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高中英語教學,在新課改推行以來,注重學生英語核心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提升,其本質就是提升學生英語的運用能力。英語作為語言,其語法結構不同于我們的漢語,很多學生對于英語語法學習感到困惑,本文就以高中英語語法中非謂語動詞的學習,進行分析探討,研究如何開展高中英語語法學習。
【關鍵詞】高中;英語教學;非謂語動詞
【作者簡介】史婷婷,江蘇省沭陽高級中學。
高中英語教學基于新課改的教學理念,注重的學生英語運用能力的培養(yǎng)提升。作為高中學生,其英語運用相對是比較全面的。但是英語作為一門外來語言學科,有著其獨特的語言特點,尤其是英語的語法特點與我們的漢語完全不同。學生已經深受漢語語法習慣影響,在進行英語語法學習中經常出現問題,其中非謂語動詞這個內容已經成為了高考的熱點問題,它能夠比較客觀的反應學生英語運用水平,作為教師就需要引導學生,采用科學的學習方法攻克這個學習難題。
非謂語動詞在英語寫作中,其運用的形式非常多,可以充當很多的角色,下面我們就從非謂語動詞充當主語、賓語、表語、定語、狀語、補語等六個角色的角色進行分析,探討一下非謂語動詞的具體運用情況。
1.非謂語動詞做主語使用。非謂語動詞作主語的時候,常用的形式為doing/to do,這兩種形式之間沒有什么太大的區(qū)別存在。例如:To see is to believe (百聞不如一見),這種句式的表達與 Seeing is believing是相同的,看起來樣式上面差距很大,但是其表達的含義都是相同的,沒有本質的區(qū)別。doing所表示的是抽象籠統(tǒng)的常規(guī)性行為,而to do則表示的是將來要放生的動作。例如:Smoking is bad for health.(吸煙有害健康),這種語句的說法就非常的籠統(tǒng),不具有針對性。但是語句:To finish the job in two days is impossible.(要在兩天之內完成這項工作是不可能的)則是非常具體的談論一項工作。還有運用It充當形式主語,it放置于句首的實施,常常將不定式放置于句尾。例如:It is a waste of time watching TV.(看電視是浪費時間),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需要結合實例對非謂語動詞的這種運用進行分析講解,促進學生更好的理解這項內容。
2.非謂語動詞做賓語使用。非謂語動詞作賓語的時候,常用的形式也為doing/to do。非謂語動詞充當賓語的時候,這類情況的使用與動詞有關,有的動詞后面只能接doing做賓語,例如void、postpone、imagine、mind等。Would you mind closing the window?(你介意關上窗戶嗎?)這個語句就是這種情況的運用。有的動詞只能接to do作賓語,例如hope、decide、agree、promise等。They promised to get up early.(他們答應早點起床)這個語句動詞+to do運用形式。有的動詞運用比較廣泛,兩者都可以作為其后綴使用,并且其含義基本相同。例如begin、love、dislike等。語句It began to rain。與 語句It began raining。兩者表示都是下雨的意思,句式看起來不同,但是其含義都是相同的。有的兩種情況都可以使用,但是其含義則有天壤之別。例如:mean to do sth表示的就是:打算干某事,而mean doing 其含義則是:意味著… ,兩者所表達的意識是完全不同的概念。語句:I didnt mean to hurt you.翻譯過來就是:我沒打算傷害你。 而語句:Missing the bus means waiting for an hour.其含義則是:誤了車就意味著等一個小時。教師在具體教學的開展之中需要教學學生展示掌握這些動詞的運用,才能展示掌握非謂動詞充當賓語的語法運用內容。
3.非謂語動詞做表語使用。非謂語動詞作表語的時候,常用的形式為doing/to do/done三種形式。doing與to do的運用上基本沒有什么太大的區(qū)別,兩者之間,只是對于動作的表示上面doing側重一般行為,而to do側重于將來動作。例如:語句My job is typing letters and papers.(我的工作就是打信件和文件)和語句The next step is to discuss the suggestion raised by him.
(下一步將是討論他提出的問題。)其對于動作的陳述上具有一定的區(qū)別。在具體的寫作開展過程中,我們還需要把握好兩個重要的日常語法使用問題:一是主語與表語的一致性。即:我們使用doing形式時做主語的時候,我們的表語使用上也必須要用doing,同樣的道理運用to do。例如:Saving is having. =To save is to have.(節(jié)約即是收入。)這個句式的前后都是要使用相同的形式,這就是我們日常使用中常說的主表要一致。二是使用過去分詞充當表語時我們要區(qū)分于動詞的被動語態(tài)。例如:語句The window is broken.(窗戶打破了)。在這里分詞是充當表語,表示窗戶的狀態(tài)是破的。而語句The window was broken by the boy.(窗戶是被那個小男孩打破的)這里里面broken就是一個被動語態(tài),表示是一個動作,這是教師教學中,需要教會學生加以區(qū)分理解。
高中語法中的非謂語動詞運用是近年來考試的熱點,也是教學開展之中的難點,教師需要圍繞定義概念,深入分析講解語法內容,幫助學生全面掌握英語語法非謂語動詞運用知識。
參考文獻:
[1]羅傳剛.非謂語動詞在高中英語語法學習中的應用研究[J].高考, 2017(09):176.
[2]李倩.淺談高中英語非謂語動詞在完成句子中的作用[J].中國校外教育,2017(23):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