,即不同的教學內容選擇不同的導入方式:
1.生活情境導入
信息技術教學活動開展的最終目的是引導學生在生活中靈活運用所學知識,但是在當前的小學信息技術教學活動開展中,知識與生活是相脫軌的,無法使學生對知識有濃厚的學習興趣。對此,在導入環(huán)節(jié)教師可以創(chuàng)設生活化的情境,借助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來引導其自主探究信息技術知識,降低知識的抽象性。我在組織“操作系統(tǒng)新相識”這一內容教學的時候,會這樣導入:我先問學生我聰不聰明,可不可愛,接著根據(jù)學生的回答我會在黑板上寫下“我不相信”,然后引導學生說一說是從哪些地方發(fā)現(xiàn)獲取信息的?同學們紛紛發(fā)表自己的看法,有的說頭發(fā)是黑的,有的說不戴眼鏡……接著我問學生是怎么發(fā)現(xiàn)這些信息的?他們說:“聽和看?!苯璐宋視驅W生介紹一個新朋友——操作系統(tǒng),并要求學生通過“聽和看”,看看操作系統(tǒng)長什么樣。
2.比較作品導入
所謂的比較作品導入主要是指教師在組織教學活動的時候將舊知識與新知識對立的一面用對立的方式呈現(xiàn)在學生面前,以此引發(fā)學生的深入思考。我在組織“照片處理(一)”這一內容教學的時候,會這樣導入新課:向學生呈現(xiàn)兩組照片,然后要求學生觀察這兩組照片之間的不同,學生在直觀的觀察下可以很快地發(fā)現(xiàn)不同:大小、旋轉和添加了文字。在學生的發(fā)現(xiàn)下我會自然而然地引出本節(jié)課的教學內容:照片處理。如此,學生對新知有著濃厚的探究興趣。
總之,在小學信息技術教學活動開展中,教師需要借助多樣化的導入方式來集中學生的注意力,激發(fā)學生的新知探究興趣,以此提高課堂教學質量。
參考文獻:
[1]張華莎.優(yōu)化導入技巧讓課堂“活”起來——小學信息技術有效課堂的構建[J].文理導航,2016,(01).
[2]鄭文.小學信息技術課堂教學導入策略[J].福建教育學院學報,2014,(09).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