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艷梅
【摘要】綜合閱讀能力是素質教育中高中生應該具有的一種基本及重要能力。但是,一直以來受到傳統(tǒng)教育思想的深遠影響,高中英語課程的教學重點始終為語法、詞匯等基礎知識,不重視對學生綜合閱讀能力的培養(yǎng)。而以“語篇分析”為載體的高中英語閱讀教學活動,可提高學生的語篇意識,可增強學生英語語感,能推動學生綜合理解詞匯知識與語法知識能力的提升,最終顯著優(yōu)化學生的綜合閱讀能力。本文就高中生英語綜合閱讀能力培養(yǎng)策略,進行了深入的探究。
【關鍵詞】高中英語 綜合閱讀能力 培養(yǎng)策略
英語閱讀能力的高低對高中生英語成績的高低產(chǎn)生直接影響,并關系到學生英語運用水平的高低。因此,在高中英語教學中,教師應把閱讀教學當成教學重點內(nèi)容,加強對學生分析英語語篇能力的培養(yǎng)。這里所說的語篇分析,指的是借助對英語詞匯或短語表層意思的學科理解,對語篇材料深層的、整天的內(nèi)涵進行恰當感知,從而實現(xiàn)對英語語篇全文精準理解的目的,最終推動學生綜合閱讀能力的快速發(fā)展。那么,如何在高中英語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的綜合閱讀能力,是教師需要研究的關鍵問題。
一、明確篇章結構,提高語篇意識
要想有效培養(yǎng)高中生的英語綜合閱讀能力,就需要教師在日常教學中重視對學生把握語篇整體結構意識的提升,引導他們在閱讀英語文本的時候可從全局著眼,大膽顛覆傳統(tǒng)的從閱讀文本語言點著手的習慣。由于很多高中生對英語閱讀文本的故事情節(jié)非常感興趣,因此教師應鼓勵他們借助自主閱讀的形式對文本主要內(nèi)容進行概括。閱讀文本理應是一個整體活動,教師應傳授給學生一些有效的概括文本的方法。一般來講,大多數(shù)英語閱讀文本都涵蓋有事件、人物、地點、時間等因素,并且還有事件的最終結果。因此,英語教師應引導學生歸納出如下幾個公式:“When+”、“Where”、“Who+”、“What”。借助上述幾個公式總結出來的英語閱讀文本的內(nèi)容應該較為全面。因此,在日常的英語閱讀教學中,教師就可激勵學生自主解決上述公式歸納語篇內(nèi)容,從而不斷提高他們的語篇意識。比如,在學習牛津譯林版高中英語教材中《School life》這一課的時候,教師就可指導學生自己整理與組織課文內(nèi)容。在實際教學中,教師應可要求學生用自己的話表述“What are the similarities and differences between he UK school life and Chinese school life?” 使得學生概況英語閱讀文本語篇意思的意識不斷增強。
二、了解題材內(nèi)容,把握閱讀規(guī)律
文章體裁是指英語中的各種文本格式,像應用文、議論文、說明文及記敘文等。高中生在具體的閱讀活動中,應結合各種文體的具體特點有針對性地做語篇分析。而課題研究是指結合國內(nèi)外大量語言學家共同提出的與“題材”的模式,主要是從內(nèi)容角度對各種閱讀文本特點進行了劃分,主要指文本中描繪的具體生活現(xiàn)象或生活事件。五種“題材”模式依次是拉波夫模式、敘事類型的結構模式、一般與特殊模式、問答模式、深層與反身模式、問題與解決模式。高中生可結合這幾種題材所對應的具體文本內(nèi)容,總結閱讀規(guī)律。比如,在學習牛津譯林版高中英語教材中《Looking good feeling good》這一課的時候,教師就可借助問答模式組織閱讀教學活動,指導學生帶著問題閱讀英語文本,從而在閱讀過程中獲得問題的答案。在實際教學中,教師可為學生提出如下幾個問題“Looks and feelings, which one do you think is more important?”“What can let a person looking good and feeling good?”“How can we looking good and feeling good?”使得學生在閱讀英語文本的過程中找出問題的答案,并且對整篇文本的意思有全面的掌握。
三、建立語篇模式,增強閱讀能力
建立語篇模式,并不是要徹底丟棄以前的英語閱讀方法。傳統(tǒng)的英語閱讀模式為:單詞—句子—語篇,是從微觀入手到宏觀掌握,以實現(xiàn)對文本意思的全面了解,從而推動學生英語綜合閱讀能力的優(yōu)化。而分析語篇的基本模式為:語篇—句子—詞匯,是從宏觀入手到細致把握微觀內(nèi)容,是先從大處把握到對細節(jié)的分析。將兩種閱讀模式有機融合在一起,可結合學生的特點,指導他們構建出符合自身特點的閱讀新模式,從而督促他們英語綜合閱讀能力的優(yōu)化。在運用監(jiān)理的語篇模式組織高中英語閱讀教學活動的時候,教師應重視對文章標題的解讀,以標題為中心提出各種問題,對文本內(nèi)容進行預測。文章標題相當于文章的眼睛,是對文章內(nèi)容的高度概況,甚至一些題目就是文本的寫作對象。在日常的閱讀教學中,英語教師還需要指導學生分析句子與句子間的關系,對文本做縱向分析,使得所有段落的內(nèi)容都能串連在一起,以便對整體有更好把握。比如,在學習牛津譯林版高中英語教材中《Growing pains》這一課的時候,教師就可引導學生找出本課重點詞匯charge sb. with sth、eave sp for sp、behind the scenes、be bent on、give sb. a surprise等,對這些短語用法有一定了解之后,就更易于把握文本意思了。并且,教師還可引導學生從整體上把握文本意思之后,再從細節(jié)方面進行分析,就可推動學生綜合閱讀能力的提升。
總之,綜合閱讀能力是新時期高中生必須具備的一種關鍵能力。因此,英語教師在日常教學中應加強對學生良好閱讀習慣的培養(yǎng),提高他們對閱讀教學的重視度,并增強他們的語篇意識,以促使學生英語綜合閱讀能力的不斷提高。
參考文獻:
[1]徐偉艷,金利玲.淺析高中英語教學中深層閱讀能力的培養(yǎng)[J].中國校外教育,2017,(21):86+100.
[2]趙海靈.新課程改革背景下高中英語閱讀教學策略探微[J].英語教師,2017,17(12):78-80.
[3]趙盼,韓偉.ICT輔助下中學生英語閱讀能力的評價與提升方法探討[J].軟件導刊(教育技術),2017,16(04):23-25.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