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隨著社會經濟的改革與發(fā)展,市場對專業(yè)技能型人才的需求越來越大,這使得以培養(yǎng)技術型人才為目標的高職院校的地位越來越高,同時對人才培養(yǎng)質量的要求越來越嚴。高職院校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對學生職業(yè)道德養(yǎng)成有著巨大的影響,當前高職院校思政工作中尚存在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管理目標不夠明確,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存在系統(tǒng)性缺失,對于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管理制度和內容不夠完善,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不能與學生的思想實際相結合,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自身素質有待提升。
關鍵詞:高職院校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管理銜接分析
引言
高職院校以培養(yǎng)具有大學知識又有專業(yè)技術能力的高級技術型人才為目標。隨著我國市場經濟的發(fā)展,教育程度的整體提升,社會對高職院校的要求越來越高,高職院校的教育定位和生源特點所導致的社會問題日益突出,作為學校穩(wěn)定、學生職業(yè)道德素養(yǎng)提升的中堅力量的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不可忽視。因此,針對高職院校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實施存在時間短、水平低、無重點、非獨立、成效低等突出性問題,加大教育管理力度,提升管理水平,從而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突破挑戰(zhàn),取得巨大進展,使得高職院校學生更加能夠承擔起自身的社會責任,實現(xiàn)自己的理想。
一、 高職院校學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存在的問題
(一) 對于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管理目標不夠明確
高職院校作為培養(yǎng)實用型、技術型人才的專業(yè)??平逃块T,在我國教育體系中占據(jù)著重要地位,并起著本科教育不可替代的巨大作用。一旦學生不能夠深刻理解高等職業(yè)教育所存在的意義和起到的功能,學生便不能夠認清自身情況,樹立明確的目標,甚至會給學生帶來迷茫,沒有方向,沉淪墮落等嚴重后果。因此,需要在學生剛進入高職院校時,及時加強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和培養(yǎng),積極引導,正確影響,才能避免以后的很多思想上的錯誤,糾正思想上的問題。
然而,當前高職院校并沒有明確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管理目標,模糊的目標只能造成不確定的結果,不能夠完全的、徹底的保證每一個進入高職院校的學生都能實現(xiàn)自我價值和社會價值。高職院校學生思想政治教育中這一環(huán)的不完善甚至是缺失必將導致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缺失,難以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樹立正確的目標和理想。
(二) 對于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管理制度和內容不夠完善
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管理制度應該涉及學生學習生活的各個方面,是對學生全方位、多層面的管理和約束,包括日常生活、學習、行為規(guī)范、道德修養(yǎng)等方面。一旦某些方面的管理制度缺失或是管理力度不足就會立刻產生相應的后果,所以說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管理制度和內容極為重要。
然而,我國高職教育出現(xiàn)時間短,不受重視,導致思想政治教育的制度和內容都不夠完善,雖然也在向前發(fā)展,但難以滿足如今社會對技術型人才的需求。思想政治教育管理制度和內容的質量難以保障,學生在思想上難免會出現(xiàn)各種問題,在心理上也會承受一定壓力,難以適應工作要求。更嚴重的,管理制度缺失甚至會影響正常的教學活動,更不用說培養(yǎng)技術型人才。因此,完善的思想政治教育管理體制的建立對學生的管理具有重要意義。
(三) 高職院校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不能與學生的思想實際相結合
高職院校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不能與學生的思想實際相結合,就是指如今我國的多數(shù)高職院校對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仍停留在老式的、傳統(tǒng)的思想教育上,難以體現(xiàn)出與時俱進的特點。太過浮于表面,流于大眾并不能有針對性的對高職院校學生起到警示教育目的。將高職院校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同大學本科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同一化,掩蓋了高職院校學生的特殊性,這就使得思想政治教育難以深入人心。
面對如今高職院校學生思想活動的功利性、多變性和差異性日漸增強的特點,沒有深入挖掘、分析、梳理、總結出教育的正確模式,高職院校難以提出創(chuàng)新的、科學的、系統(tǒng)的、有效的思想政治教育理論,這就導致了我國高職院校仍然以課本講解、理論灌輸?shù)冉逃J?,忽視因地制宜、因材施教的科學理論,毫無創(chuàng)新和激情,最終出現(xiàn)書本化,模式化,教條化。如果不加改進,不真正做到將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和思想政治實際相結合,這種教育方式只能走向失敗,嚴重阻礙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制約其發(fā)展。
(四) 高職院校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自身素質有待提升
高職院校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歸根到底是思想政治課老師、公共專業(yè)課老師與學生工作者共同的責任。作為與學生接觸最多的教育工作者,其自身素質極為重要。因為,學生會通過他們的言傳身教而潛移默化。
如今我國高職院校教師往往對自身認識不夠,片面的重視學生成績,或是對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流于表面,不夠深入,不夠徹底,在銜接方面出現(xiàn)斷層,不夠完整。如果高職院校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自身素質不高,一定會影響學生的思想,阻礙教育工作,因此,提升教育工作者的素質也是迫在眉睫。我國高職院校教師的年齡結構趨于年輕化,專一化,青年才俊擔任起骨干教師。一方面,年輕教師思維方式和生活習慣與學生更加接近,更易于和學生溝通交流,接收新鮮事物較快,富有創(chuàng)新性思維,這是優(yōu)勢。但另一方面,正是由于教師工作者趨于年輕化,對一些思想政治理解不夠深入,容易受到社會不良風氣影響,人生觀價值觀偏差,同時思考問題不夠深入,處理問題簡單化,對緊急問題和非常規(guī)問題也很難做到盡善盡美,思慮得當。這些都是劣勢,但不可避免。因此,快速有效提升高職院校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自身素養(yǎng),在與學生工作、交流、生活中注意自身言行,降低負面影響,樹立積極、樂觀、向上的正確形象,是每一位教育工作者都應時刻謹記和慎行的行為準則。
二、 加強高職院校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管理銜接對策
(一) 改變以往的教育思想,提高對于思想政治教育的認識
高職院校時期,既是學生思想發(fā)展的重要階段,也是最易受老師引導的時期。如果對學生的思想教育工作仍然拘泥在過去的理論灌輸、教條教育中,那么,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只會停滯不前。所以,只有拋棄以往的舊式教育思想,重新認識思想政治教育,才能加強學生的思想境界和道德修養(yǎng)。一味的墨守成規(guī)導致的只能是故步自封,只有推陳出新才能得到永續(xù)發(fā)展。改變以往的教育思想是加強高職院校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管理銜接的基礎,是基石,是根本,只有從根本上對思想政治教育有了新的認識,新的見解,才能堅持后續(xù)的改革和發(fā)展。endprint
想要改變,首先需要的是理解,加強對過去和現(xiàn)在的思想政治教育制度和理念研究,發(fā)現(xiàn)其中的問題,才能改善問題,解決問題,最終實現(xiàn)教育思想的轉變,同時對思想政治教育也會有了新的認識。學校應該積極貫徹落實思想政治教育管理制度的完善,提升教育管理力度,有針對性改變學生思想,使其順利成長,良好發(fā)展,使得高職教育在將來的社會中扮演更加重要的角色,承擔更大的責任。
(二) 建立完善的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管理體制
高職院校起步晚、發(fā)展慢、不受重視的特點決定了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管理體制不完善,建立健全高職院校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管理體制,是相關部門應該加以重視的工作重心。體制建立起來、完善起來才能有法可依,才能加快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建設。在體制中應該制定明確的高職教育目標,避免學生迷茫,產生心理矛盾和社會壓力。
同時,在體制完善過程中應該根據(jù)學生自身條件和周圍環(huán)境,使得體制具有適應性和時代感,更能順應思想政治教育的發(fā)展,推動教育管理銜接進程。思想政治教育管理體制并非一成不變,而是在不斷的推陳出新,在不斷的完善進步,針對不同的學生特點,都具有包容性和適用性。最終的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管理體制需要能被大眾所接受、所提倡、所遵行。
(三) 剖析高職學生思想特點,形成有效的教育模式
學生思想政治的教育工作者作為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一線工作人員應該結合自身情況,針對不同的高職學生特點,形成各自的教育方法。教育者之間相互交流促進,不斷探索,最終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的高職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模式。這種教育模式是否適應學生的成長發(fā)展,是否順應社會思想政治教育的前進方向,剖析學生特點是否到位,是否深刻是決定因素。適應學生發(fā)展規(guī)律,針對學生的顯著問題,探索科學的教育理念是十分重要的。
在教育變革中時刻注意時代化、大眾化和生活化,才能深入人心,才能效果顯著。在教育理念上樹立以人為本,科學發(fā)展。不能拘泥于傳統(tǒng)德育教育,而要擴大到生活的各個方面,課堂理論,課下活動,校園環(huán)境等都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平臺,使學生不厭煩,不抗拒,才能達到理想的教育目的。教育方法上知行結合,潛移默化。教育工作者改變教育方法,適當灌輸后更要重視啟發(fā)式,開放式,自主式教學,多渠道,寬領域,顯隱結合。
(四) 加強對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管理,提高重視程度
高職院校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不僅需要轉變學生的教育觀念,更需要的是改變教育工作者的教育理念。學生的教育觀念只會影響其自身,而教育工作者的教育理念卻能夠引起巨大影響。我國高職院校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極為重要,而教育工作者的素質能力關乎教育工作的成敗。
因此,加強教師隊伍建設,提升師資力量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通過長期的學習和教育,使得教育工作者形成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樹立起崇高的個人理想和社會理想,不斷加強師德建設和職業(yè)道德修養(yǎng)建設,使教育工作者首先受到教育,彰顯教育的功能和作用。同時對教育工作者的招聘、考察和監(jiān)管工作嚴格進行,提升教育工作者素質水平。
三、 結束語
隨著我國教育水平的顯著提高,高職教育在社會發(fā)展中逐漸扮演了更加重要的角色。高職教育成功與否并不能單單關注畢業(yè)生的知識儲備和專業(yè)技能,更要綜合考慮思想道德修養(yǎng)和個人品質能力。因此,高職院校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極為重要,不可忽視。我國高職院校起步晚,水平低,重視程度不足,造就了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存在諸多問題:管理目標不明確,管理制度不完善,管理工作不系統(tǒng),與學生實際不適應,教育者素質有待提升等都制約著高職教育的發(fā)展。為了使我國經濟持續(xù)發(fā)展,順應時代潮流,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管理銜接亟須解決,轉變思想,健全體制,形成模式,提升教育者素質,這些舉措都具有重大意義。加強高職院校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使得高職院校學生更加能夠承擔起自身的社會責任,實現(xiàn)自己的理想,并為社會輸送高等技術型人才。
參考文獻:
[1] 郭愛國.高職院校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管理銜接探討[J].現(xiàn)代營銷(下旬刊),2016,(08):42.
[2] 許力雙.中國高職院校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路徑研究[D].吉林:吉林大學,2016.
[3] 黃晶.中高職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管理銜接研究[D].武漢:華中師范大學,2015.
[4] 趙曉峰.高職院校學生管理工作中思想政治教育問題研究[D].長春:長春師范大學,2014.
作者簡介:劉微笑,廣東省惠州市惠州經濟職業(yè)技術學院。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