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人的成長與其小時候所接受的家庭教育和所處的環(huán)境有直接的關系。小時候,母親就一直教導我要用心讀書,哪怕其他事情都沒有做好,只要是在讀書就好。在母親這種理念的影響下,我養(yǎng)成了癡迷讀書的習慣。
中學時,江蘇省丹陽高級中學的濃濃書香氣息進一步培養(yǎng)了我讀書的習慣。課余時間,我喜歡去圖書館看書。一次,書上的一句話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學了記不住等于沒學?!睆拇耍冶銍L試著將所學知識的精華整理后記在腦子里。
一個人的成長與其和身邊人的相處也有很大關系。1986年工作之初,我被分配到一所鄉(xiāng)村中學當教師。在得到母校江蘇省丹陽高級中學校長的首肯下,我與同宿舍的語文教師袁玉珍商定,每周二去省丹中聽課,領悟丹中教師的教學方法。剛工作2個多月時,丹陽市教研室教研員方元良老師來隨堂聽課。下課后方老師微笑著頻頻點頭,對我的課表示贊揚。這之后方老師經常讓我參加一些專業(yè)培訓或教改研討活動。工作之余,我總在思考“怎樣才是一堂好課”,體會最深的就是一堂好課一定是能滿足學生內在需求的課。
一個人的成長更與社會的需求有著密切的關系。21世紀初,國家越來越重視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當時,學校推薦我兼任心理健康輔導員,為了有效引導學生,我抓住各種機會學習。隨著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進一步推進,我越來越感到力不從心,非常向往能系統(tǒng)地學習專業(yè)課程。在家庭和學校的支持下,我主動報名參加了原國家勞動和社會保障部組織的心理咨詢師職業(yè)資格遠程培訓班的學習,經過一年多的努力,通過了職業(yè)資格考試,于2005年獲得了國家二級心理咨詢師職業(yè)資格證書。但有了證書并不等于有了助人的能力,為了讓自己成為名副其實的專業(yè)人士,還需要不斷參加相關后續(xù)學習,掌握實戰(zhàn)技能。為此,我積極參加多種咨詢流派的專業(yè)課程培訓:參加了清華大學樊富珉教授的團體心理輔導工作坊,受益匪淺;參加了臺灣廖閱鵬老師的催眠治療師資格論證培訓,并獲得了美國催眠治療師學會(AAH)催眠治療師資格證。對我影響最大的是來自美國的龔鉥博士的易術心理劇工作坊,我先后參加了五期培訓班,在個人成長方面有了很大突破。后來,在開展校園心理劇創(chuàng)作活動中,我運用易術心理劇的理論精髓以及“角色扮演”技術加以指導,作品在省級評比中獲得了特等獎。
一名合格的心理健康教師必須具備真誠、接納和理解的態(tài)度,這種態(tài)度比任何技術與方法都重要得多。我常常在思考這些問題:如果咨詢師本身沒有接納自我,對自己不真誠,又如何能夠真誠地對待他人?如果咨詢師自己不能接納身邊的人,又如何真正地接納來訪者?心理咨詢本質上是生命與生命的交流,心靈與心靈的對接。咨詢師只有具備不斷學習、成長、覺醒的特質,具備勇氣、愛、包容、智慧,才能真正影響來訪者并促使其發(fā)生積極的改變。
心理學理論流派豐富多樣,而我最崇尚的是美國心理學家卡爾·羅杰斯創(chuàng)立的人本主義流派的“以人為中心療法”。該療法的核心觀念是:我們每個人內在都有一種尋求自我實現(xiàn)的潛能,通過自我實現(xiàn)找到人生意義。羅杰斯認為,人基本上是誠實、善良、可以信賴的,這些特性與生俱來,而某些“惡”的特性則是防御的結果而并非出自其本性。“以人為中心療法”認為,咨詢師對來訪者必須真誠,給予無條件積極關注以及共情性理解,咨詢師要鼓勵來訪者運用訪談中建立起來的人際關系去釋放自己的成長潛力,并逐漸成為那個自己想要成為的人。
不同的心理學理論流派有不同的心理輔導技術,這些技術各有千秋。其中,心理劇或心理游戲中的“角色扮演”技術在咨詢中起到很大作用,它能讓來訪者在活動中體驗、感悟成長。無論是在團體輔導中還是在個別輔導時,都可以根據需要運用心理劇或心理游戲等活動情境,讓來訪者在不受傷害的環(huán)境中以游戲的形式重新體驗曾經的經歷,從而幫助來訪者關注并重視自身的經歷,以新的方式看待自己原有的經歷,修正來訪者對自己、他人以及世界的看法,提高來訪者做出決定并通過行動實踐這一決定的信心。
學習很重要,但學習本身不是目的,目的是學以致用,要勇于在學習心理咨詢理論與方法的同時積極開展心理健康教育實踐。如在學校的支持下,我與其他心理健康教師一起成立了心理輔導工作室,以團隊形式開展工作。除了開設以班級為單位的心理輔導課外,我還通過心理咨詢室,開展個別心理輔導工作,從周一到周五每天安排時間接待來訪學生。此外,我還經常接待學生家長以及需要幫助的社會人員;在丹陽市人民廣播電臺做心理咨詢熱線節(jié)目嘉賓;為丹陽市看守所在押人員提供心理援助;受聘于丹陽市委組織部給政府機關干部做心理健康輔導;受聘于丹陽市司法局、婦聯(lián)、民政局,為有需要者提供心理咨詢;到企業(yè)為員工進行心理援助等。通過實踐活動,我可以不斷接觸不同的人與事,不斷總結經驗并學會用文字的形式表達出來。
學校心理健康教育是預防心理健康問題的發(fā)生或者及時化解已經出現(xiàn)的心理困惑的重要途徑。每個來訪者的情況不盡相同,但是他們的內心都一樣充滿著渴望,渴望有人關注、賦予力量、給予支持。如一位考試焦慮癥學生前來求助,她接受系統(tǒng)輔導后,順利考取了理想的大學;一位被要求退學的強迫癥學生前來求助,通過半年的跟蹤輔導與藥物輔助治療,他走出了心理困惑。這樣的個案很多,實踐告訴我們,心理輔導工作是一件意義重大的助人工作,值得為之付出。
一個合格的心理健康工作者應當是一個充滿幸福感的人,是一個善于調整情緒讓自己心情愉悅的人。生活中難免會有這樣那樣的煩惱,咨詢師也不例外,為此,咨詢師要將自己鍛煉成有幸福感的人,發(fā)現(xiàn)生活的美好,享受自然對我們的饋贈。活在當下,好好做事,心懷感恩,幸福感就會油然而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