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斐鳳
摘 要:游記類習作是小學寫作教學中的一個重點,而在小學四年級教材中游記類文章占一部分。事實上學生在寫這類作文時往往眉毛胡子一把抓,沒有順序,學生的習作質(zhì)量不高,習作能力低下。在此談?wù)動斡涱惲曌鞯慕虒W經(jīng)驗,以為同仁提供參考。
關(guān)鍵詞:分解目標;有機整合;游記;習作
每年暑假結(jié)束之后,總會有孩子興高采烈地向我傾訴:老師,我暑假去哪里旅游了,景色真的很美!而教材的編寫者似乎也深知這一點,在四年級上冊的第一次習作中,就要求寫一處你旅游過的地方。照理來說,學生有情感的體驗,有表達的欲望,寫出來的游記一定精彩紛呈!但事實卻并非如此,孩子們的習作不是眉毛胡子一把抓,就是東寫一錘,西挖一下,表達了個性,但順序和章法卻不見蹤影。美麗的景色為什么沒辦法訴諸筆端呢?
如何引導(dǎo)學生將美景寫得“言之有序”又生動具體呢?在具體的教學實踐中,我們這樣做:
一、適度整合,有機調(diào)整,讓課文成為范文
翻閱四年級上冊語文課本,你會發(fā)現(xiàn)四上還有一個單元也是關(guān)于景色的,那就是第五單元。從內(nèi)容上看,自然奇觀是作者筆下的祖國大好河山,我國的世界遺產(chǎn)是名家筆下的名勝古跡,兩者在內(nèi)容上有一定的聯(lián)系。從寫作的目標上看,第一單元的寫作目標可以初步定位為能把一處游玩過的地方寫清楚、寫完整,而第五單元的寫作要求則是能運用解說詞這一載體,介紹一處名勝古跡,可見后者是在前者基礎(chǔ)上提升的過程,即能夠用介紹性語氣來講述自己游覽的一處地方。因此筆者在教學中將這兩個單元的習作教學進行整合和調(diào)整,以言之有序和“圖像化描繪”作為游記類習作的兩大目標,在此基礎(chǔ)上分解出適合在每課實現(xiàn)的小目標。以上改變,出于提升寫作能力的目標,循著學生寫作時的思維路徑,將教材這個例子進行重新排列和組合。我們知道孩子寫文章,首先考慮的是可以寫哪些方面,接著思考的是怎么把這些方面寫好,所以搭建文章的框架是寫作的基礎(chǔ),豐滿框架的細節(jié)是成就一篇好文章的基本。從骨架到血肉,循序漸進,層層深入,將大目標進行分解,每次達成一個小目標,積跬步以至千里,既解決“寫什么”,又為“怎么寫”提供了范例。
二、分解目標,讀寫結(jié)合,讓寫作層層向上
(一)借助流程圖以言之有序開啟游覽之旅
筆者以為明白可以寫什么地方,以及安排景物的順序是游記類習作的基礎(chǔ),這就好比造房子需要先畫出大致的框架是一樣的道理。因此,游記類習作教學的第一步,我們從如何安排大致框架開始。而在這兩個單元中,《頤和園》是其中非常典型的一篇以地點轉(zhuǎn)換即游覽順序來寫的文章,所以我們把這篇課文作為游記類習作教學的起始。
在初讀課文、讀準生字之后,教師先引導(dǎo)學生找文中描寫了頤和園中哪些地方的景?
很多學生都能夠找出來佛香閣、長廊、萬壽山等地點。
接著教師出示各個地點的圖片,并通過讀讓學生掌握游覽順序,形成流程圖。
最后,教師讓孩子來繪一繪春游西施故里時的流程圖,將課文中習得的知識運用到自己的寫作實踐中。
以流程圖為載體,幫助學生梳理游覽過的地方,既為學生“復(fù)現(xiàn)”游覽過程提供了依據(jù),又引導(dǎo)學生根據(jù)自己游覽的路線和觀察點的變化,形成屬于自己的游覽路線。同時,在此過程中還可以引導(dǎo)學生注意文章的詳略安排,使得寫作條理清楚,一目了然。
(二)以片段引路讓游記具有“畫面感”
所謂畫面感,是指看了文章像看了一幅畫一樣,語言具有畫面感是游記類習作吸引讀者的重要條件。因此,我們把寫出游記類文章的畫面感作為評價文章是否具體的重要標準。細細閱讀第一單元和第六單元的文章,《火燒云》一課的靜態(tài)畫面描繪和《鳥的天堂》的動態(tài)畫面描繪給我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尤其是《鳥的天堂》的第12和13自然段,是非常典型的點面結(jié)合描述動態(tài)畫面的段落,在具體教學中讓學生進行深刻的體會。
總之,在習作教學中,我們不僅需要樹立一類文章寫作的大目標,還需要將大目標進行分解,并在階段目標的指引下,將閱讀和寫作有機結(jié)合,引導(dǎo)學生寫出美景。這樣,可以讓學生的寫作“言之有序”!
參考文獻:
[1]陳群.三步推進 讀寫聯(lián)動:例談游記類課文單元整組教學策略[J].教學月刊(小學版),2015(9):42-44.
[2]趙涵.山水途中覓空靈文字:小學游記類教材教學方法初探[J].作文成功之路(下),2016(4):4.
[3]向紅云.反思小學游記類作文的教學[J].教育藝術(shù),2015(1):13.
[4]施芳妙.寫景游記教學中移步換景的把握和運用:以《頤和園》為例[J].文教資料,2016(13):22-23.
[5]張玉秀.以讀促寫 充分發(fā)揮課文的“例子”作用:《鳥的天堂》教學有感[J].才智,2010(33):77.
[6]陳德榮.覽風光之勝 品山水之韻:游記作文導(dǎo)寫[J].學生之友(中考月刊),2015(Z2):40-42.
編輯 李琴芳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