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愛華
摘要:兒童品德的形成源于他們對生活的體驗、認識和感悟,只有源于兒童實際生活的教育活動,才能引發(fā)他們內(nèi)心的而非表面的道德情感,真實的而非虛假的道德體驗和道德認識。因此,小學思品教學要和生活有機結(jié)合起來,包括教學目標與生活結(jié)合、教學內(nèi)容與生活結(jié)合、教學過程與生活結(jié)合、教學評價與生活結(jié)合,這樣才能取得好的教學成效。
關(guān)鍵詞:小學思品教學;方法策略;生活體驗
中圖分類號:G623.15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3-9094(2017)12B-0058-03
品德課程是“以兒童生活為基礎,以培養(yǎng)品德良好、樂于探究、熱愛生活的兒童為目標的活動型綜合課程”。如果說學生的心田是一塊神奇的土地,那么,品德課程播下的是道德情感、道德認識和道德行為,學生收獲的是正確的道德觀念、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行為習慣。
課程標準指出:“兒童品德的形成源于他們對生活的體驗、認識和感悟,只有源于兒童實際生活的教育活動,才能引發(fā)他們內(nèi)心的而非表面的道德情感,真實的而非虛假的道德體驗和道德認識?!倍遥己闷返碌男纬杀仨氃趦和纳钸^程之中,而非在生活之外進行。在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充分了解課程的性質(zhì)、把握本年段兒童的年齡特點,凸顯教材的特點。一手關(guān)注兒童的現(xiàn)實生活,一手重視兒童的情感感悟,營造潤物無聲的課堂教學氛圍,讓學生的素養(yǎng)得到提升。小學思品課教學與生活有機結(jié)合可通過以下方式來進行。
一、教學目標與生活結(jié)合
在設置品德課時教學目標時,應該貼近兒童的生活,解決兒童生活中的問題和困難。
例如《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一課“觀察哨”的課時目標設置過程中,我充分考慮到學生的生活實際,選擇了一兩項活動,讓學生分享自己是怎樣學會的,有什么妙招。在課前的調(diào)查中,我發(fā)現(xiàn)大部分學生都不會系鞋帶。在預設時,我把學會系鞋帶作為本課時的活動目標。通過這一目標的達成,讓學生“遇到學習和生活中的問題時愿意想辦法解決,敢于嘗試有一定難度的任務或活動”“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對于低年級兒童來說,生活中不會的事情還有很多,教學目標與生活結(jié)合,可以給學生更多的解決問題的信心,提高學生的能力,同時,培養(yǎng)學生的家庭意識,做家庭中的小主人。
二、教學內(nèi)容與生活結(jié)合
“關(guān)注兒童現(xiàn)實生活”的課程理念決定教學要以生活事件作為其原材料。這些生活事件可以選擇“兒童或成人的生活敘事、生活故事、生活問題,還可以是一些歷史故事”。在校園中,我發(fā)現(xiàn)學生平時有一些攀折花木的行為,之后在教學《愛護花草樹木》時,我把平時捕捉的一些圖片在課堂上播放給學生們看。然后引導學生討論,這樣的行為對嗎?你想對那些攀折花草樹木的同學說些什么?學生發(fā)現(xiàn),這些場景就發(fā)生在自己身邊,由此引發(fā)了熱烈的討論。這種教學主題的選擇就是學生的眼前事、身邊事,進而教學了滲透著生活氣息的價值觀。課堂即是“生活”。
教學的內(nèi)容與學生生活經(jīng)驗有關(guān)。學生已有的生活經(jīng)驗,就是最好的課程資源。例如:教學《喝水的學問》這一課時,設計了這樣的討論的環(huán)節(jié):說一說平時愛喝什么樣的水,在什么情況下喝水。我把學生匯報的信息進行分類板書——白開水、飲料、自來水、茶水等。引導學生把這些信息展開辨析,讓學生分辨什么樣的水對我們有好處,在什么情況下喝水,怎樣喝才是正確的等。幫助學生養(yǎng)成正確喝水的習慣,同時也使學生知道正確喝水對我們?nèi)梭w健康的重要性。
三、教學過程與生活結(jié)合
教學過程與生活結(jié)合,就是在課堂上通過圖片、視頻等多種手段創(chuàng)設情境,開展生活化的活動,如互動游戲、角色扮演,把課堂教學延伸到學生的生活實踐。
通過圖片、視頻等手段創(chuàng)設生活情境。創(chuàng)設情境、引導學生親身體驗,在體驗式的課堂中開展生活化活動?!度嗣窠逃丰槍y(tǒng)編教材《道德與法治》的十個教學要點指出:“以生活事件為教材的‘原材料”,豐富學生的體驗和感悟。例如教學《父母的疼愛》一課中引導學生回憶父母關(guān)心、關(guān)愛自己的事時,課堂上,通過一張張圖片,創(chuàng)設生活的情境,喚醒學生的記憶。在匯報時,學生發(fā)現(xiàn)父母的愛在寒冷的冬天里,在豐盛的餐桌旁,在自己的姓名中,在醫(yī)院的病房里,在家中的相冊里……父母的一個動作、一次呼喚、一句叮嚀、一聲安慰,都凝聚著父母的關(guān)心與愛。這些圖片不僅還原了生活中的事件,更做了很好的情感鋪墊。學生在匯報父母關(guān)愛自己的事時,說得入情入境,讓人動心動情。
角色扮演生活場景。角色扮演是把生活引入課堂一個很好的手段,在教學《講文明 懂禮貌》“體驗館”體驗做客禮儀時,我就采用角色扮演的方法,請學生表演。在具體的表演中引發(fā)學生思考、學習、體驗如何做一個文明的小客人。在表演中學習不同場合中的做客禮儀,其他同學可以提出自己的建議??悼敌艿奶釂枴白鲂≈魅藭r應該怎么做呢”,將學習內(nèi)容拓展到做文明小主人,在這樣的角色扮演過程中,增加了體驗的內(nèi)容。這樣的活動,還原了生活的場景,豐富了活動的內(nèi)容,給予學生創(chuàng)造的空間。在表演與評價的過程中,學生學會了做個有禮貌的小主人。
走出課堂校外實踐。品德需要解決的問題從生活中來,到生活中去,走出課堂校外實踐是檢驗品德課堂教學效果的有效途徑。在教學《我送老師一朵花》時,可以引導學生回憶與老師之間共同經(jīng)歷的一件事的感受。學生侃侃而談:數(shù)學老師課前還在辦公室里吃感冒藥;音樂老師嗓子啞了,還在示范唱新教的歌曲;語文老師握著學生的手一筆一畫教他寫字。教材的教學照亮了學生對生活經(jīng)驗的感受。課后,引導學生通過寫信、畫畫、手工作品,把自己對老師的情感表達出來。再把這些送給自己的老師,這樣,就將學生的感知與情感很好地落實到課外的實踐活動中去了。老師們驚喜地發(fā)現(xiàn),學生們成長了、懂事了、乖巧了。
四、教學評價與生活結(jié)合
品德課程評價的主要目的是激勵每個兒童的發(fā)展,促進每個兒童的品德發(fā)展與生活能力的提升。基于評價的目的,在品德評價的過程中應關(guān)注學生的生活,關(guān)注過程,追求多元,“鼓勵兒童自評、互評,鼓勵家長和其他有關(guān)人員的廣泛參與?!苯虒W評價與生活結(jié)合,就是指評價的內(nèi)容可涉及學生的生活,評價的主體可由家長參與。endprint
在教學《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過程中,我把家長對孩子生活的評價引入到課堂中。課前,請家長完成課前調(diào)查表,了解學生在家勞動的現(xiàn)狀。
在整個教學完成之后,我又設計了一張簡單的檢查反饋表,目的就是要鼓勵學生不會的事情學著做,會做的事情堅持做。
在這一課時的教學中,課前,采取小調(diào)查的形式,通過家長評價,了解學生在家勞動的現(xiàn)狀;課中,借助學生的自我評價和學生之間的相互評價,有針對性地進行勞動知識的學習和勞動技能的培養(yǎng);課后,延伸實踐,將知轉(zhuǎn)化為行,提高學生的生活能力。評價貫穿于整個教學過程的始終,而這種生活化的評價也走向整體關(guān)注兒童的全面發(fā)展。
教學有法,教無定法。在小學品德的教學中,教師尤其要關(guān)注兒童的生活實際,讓教學和生活有機結(jié)合起來,這樣才能取得潤物無聲教學成效。
責任編輯:趙赟
Organic Combination of Primary School Moral Teaching and Life
SUN Ai-hua
(Lishui Developmental Zone Primary School, Nanjing 211200, China)
Abstract: Childrens moral formation stems from their experiencing, understanding and comprehending of life, so only the educational activities from their actual lives can trigger their internal rather than external moral emotions, and true rather than fake moral experiencing and cognition. Thus, primary school moral teaching should be combined with life organically, including teaching goals and life, teaching contents and life, teaching processes and life, and teaching assessments and life to achieve the better teaching efficiency.
Key words: primary school moral teaching; strategy; life experiencing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