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厚儀
摘 要:焦點解決模式在大學生心理輔導中的運用,對于提升大學生心理輔導工作成效、推動大學生成長成才具有不容忽視的現(xiàn)實意義。本文在對高校大學生心理危機的特點做出分析與論述的基礎上,通過展示一則案例,對焦點解決模式在大學生心理輔導中的具體應用以及焦點解決模式與普通介入方法的差異進行了研究與探討。
關鍵詞:焦點解決模式 大學生 心理輔導 運用策略
中圖分類號:G64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791(2018)07(a)-0154-02
1 高校大學生心理危機的特點
一方面,高校大學生心理危機具有多元化的誘因。雖然高校大學生的生理逐漸成熟,但是心理卻相對不成熟,因此,許多大學生雖然已經(jīng)成年,但是卻沒有做好成為一個社會成年人的心理準備,這種現(xiàn)象是導致大學生群體心理危機頻發(fā)的重要原因。與此同時,社會技術的變革,特別是互聯(lián)網(wǎng)、新媒體的發(fā)展,讓大學生群體面臨著新的信息傳播環(huán)境,同時也讓大學生群體具有了多元化的信息獲取與信息傳播渠道,面對良莠不齊且具有海量特點的信息,大學生的情緒以及對事物的認知等都會受到影響,這同時也是導致大學生群體心理危機頻發(fā)的關鍵因素。歸納來看,導致大學生產生心理危機的具體事件主要包括重要的生活事件、人際交往障礙、環(huán)境變化、各類機遇與決策等。重要的生活事件包括家庭變故、學業(yè)受挫、戀愛失敗等;人際交往障礙包括難以獲得他人理解與認同等;環(huán)境變化包括學習環(huán)境、生活環(huán)境變化為自身帶來不適應感;各類機遇與決策包括擇業(yè)、就業(yè)、戀愛取舍等。由此可見,高校大學生心理危機具有多元化的誘因。
另一方面,大學生一旦產生心理危機,就容易陷入極端且具有劇烈的反應。大學生群體生活經(jīng)驗、人生閱歷的缺乏,導致了大學生群體抗挫折能力較低且欠缺對生命本質的理解與感悟,因此,當大學生群體面臨心理危機時,容易通過臆想心理危機而夸大心理危機的嚴重程度,并在對心理危機產生面片認知的基礎上陷入巨大的痛苦當中。而當大學生群體無法短期內走出心理危機以及心理痛苦,則容易走向極端、產生悲觀情緒與厭世情緒。學生面臨的壓力主要來自于家庭的期望、學習的投入以及畢業(yè)之后的就業(yè),如家庭對自身期望過高,在沒有達成期望目標的情況下容易產生抑郁情緒;學校中的花費較多并且同學存在虛榮攀比現(xiàn)象,導致自身產生失落感;畢業(yè)之前感受到就業(yè)帶來的壓力,這成為了自身不想面對且認為自身難以翻越的“大山”等。而事實上,這些壓力來源并沒有大學生群體想象的那么嚴重,而也正因為如此,高校有必要對大學生所產生的心理危機做出干預,從而引導大學生轉變自身片面的認知,正確的認知與解決自身心理危機。
2 焦點解決模式在大學生心理輔導中的運用案例
在大學生心理輔導工作實踐當中,為了有效緩解大學生面臨的心理危機問題,筆者將焦點解決模式運用到了個案介入當中。以下為筆者運用焦點解決模式開展大學生心理輔導工作的一個案例。
2.1 心理輔導對象一般資料
心理輔導對象王成(化名),男性、22歲,高校三年級學生。
王成父母均為普通工人,父母人際關系與經(jīng)濟狀況良好。父母對心理輔導對象學業(yè)、成長具有較高期望。
2.2 心理輔導對象陳述
據(jù)王成陳述,父母與自身商議在??飘厴I(yè)之后升本,自身也希望能夠滿足父母期望。面對較為繁重的學業(yè)任務,感到自己背負了過大的壓力,時常產生厭學情緒與失眠現(xiàn)象。從小學到高中,自身學習成績一直名列前茅,但是在進入大學之后所具有的學習動力減弱。在大二期末考試中,成績難以令自己滿意,而父母則對自己進行了較多的鼓勵。馬上要畢業(yè)并面臨升本考試,自身學習壓力較大,晚睡早起成為常態(tài)。經(jīng)常心情不好,缺乏精神與興趣。
2.3 心理輔導工作者觀察
在于王成進行初步交流的過程中,心理輔導工作者發(fā)現(xiàn),王成較為內向,對自身具有較高的要求。王成具有良好的自知力,能夠對自身情緒進行主動控制。對于此次心理輔導,王成抱有較高期望,相信心理輔導工作者能夠幫助自身走出心理困境并順利度過當前的困擾期。
2.4 心理危機原因分析
從生物學原因來看,王成,男性、22歲,處于青春期,容易因為各類事件產生心理問題。無心理病史,無重大軀體疾病,因此,心理原因可以排除。
從社會學原因來看,首先,王成面臨升學考試壓力;其次,王成的社會支持系統(tǒng)力度不足。
從心理原因來看,王成較為內向,對自身要求較高,而由于王成將大部分時間與精力放在學業(yè)當中,因此也欠缺宣泄自身壓力與情緒的技巧與途徑。
2.5 構建咨詢目標
咨詢目標包括短期目標與長期目標。短期目標為有效幫助王成排解自身不良情緒,解決王成壓力過大、欠缺精神與興趣的問題;長期目標為有效提升王成的自主調節(jié)能力,促使王成能夠使用正確的心態(tài)朝著自身的預期目標做出努力,確保王成能夠養(yǎng)成完善的人格、獲得全面的發(fā)展。
2.6 咨詢內容涉及
在應用焦點解決模式對王成心理危機進行干預的過程中,咨詢內容包括三個主要部分,即建構對話、目標設置與回饋。
2.7 咨詢過程
在應用焦點解決模式對王成心理危機進行干預的過程包括兩次訪談,第一次訪談的目標為有效解決王成面臨 的心理問題,訪談時間為120min;第二次訪談的目標為了 解王成心理問題解決成效,訪談時間為30min。
在問題描述階段,心理輔導工作者對王成心理問題相關信息進行了收集,在此過程中,心理輔導工作者通過引導王成的描述話語,促使王成對自身所面臨的問題作出思索,如引導王成表述自身成為心理問題的解決做出過那些嘗試以及相應的效果。與此同時,心理輔導工作者在了解王成心理問題致因之后,告知王成這些心理問題并不嚴重,并且普遍存在于具有較大學習壓力且對自身具有較高期望的大學生群體中。
在目標設置階段,心理輔導工作者引導王成制定具有可操作性、短期的、具體的、正向的規(guī)劃與目標,并且規(guī)劃與目標符合王成本人意愿,從而確保王成在完成規(guī)劃、實現(xiàn)目標的過程中保持動力。與此同時,心理輔導者工作者與王成共同開展了探索例外工作,即引導王成認識到自身心理問題嚴重程度降低的情況,從而促使王成能夠發(fā)現(xiàn)自身在心理問題干預與解決中的資源與能力。
在反饋階段,心理輔導工作者在完成階段性談話之后,給王成一定的休息與思考時間,并告知王成需要對心理輔導效果做出反饋,從而確保王成能夠對談話內容進行有效消化。在反饋過程中,心理輔導工作者會為王成的表現(xiàn)做出評估,并針對王成心理存在的問題提供具有可行性的行動建議,與此同時,王成表達對心理輔導過程的心理體驗與滿意度。
2.8 效果評估
從王成所作出的評估來看,王成認為自身做出了較多的調整,學習效率與睡眠質量都得到明顯提升,并且對自身學業(yè)充滿信心。
從心理輔導工作者的評估來看,王成的求助欲望以及配合度較高,在經(jīng)過心理輔導之后,王成的精神狀態(tài)得到了明顯的改變。
3 焦點解決模式與普通介入方法的差異
從案例中可以看出,焦點解決模式與普通介入方法存在明顯的差異,這些差異主要體現(xiàn)在流程、時間以及目標三個方面。
焦點解決模式與普通介入方法在流程方面的差異來看,傳統(tǒng)介入方法具有規(guī)范化的流程,包括對心理咨詢對象資料的收集、問題的評估、計劃的制定、計劃的執(zhí)行以及后期的跟進,而焦點解決模式雖然同樣具有資料收集、問題評估階段,但是之后卻會通過設置目標,分析例外狀況、商討解決方法、跟進情況發(fā)展、評價輔導結果等步驟來提升心理輔導工作效果,由此可見,二者在流程方面呈現(xiàn)出了一定的差異。
焦點解決模式與普通介入方法在時間方面的差異來看,焦點解決模式周期較短,單次咨詢是焦點解決模式最為常見的會談結構。從這一特點產生的原因來看,焦點解決模式不追求追根溯源,因此能夠對時間成本做出良好的控制。與此同時,焦點解決模式重視引導心理輔導對象進行付出,通過引導心理輔導對象對自身心理危機做出客觀認知、使用自身資源來對自身所面臨的心理危機進行解決,因此,焦點解決模式的會談效率也能夠得到提升。
焦點解決模式與普通介入方法在目標方面的差異來看,傳統(tǒng)介入方法目標較大,希望能夠針對心理輔導對象所具有的心理問題以及致因,從根源上徹底解決心理輔導對象所面臨的心理問題。相對而言,焦點解決模式目標較小,在運用焦點解決模式開展心理輔導的過程中,并非對心理輔導對象所具有的所有需求都做出回應,而是通過聚焦小目標,逐步實現(xiàn)大目標。由此可見,焦點解決模式并不追求根源性與徹底性,而強調可操作性與具體性。
4 結語
當代大學生群體的心理危機呈現(xiàn)出了誘因多元化、容易陷入極端且具有劇烈反應的特點,因此,通過開展心理輔導工作引導大學生群體有效解決自身心理危機,對于大學生成長成才是十分重要且必要的。在此過程中,焦點解決模式展現(xiàn)出了目標明確具體、流程簡單有效的優(yōu)勢,通過將這種模式應用到大學生心理輔導工作當中,對于提升大學生在心理危機干預與解決中的參與性、挖掘大學生在心理危機干預與解決中的資源與能力具有重要意義。當然,焦點解決模式來源于西方國家,因此,焦點解決模式仍舊處在本土化發(fā)展進程當中,因此,大學生心理輔導工作者有必要在做好焦點解決模式理論研究工作的基礎上,根據(jù)大學生心理輔導實際需求對焦點解決模式進行運用,從而有效提升大學生心理危機的干預與解決成效。
參考文獻
[1] 曹昀.焦點解決短期心理咨詢在大學生朋輩心理輔導培訓中的應用[J].才智,2018(7):56-57.
[2] 張靜.運用焦點解決短期治療技術,提升教師自我效能感——教師SFBT團體心理輔導的實踐與反思[J].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2018(5):65-67.
[3] 蘇萌.職業(yè)指導新技術、新方法或新工具推介——焦點解決短期咨詢在大學生就業(yè)心理輔導中的應用[J].職業(yè),2016(31):2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