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琳琳
摘 要: 隨著我國教育事業(yè)的不斷發(fā)展進步,新課程改革的進程正在不斷地加快,新課程標準也對小學語文教學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更加強調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因為有效的小學語文課堂教學能夠激發(fā)學生對語文學習的興趣,促使學生對相關語文知識的掌握和吸收能力逐漸提高,強化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并保證學生個性的塑造以及發(fā)展,順應了當前我國提倡的素質教育目標,因此,小學語文教師在具體的教學過程中,切實保證語文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是非常重要的。
關鍵詞: 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有效性;存在問題;提升策略
一、 引言
在目前素質教育不斷普及、新課程改革不斷深化的教育背景下,在小學語文課堂上,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是當前語文教育教學的重要研究內容。并且,小學語文作為基礎教育工作的重點部分,努力提升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是語文教育工作者的工作重點。因此,小學語文教育工作者,要積極地創(chuàng)新教學模式,結合學生的學習內容以及接受能力進行綜合性的考慮,進而切實提升小學語文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提高教學質量。
二、 當前小學語文課堂教學存在的問題
(一) 教師教學理念比較落后,教學形式死板,壓抑了學生學習的興趣
隨著新課程改革的深化,針對小學語文的教學提出了新的要求,針對具體的教學方式,廣大的教育工作者也積極進行了創(chuàng)新,并切實的將新課程改革理念深化在教育教學當中。但是,在小學語文教師隊伍當中,仍有很多的教師依然沿用傳統(tǒng)的教學方式,應用傳統(tǒng)的教學思想,即灌輸式、填鴨式的教學方式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仍然存在,學生處于被動學習的狀態(tài),忽略了學生的個性發(fā)展,以統(tǒng)一的目光看待每一個學生,忽略了學生之間存在的差異性,不注意掌握小學生對相關知識的接受度。并且教學的過程苦悶、呆板,課堂教學的氛圍枯燥,嚴重壓抑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進而使得小學語文課堂教學的有效性不高。
(二) 小學語文課堂提問以及評價存在誤區(qū)
有效的課堂提問,能夠有效地吸引學生的注意力,促使學生沉浸在學習當中,尤其是對年齡較小的小學生而言,適當合理的提問,對于學生的問題意識以及質疑精神的培養(yǎng)具有積極的作用,但是在現(xiàn)實當中,有很多的教師在課堂上對學生進行提問時,對問題的選擇大都沒有經過慎重的思考,具有較高的隨意性,并且為學生預留的思考時間嚴重不足,急于求成,不利于學生思維能力的提升;另外,科學、及時的評價于小學生而言具有十分積極的意義,能夠幫助學生樹立學習自信心,然而現(xiàn)實當中教師對學生的評價大都存在問題,唯分數(shù)論還是占據(jù)主要位置,并且對學生的評價多以說教為主,極大地打擊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自信心。
三、 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有效性的提升策略
(一) 改變傳統(tǒng)教學觀念,尊重學生的個性發(fā)展
隨著時代的發(fā)展,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以及教學思想已經不再適應當前小學教育,因此,教師要深刻地學習并理解新課程改革理念要求,掌握素質教育的教學要求,打破傳統(tǒng)的教學方式,注重教學方式的多樣化,尊重學生學習的主體地位,以啟發(fā)式教學為主,改變以往學生被動學習的狀態(tài)。其次,教師要尊重培養(yǎng)學生的個性發(fā)展,加強與小學生之間的溝通交流,并在交流中掌握每個學生之間的不同與差異,進而采取具有針對性的教學方式,學會以發(fā)展的目光看待學生,促進學生的多元化發(fā)展,在掌握每個學生學習情況的基礎上,因材施教。最后,積極采取措施,為學生營造一個良好的教學氛圍??梢越M織相關的語文教學活動,比如:簡單的演講比賽、辯論比賽,讓小學生在活動中提高學習積極性,激發(fā)學生學習的主動性,進而有效提高小學語文課堂教學的效率和質量。
(二) 開展小組合作教學,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提高課堂的參與性
小組合作的學習方式,能夠讓學生通過合理的分組,充分發(fā)揮自身的作用,促使學生在小組合作當中培養(yǎng)團結精神,提升其競爭意識,因此,在進行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時,教師要注意,合理地進行小組合作教學,為學生提供充分表達和發(fā)言的機會,加強學生與學生之間的交流,有效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另外,要有層次地進行分組教學,讓每一個學生都能夠有自我表達的機會,讓不同層次、不同能力水平的學生都能夠參與到語文的學習當中,鼓勵學生勇于發(fā)表自己的意見,并讓學生在小組討論的過程中相互交流,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提高學生在語文課堂教學中的參與性。
(三) 合理運用多媒體資源,豐富教學內容
針對年齡較小,理解能力較差的小學生,在進行語文教學時,教師要注重教學方式的多元化,有效地利用多媒體等教學設施,將抽象的文字語言,轉化為生動的視覺、聽覺語言,聲畫結合,讓靜態(tài)的審美對象轉化為動態(tài)的審美對象,豐富美的信息容量,使學生直接感受到美的熏陶,為學生營造語文意境,多個角度展示教學信息,激發(fā)學生學習的興趣。
(四) 進行有效的課堂提問與評價
針對課堂提問,教師針對提問的問題就要在備課的過程中,進行仔細的推敲,并在課堂上為學生預留足夠的思考時間,提升學生的思維能力;針對學生的課堂評價,教師要進行多元化的評價,改變說教的方式,在引導學生正確認識自己錯誤的基礎上,進行鼓勵性評價,幫助學生樹立學習的自信心。
四、 結語
總之,教師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當中,要積極地改變傳統(tǒng)的教學觀念,尊重學生的個性發(fā)展;采取小組合作與多媒體相結合的教學方式,吸引學生注意力,激發(fā)學生學習積極性,提高學生的課堂教學參與度,進而提升課堂教學有效性,進而促進語文教育功能的有效發(fā)揮。
參考文獻:
[1]郝俊格.淺談新課程背景下如何提高小學語文課堂教學的有效性[J].學周刊,2015(23):137.
[2]仲應華.提升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有效性的認識和實踐策略[J].教育實踐與研究,2012(21).
[3]陳嬋青.提高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有效性策略[J].學周刊,2018(19):110-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