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秀華
摘 要: 在教學已由“核心素養(yǎng)時代”替換原來的“知識核心時代”的大背景下,本文將通過分析目前高中生物教學存在的問題為破冰點,從借助情境創(chuàng)設教學方式、翻轉課堂教學方式和創(chuàng)新生物教學評價模式等措施入手,來思考高中生物學科核心素養(yǎng)的教學培養(yǎng)策略,為當前的素養(yǎng)教學實操提供有益探索,并致力讓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關鍵詞: 高中生物;核心素養(yǎng);培養(yǎng)策略
相對于其他的學科來說,生物這門學科的教學內容可能比較復雜一些。因為生物知識具有很強的抽象性,使得它的理論知識需要很強的邏輯思維才能夠將其掌握,所以生物學習具有一定的難度。而所謂的生物“核心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指的是讓學生能夠在學習生物的過程中逐漸形成社會所需要的能力,具體來說包括了學生的學習態(tài)度、學生的情感價值觀以及學習的一些相關知識。教師需要注意的是,核心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并不重視結果,而是要關注過程,其中一個著重點在于學生學習的整個過程中所養(yǎng)成的一種良好的學習態(tài)度與方法,它會與學生一生的素質相伴。接下來,本文將以人教版高中生物的教學內容為例,來探討一下在核心素養(yǎng)視角下應該如何進行高中生物教學。
一、 目前高中生物教學過程中存在的問題
(一) 傳統(tǒng)教學理念的束縛
雖說現(xiàn)在是在進行新課改,但是為了提升學生的應試水平,很多學校還是將教學內容的傳授當作是教學的重點,而且大多的教師都會將時間與精力放在這樣的教學上。這種教學方式,其實是對學生的核心素養(yǎng)培養(yǎng)的一種忽視?!皯嚒苯虒W方式其實就是以知識為本位的教學方式,采用這種方式進行教學,不僅會讓高中生物課堂的氛圍變得沉悶,而且使得學生的學習興趣大為降低,導致教師的教學效果達不到預期。此外,這樣完全圍繞著“知識”展開的教學模式,沒辦法對學生的個性品質、思想觀念等進行有效的培養(yǎng),從而使學生形成一些不好的素養(yǎng),使他們的生物水平停滯不前,創(chuàng)造性的意識基因很難如“雨后春筍”一樣生長出來。
(二) 對教學形式過于重視
因為新課改的要求,很多教師都在對原有的一些教學方法進行創(chuàng)新,但是大多數(shù)的創(chuàng)新都停留在表面。之所以會流于表面,是因為大多數(shù)的教學方式都只追求形式,而沒有將教學方式與教學內容進行有機的整合,這樣就使得教學內容與教學形式以及實際的教學目標這三者之間出現(xiàn)了脫節(jié)的現(xiàn)象。而且,為了讓學生更好地參與進教學之中,很多時候教師都會采用小組討論的教學方式。但是對于一些不需要進行討論的問題來說,這就是在浪費時間,從另一種層面上來說,這也是剝奪了學生的獨立思考時間,從而使得他們的學科核心素養(yǎng)得不到真正的養(yǎng)成。
二、 高中生物學科核心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策略
(一) 借助情境創(chuàng)設的方式
對于一些學生而言,主動學習確實是一件十分苦累的事情。因為很多時候,學生大都處于一種沒有頭緒的狀態(tài),在這樣的情況中學習是沒辦法出成果的。因此,在實際的高中生物教學中,老師需要借助一些合適的教學方式,來幫助學生擺脫這種沒有頭緒的狀態(tài),比如說借助情境創(chuàng)設教學方式。教師通過對一些教學工具進行充分的利用,來將形象的畫面展現(xiàn)在學生的面前。借助這一教學方式可以將課堂的學習氛圍有效地調動起來,從而使得學生的學習興趣得到增強。與此同時,學生的學科核心素養(yǎng)也能夠得到很好的培養(yǎng)。
例如,以“植物細胞的吸水和失水”這個小節(jié)的教學內容為例。這個小節(jié)的教學目標主要是帶領學生對成熟的植物細胞可以通過滲透作用吸水和失水進行證明。那么應該如何進行情境創(chuàng)設呢?在這里,教師可以借助信息技術。首先,教師在實際教學之前,需要先去網上搜集一些與這個小節(jié)的教學內容有關的素材,最好是準備一些有趣的、具有內涵的故事。而在實際教學中,教師可以借助多媒體技術,來將原本純粹文字性的故事變成視頻動畫的方式進行展示,比如說,可以將電視上面播放的植物世界中講解到相關知識的視頻找出來,增加故事的趣味性和形象性,由此便使得合理有效的情景被創(chuàng)設了出來。當然,在帶領學生觀看故事的同時,需要將相應的水分子可以透過半透膜從低濃度溶液一側向高濃度溶液一側擴散的原理知識傳達給學生。借助多媒體工具,不僅可以使得學生的學習興趣增強,還能夠讓學生在觀看視頻的過程中理解和吸收有關“植物細胞的吸水和失水”的知識。通過這樣一種方式,使得原本肉眼無法接觸到的一些抽象理論知識變得更加具體化、形象化,學生在對這些知識有深刻理解的同時,也會培養(yǎng)出一種良好的學習態(tài)度,如此學生的學科核心素養(yǎng)便會得到有效的培養(yǎng)。
(二) 借助翻轉課堂教學方式
為了培養(yǎng)學生的核心素養(yǎng),教師還可以采用實驗教學的方式,來幫助學生養(yǎng)成一種生命觀念。但是在進行實驗操作的時候,不能夠像以往一樣一步步地教導,而是讓學生自行思考和操作,教師一定要發(fā)揮“以點帶面”的啟蒙作用,即僅把具體的“點”原理告訴給學生,讓學生獨立思考和完成其心中所謂的“面”,以此來對學生的理性思維習慣進行一定的科學培養(yǎng)。所謂的“理性思維”,其實就是指學生在進行生物實驗操作的過程中,通過借助一些客觀的事實或者證據(jù),形成一種科學的思維習慣。這樣一種理性思維的形成,也是學生生物學科核心素養(yǎng)之中的一種。
例如,以“生物組織中還原糖、脂肪、蛋白質的鑒定”這個生物實驗為例。在帶領學生操作這樣一個生物實驗的時候,教師只需要將“可溶性還原糖+斐林試劑→磚紅色沉淀、脂肪小顆粒+蘇丹Ⅲ染液→橘黃色小顆粒以及蛋白質+雙縮脲試劑→紫色反應”這樣一些具體原理傳遞給學生。然后讓學生通過一步一步地自行獨立操作實驗,使得他們對這個實驗的原理有深刻的認識。而教師在這一實驗操作中,要做的便是對學生進行實時的啟發(fā),即這個時候需要注意什么,哪些器具這個時候最好不要動之類的工作。通過這樣一個實驗,讓學生明白“糖、脂肪以及蛋白質也是人體不可或缺的物質”,使學生能夠對“生命”有一個更高的認識。而且,通過嚴謹學生的實驗步驟,來使得學生能夠養(yǎng)成科學的思維方式,從而培養(yǎng)出學生的生物學科核心素養(yǎng)。
(三) 創(chuàng)新生物教學評價模式
在教學中有一個至關重要的環(huán)節(jié),即“評價環(huán)節(jié)”,這個環(huán)節(jié)能夠幫助激發(fā)學生的潛能,使得學生的生物學習態(tài)度以及生物學習方法得到正確的培養(yǎng)。而評價環(huán)節(jié),不只是教師評價,還包含學生之間的互評。
例如,以“觀察DNA和RNA在細胞中的分布”這個實驗為例。教師在引導學生進行了實驗操作之后,需要對學生的實驗結果做一個學習評價。通過評價,學生對“甲基綠使DNA呈綠色,吡羅紅使RNA呈紅色”這個原理會有深刻的認識。當然,在評價過程中,不只是依據(jù)學生的實驗結果,還需要對學生的實驗方法進行評價。對于一些教師沒注意到的,可以讓周圍的學生進行評價。通過這樣一種相互評價,可以使學生的交流與合作能力有所提高。此外,經過科學的評價,學生不僅會養(yǎng)成自我反思的良好學習習慣,還會根據(jù)存在的不足進行自主改進,形成有效內生動力,從而促使學生的學科核心素養(yǎng)得到培養(yǎng)。
三、 結語
總的來說,對學生的高中生物學科核心素養(yǎng)進行培養(yǎng),會對高中生的生物學習水平產生很大的影響。所以在新課改之下,教師需要圍繞著核心素養(yǎng)這一中心來開展教學活動,懂得先找出目前生物教學中存在的問題,然后對癥下藥,即借助情境創(chuàng)設教學方式、翻轉課堂教學方式和創(chuàng)新生物教學評價模式等措施,從而使得學生的生物學科核心素養(yǎng)得到有效的培養(yǎng),并致力讓學生養(yǎng)成一種良好的學習習慣與方法,相伴一生、幸福一生。
參考文獻:
[1]邱斌.核心素養(yǎng)視野下高中思想政治學科教學策略研究[J].基礎教育研究,2017(1):54-56,60.
[2]戴萍.生物科學素養(yǎng)在高中生物教學中的滲透[J].生物技術世界,2013(6):87.
[3]祁小飛.高中生物教學中核心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J].廣西教育,2017(36):63-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