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賽賢
【摘要】 本文旨在探討如何在語文教學中通過運用“大閱讀——大討論——大寫作——大貫通”的教學實踐,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語言組織能力、寫作思辯能力,并最終喚醒其內(nèi)驅(qū)力,使其逐漸成長為自覺、自主、自為的青年學子!
【關鍵詞】 悅讀 自主 體驗 大閱讀 大討論 大寫作 大貫通
【中圖分類號】 G633.3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992-7711(2018)11-148-01
閱讀的意義是什么?難道閱讀只停留于讀的層面?以什么樣的形式來檢驗閱讀成效?除了口頭表達,寫閱讀筆記也是一種比較好的方式。
一、大寫作
高一一年,學生閱讀筆記已累計達3萬字以上。2015年,班內(nèi)學生的閱讀筆記以展板的形式形成匯報成果展,為我校成功申報“婁底市書香學?!绷⑾铝酥匾?,筆者也被評為“婁底市書香教師”。
每周,筆者會挑選優(yōu)秀閱讀筆記貼在閱讀角,以供同學欣賞,與此同時,還提供給學校《悅讀》文學刊物發(fā)表,以此激勵其閱讀興趣與寫作興趣。
每周的影視文學欣賞課后也會布置影評寫作。班內(nèi)有個叫鐘思的女生,曾在閱讀筆記中寫過一篇題為《寫作的積累》文章,提到自己從不喜歡閱讀甚至討厭寫作到被班內(nèi)同學帶動慢慢愛上閱讀并最終欣喜地感受到海量閱讀帶給自己的變化。文章結(jié)尾說:“一篇作文就已經(jīng)出賣了你的語文水平,是你的語文素養(yǎng)的表現(xiàn)。然而,我將對作文的熱愛延伸到對語文的追求,并在這個過程中不斷充實自己。”
這孩子當時的寫作水平還并不見得有多大提高,但字里行間所表現(xiàn)出來的從“要我學”到“我要學”的轉(zhuǎn)變令人欣慰。到了高二第二期,這孩子在大量閱讀、討論、寫作后,作文水平有了迅速提高,其習作《請讓正義回到本屬于它的位置》還發(fā)表在《中外作家網(wǎng)》上,獲得了大量的點贊與好評。
二、自主、體驗
自主和體驗完美結(jié)合。在傳統(tǒng)的應試教育下,學生的主要任務是通過大量且機械的練習來取得優(yōu)異的學習成績。如果按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教學,學生只能被動地接受知識,沒有一點自主空間,很難明白學習的目的究竟是什么?自己擅長什么?未來想成為一個什么樣的人?其實只要給學生多一點時間和空間,多一點實踐和鍛煉的機會,他們就能逐漸認識自我,變被動學習為主動學習。
體驗式學習方式之一 ——翻轉(zhuǎn)課堂。三尺講臺不再是老師們的專利。課堂上學生自主組建團隊講解《世說新語》、班內(nèi)組建有主題演講團隊、詩詞鑒賞團隊、學生自主改編小說為劇本,演課本劇、主講小說單元……
體驗式學習之二——走出課堂,在項目式學習中提升自我,提高實踐寫作能力,活動策劃能力,文案寫作能力,總結(jié)分析能力。如針對“于歡刺殺辱母案”在社區(qū)開展調(diào)研,總結(jié)并形成匯報成果展。
體驗式學習之三——將優(yōu)秀的榜樣、優(yōu)質(zhì)的資源帶到孩子們身邊。迄今為止,通過專家引領,走進過我們課堂的優(yōu)秀榜樣有:北京營地教育團隊的營地導師們,中國毅恒摯友(peer)團隊及他們帶來的優(yōu)質(zhì)項目資源,中國社科院教授,21世紀中國教育研究院研究中心專家,上海紐約大學的志愿者團隊及peer團隊的畢業(yè)于世界各地名校的優(yōu)秀摯愿者。通過優(yōu)質(zhì)資源、優(yōu)秀榜樣,讓學生與可仰慕、可學習的楷模面對面交流來喚醒其內(nèi)驅(qū)力從而有意識地向榜樣靠攏,以此激勵自己不斷上進,這遠比說一千道一萬的道理更有說服力。
三、大貫通
通過自主、體驗的“大閱讀——大討論——大寫作”來達到“大貫通”,學生們通過大量讀書(觀影)、討論,然后再思考,寫書評、影評,一期期下來,進步非常明顯。這種進步不僅僅是表達水平的進步,更多的是思想的成熟,學習主動性提高。通過這種思辯能力的培養(yǎng),孩子們的自主意識、責任意識與擔當意識,敢于發(fā)現(xiàn)問題、提出質(zhì)疑的能力也越來越強。他們善于表達自我,敢于發(fā)聲,在各種賽事上如演講比賽、辯論賽、團委活動中,一大批孩子脫穎而出。
教育的核心是什么?育人!讓每一個孩子在成長過程中成為獨一無二的自己,讓每一個孩子的青春三年留下無限美好的回憶,而不是回憶中充斥著瞌睡,頹靡,不及格,訓斥等黑白色。培養(yǎng)他們成為有動手能力、有批判精神,有社會擔當意識的青年學子,不正是我們想要追求的嗎?
綜觀中國高考,每年有多少學子高考落榜。這個社會能成為精英的畢竟是少數(shù),大部分孩子都將做為一個普通而平凡的勞動者走向社會。因此,教育不是生產(chǎn)考試機器,把屬于社會主體的這些孩子培養(yǎng)成“人”,不也意義非凡?尤其是在進入我校的這些每年被其它高中學校篩選錄取完后被定義為所謂的差生的孩子而言,讓他們成為一個真正意義上覺醒的人,在自主自為的學習中發(fā)掘自己的才能,提高對自我的認知,尤為重要。
高中三年,不長也不短。可是,對于一個從懵懂的初中走入日益成熟的高中生而言,三年,不可復制。在教改實踐中,通過把優(yōu)秀榜樣帶到學生身邊,并讓他們習得各種素養(yǎng),成為真正意義上的“自覺”、“自為”的人,通過改變他們而帶動家庭,通過家庭而帶動社區(qū)乃至社會,誰說這一切沒有可能呢?
最后,分享一句孩子們共同欣賞的一句話:
奮斗的生命始于如火的青春!
高中三年,我們的色彩不再是灰色調(diào),未來,無論他們走向大學與否,這種深入骨髓的文化素養(yǎng)相信會讓他們受益無窮。一個愛上閱讀的孩子,相信他會愛生活愛周遭的事物!能夠讓孩子們在高中三年后愛上閱讀并終身閱讀,這將是做為語文老師的筆者送給他們最美好的禮物。
[ 參 考 文 獻 ]
[1]連中國.《喚醒生命:每一個孩子心中都住著一個巨人》[M].中華工商聯(lián)合作出版社.2015-05-01.
[2]連中國.《語文課:從成熟走向天真》[M].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5-06-01.
[3]李建平.《中國教育尋變:北京十一學樣的1500天》[M].教育科學出版社.2015-1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