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維婧
摘 要:隨著信息技術的發(fā)展,學生接觸到網絡的機會越來越多,教師在初中計算機教學過程中滲透德育教育,有利于提高學生對于信息的分辨能力,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正確的思想道德與價值觀。本文通過研究初中計算機教學中滲透德育教育過程中存在的問題,提出在初中計算機教學中加強德育教育的策略,以供教學參考。
關鍵詞:計算機教學 初中 德育教育 加強
一、初中計算機教學中德育教育存在的問題
1.學生對于德育教育的不重視
初中時期的學生正處于世界觀、人生觀與價值觀塑造培養(yǎng)階段,還沒有完善的思想道德體系作為自身行為規(guī)范與行為束縛的準則,導致學生在使用計算機或是學習計算機相關理論的過程中,無法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這樣會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存在投機取巧的心思,嚴重影響了初中計算機教學的效果。學生在德育方面的缺失,導致學生無法意識到自身對于資源的浪費、破壞公共財物等行為錯誤性,不利于學生正確的道德觀的塑造與培養(yǎng)。
2.教師對于德育教育的不重視
部分教師在進行計算機教學過程中對于德育教學不重視,也未能為學生普及相關德育知識,學生一旦出現錯誤,教師只知嚴厲批評,而不知為其解釋其中原因。學生無法理解教師斥責自己的原因,師生之間交流的不順暢,嚴重影響了教師德育教學與計算機教學的教學質量。[1]
3.計算機教學與德育教學融合方式不當
部分教師將計算機教學與德育教學相融合的方式存在一定的問題。如在進行教學過程中,教師無法充分發(fā)揮網絡上與德育教學相關的案例信息,過于注重為學生講解德育理論知識,課堂氣氛枯燥乏味,導致學生無法了解與掌握教師所講解的德育教學內容,也會影響學生對于計算機技術與知識的學習。[2]
二、初中計算機教學中加強德育教育的策略
1.重視計算機教學中滲透德育教育
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當重視德育教學的滲透,才能更好地完成計算機教學與德育教學的互相融合。教師應當重視學生的人文教學,以學生為教學主體展開教學。比如在上課時,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制作電子賀卡,以父母親的生日、國慶節(jié)、清明節(jié)、春節(jié)等節(jié)日為基礎,使用電子賀卡代替紙質賀卡,引導學生在制作賀卡的過程中感受親情的溫度,或是了解從古至今傳下來的習俗瑰寶,以此來加強學生的德育意識。這樣的做法,不僅能夠加強學生對于文化與情感的理解,還可以節(jié)約紙資源,樹立正確的環(huán)保意識,培養(yǎng)學生節(jié)約資源的意識,避免資源浪費現象的出現,同時提升了學生對于計算機功能的熟練程度,一舉三得。[3]
網絡的不斷發(fā)展使得學生能夠接觸到的資源越來越多,教師在完成計算機教學時,應當充分利用網絡中龐大的資源為學生列舉相關案例,例如教師可以引導學生觀看央視頻道的法制節(jié)目,使學生在熟練計算機操作過程中,通過接觸法律法規(guī)相關節(jié)目來加強自身的德育意識。將德育教學滲透到計算機教學中,才能更好地培養(yǎng)學生正確的學習觀念,有利于德育教學與計算機教學的進一步融合。
2.引導學生重視德育知識的學習
初中時期的學生對于德育教育沒有一個完整的認知,也并未接觸過詳細的德育理論知識,因此在接受計算機教學內容時,會不自覺的忽視德育教學內容的學習,因此,教師應當引導學生重視德育教學內容的學習,保證學生在學習計算機理論知識與技術技能的過程中,受到高質量的德育教學影響,為學生樹立正確的思想道德意識,為學生培養(yǎng)良好的學習習慣與生活習慣。
首先,教師在引導學生完成課堂作業(yè)時,一旦發(fā)現學生有作弊行為,要按照相關規(guī)定進行嚴厲批評,重視學生在德育方面的錯誤,并為學生講解清楚受批評的原因,以及該如何去處理相關問題的方法,使學生在接受批評的同時,深刻了解自己所犯的錯誤并積極進行改正。這樣的方式,能夠促使學生嚴格要求自身的學習方式,重視計算機教學內容的學習。學生學習計算機相關知識,是為了更好的培養(yǎng)自身對于計算機的使用能力,是為以后深入學習與研究計算機理論與技術奠定基礎。因此,學生必須將全身心投入到學習之中,避免出現投機取巧的想法,才能了解并掌握教師所教授的初中計算機技術與知識。
其次,在初中計算機教學過程中融合德育教學,可以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更加重視自身自主學習能力的發(fā)揮。如在學習過程中遇到難題,學生的第一反應應該是結合自己所學知識進行探索,還存在一定的問題時,可以選擇和同學交流討論或是向教師求助,教師應該正確引導學生與其他同學進行交流,這樣將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的交流與互相協(xié)作的能力,有利于學生樹立團結協(xié)作的意識。
因此,在計算機教學中滲透德育教育,需要學生重視與配合,才能進一步加強德育教學在計算機教學過程中的滲透。
3.注重德育教學滲透計算機教學中的方式方法
德育教育與計算機教學互相滲透的過程,也是兩者之間互相促進的過程。教師在進行計算機理論知識或是技術技能教學時,將合理的德育理論融合進去,有利于學生更好地規(guī)避網絡中可能出現的危險與欺騙。當下的社會正處于網絡技術盛行的年代,互聯網文化普及范圍較大,文化信息良莠不齊,處于初中時期的學生明辨是非能力較差,沒有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質作為基礎,在遇見了不明真相的言論時,不一定能清晰的辨別出這些言論背后所隱含的險惡居心。因此,教師應當在計算機教學過程中滲透德育教學,引導學生更好地辨別網絡信息的真?zhèn)?,使學生更好地掌握相關法律法規(guī)知識。教師還應該培養(yǎng)學生正確的思想道德素質,使其自覺地規(guī)范在網絡上的言行,有利于學生更好地建設自身的思想道德素質,完成初中計算機的學習。
結語
綜上所述,我國在初中計算機教學中滲透德育教學的方式還存在較多問題。教師應積極改善德育教育在計算機教學中滲透的環(huán)境,創(chuàng)新并完善自己的教學方式,為學生營造良好的德育學習氛圍來促進學生對于德育知識的積累。教師應引導學生充分認識德育知識的內容,使學生在接觸網絡信息的過程中,能更好地分辨信息的真?zhèn)?,避免學生被有心人欺騙利用。這樣的教學模式,有利于學生道德素質的培養(yǎng)與提升,有利于將學生培養(yǎng)成為全面發(fā)展的高素質人才。
參考文獻
[1]薛江濤.初中信息技術教學中的德育教學[J].中國校外教育,2016(23):160.
[2]金維愛.農村初中信息技術教學中的德育教育的滲透探析[J].軟件導刊(教育技術),2014,13(11):24-25.
[3]王丹丹.“互聯網+”背景下初中德育教學的新出口[J].中國現代教育裝備,2017(24):57-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