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輝亭
摘 要:現(xiàn)如今,多媒體教學技術廣泛應用于教師的日常教學中。信息技術的發(fā)展為教學方法提供了便利,豐富了課堂知識,提高了教師的教學激情及學生對學習的積極性。同時,多媒體教學因方法的不得當也產生了一些負面影響,基于此,筆者為了多媒體教學的健康發(fā)展,在本文中指出了多媒體教存在的一些誤區(qū),并提出了一些策略。
關鍵詞:初中語文 多媒體 教學誤區(qū) 采取策略
近年來,隨著新課改的不斷深入,現(xiàn)代信息技術教學已走進中學語文的課堂,在教師們的不斷探索及運用下,課堂教學效果有了明顯提高。教師通過多媒體視頻、音頻、及圖片的運用帶領學生走進情境模式中,調動了學生積極性,激發(fā)了學生學習樂趣,優(yōu)化了課堂結構,開發(fā)了學生的創(chuàng)造人能夠力,讓學生對語文課堂充滿期待[1]。但是,筆者通過親身實踐發(fā)現(xiàn)了初中語文課堂的多媒體教學還存在著一些有待糾正的教學誤區(qū)。
一、初中語文教學中多媒體教學存在的誤區(qū)
1.多媒體使用不當使教師自身的教學水平受限
教師過于依賴自媒體導致自身教學水平不能完全發(fā)揮出來。多媒體使一種輔助教具,不能完全依賴。現(xiàn)代的教育理念始終以學生為課堂主體,教師須依據(jù)教學內容引導學生去選擇教學方法,教師過多地使用多媒體,自行設置了整個教學流程,實則是一大教學誤區(qū),這樣的方法使學生受制于教師的教學模式,導致多媒體教學效果不理想,有些教師更是在教學課堂中多媒體的使用花盡了心思,使整個課堂內容偏離主題,這樣的做法是不可取的[2]。例如:有一位年輕教師在課堂上為學生講解《木蘭詩》,創(chuàng)意倒是挺好,先是為學生播放了知名趙薇主演的《花木蘭》電影的節(jié)選視頻,告訴學生木蘭是位多了不起的女性,多么能吃苦等等,然后為學生播放了知名歌手李宇春最近新出的單曲《木蘭》,讓學生隨著音樂對花木蘭的英勇展開想象,再者,該教師還用投影儀進行了《木蘭詩》板書的展示,教學手段花樣百出,課堂氛圍是夠熱鬧,學生也積極參與其中。然而這位教師雖然費盡心思設計了課程,但是并未突出本節(jié)課的主題,偏離了教材內容?!赌咎m詩》是中國南北朝時期北方的一首長篇敘事民歌,也是一篇樂府詩。它記述了木蘭女扮男裝,代父從軍,征戰(zhàn)沙場,凱旋回朝,建功受封,辭官還家的故事,充滿傳奇色彩。該詩的文章修辭較多,使用了互文交錯、復沓、頂真、排比、比喻、夸張、設問、對偶、反問等手法,是中國詩史上罕有的杰作,《木蘭詩》充分體現(xiàn)出中國民歌之天然特長,鋪排、夸張、象聲、懸念的突出運用,對于渲染氣氛、刻劃性格,效果極佳。
2.多媒體使用過于頻繁降低了教學質量
多媒體信息技術自的使用給教師課堂教學帶來了很大方便,制作過程簡潔方便,使用起來容易上手,并且能夠很快吸引學生,緩解了以往“教師硬生生地講,學生干巴巴地聽”的尷尬局面,而且多媒體信息資源豐富,考科一開拓學生視野,深受廣大教師所喜愛。然而因為多媒體的優(yōu)勢過于強大,使得很多教師認為多媒體教學就是教學的主流模式,因此大部分教師在教學課堂上大量地使用多媒體技術[3]。更有甚者,多媒體豐富的網絡資源代替了教師的授課,使得教師整堂課下來沒講幾句話。例如:一位初中語文教師在教授《紫藤蘿瀑布》時至少一半的時間在運用多媒體教學,頻繁地播放關于水、河流等的音頻、視頻進行教學,這與《紫藤蘿瀑布》的“永無止境的生命長河”這一主旨完全不符合。事實證明一味機械地使用多媒體會讓學生把目光放在多媒體上,中學生處于青春期,易產生好奇心理,當教師向他們提問時,他們卻不能積極參與思考及討論,卻將注意力放在了多媒體上,想象著老師下一步會播放什么,這就使教師自身的教學水平發(fā)揮不出甚至下降,久而久之,學生對多媒體教學容易產生視覺疲勞,多媒體教學也發(fā)揮不出以往的優(yōu)勢和特點。
二、針對初中語文多媒體教學誤區(qū)采取的策略
1.優(yōu)化教學課程,合理運用多媒體教學
新課改明確指出:教師應根據(jù)教學內容及學生的特點合理采取教學策略,提高學生語文素養(yǎng)。初中語文教師應當依據(jù)教學內容、學生學情選取恰當?shù)木W絡素材,將多媒體作這一輔助教具合理應用,不能為了完成教學時長盲目地選材,盲目地教學,這樣達不到教學單元要求,也影響了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的提高[4]。教師可以通過多媒體來營造出活躍的課堂氣氛,控制好多媒體使用頻次,電動學生積極性,引導學生主動思考及探究,有效地實現(xiàn)學生、教師與多媒體之間的互動關系,加強學生理解能力,加深學生記憶力。例如光未然的《黃河頌》:“啊,朋友!黃河以它英雄的氣魄,出現(xiàn)在亞洲的原野;它表現(xiàn)出我們民族的精神:偉大而又堅強!這里,我們向著黃河,唱出我們的贊歌?!备柙~的部分比較抽象,篇幅比較長,接下來教師可以先播放黃河的視頻,讓學生去體味身臨其境的感覺,讓學生想象著自己站在了西北方,“望著黃河滾滾,奔向東南”。再插入昆侖山的視頻或圖片,讓詩意形象化,黃河“結成九曲連環(huán)”又“奔向黃海之邊”。最后強調本詩分為三個層次,歌頌黃河養(yǎng)育了中華民族,指出黃河的歷史貢獻,歌頌黃河流域寬廣,澤被眾生,代表中華兒女發(fā)出要向它學習的誓言,讓學生加深對該詩的理解。
2.嚴格按照語文教學內容精心布置多媒體素材
語文課程是中學生學習語言的重要工具,影響著學生的溝通交際能力。在初中語文教學課程中,教師要做到使工具與人文統(tǒng)一化,不能只突出一個而忽視另一個,這樣的做法使學生在語言學習方面的能力下降。教師應當依據(jù)教材內容、教學目標合理地分析、用心設計,找準教學切入點,靈活地運用多媒體,力爭做到素材與教學內容相吻合,能夠緊密地聯(lián)系在一起。例如:教師在講解李森詳?shù)摹杜_階》時可以播放跟歌頌父親有關的音樂和伴奏,教師布置好素材,將學生引入到情境模式中,讓學生將情感與文字合為一體。
結語
多媒體教學是現(xiàn)代初中語文教學的重要手段,為了讓學生身心健康地發(fā)展,希望廣大教師能夠走出多媒體教學的誤區(qū),以學生為主體,恰當運用多媒體,精心布置多媒體素材,把握好多媒體運用時機,不斷地探索和研究,利用好多媒體教具的特點,提高學生語文素養(yǎng)。
參考文獻
[1]唐夢一.初中語文多媒體“輔助”閱讀教學研究[D].蘇州大學,2017.
[2]劉凱.基于深度學習的初中語文閱讀教學策略研究[D].四川師范大學,2017.
[3]楊萍.初中語文多媒體教學的誤區(qū)及應對策略[J].教材教法,2017,(28).
[4]鄧洪程.基于信息技術輔助下初中語文教學策略探究[D].新民中學,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