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小學班主任在開展德育教學過程當中,要注重21世紀的思潮問題。學校培養(yǎng)出來的人才要與時代相進步相應和,小學階段是學生三觀樹立的重要時機,在這重要階段中,小學班主任要著實準備好德育工作,培養(yǎng)德智體美勞全面發(fā)展的學生,提高學生的整體德育水平,培養(yǎng)出科學素養(yǎng)與人文素養(yǎng)兼具的學生,才是社會期待的人才。
關鍵詞:小學班主任;德育工作;實效性探討
在素質教育推行的今天,小學班主任在開展德育教學過程當中,要注重弘揚一些優(yōu)秀的傳統(tǒng)文化思想,將現時代人才發(fā)展需求與傳統(tǒng)優(yōu)秀文化和思想教育緊密結合,幫助學生在重要階段樹立正確的三觀,培養(yǎng)學生健康的人格,讓學生在可允許的范圍內實現個性發(fā)展,但是個性又不會突兀,影響甚至擾亂正常的教學進度。小學班主任在開展德育教學過程中,要結合學生的年齡特點和身心特點,總結出一些有效的德育教學手段,真正提高學生德育水平,讓學生在身心健康下成長。
一、 小學生德育現狀分析
小學階段學生學習能力處于起步階段,在這一階段過程當中,學生對外界的接觸不多,主要是接觸一些同學、家人和老師這幾方面的人員。小學階段學生屬于天真無邪的年齡,教師在開展德育教學過程當中,要充分調動這幾方面的人力,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三觀,培養(yǎng)學生健康良好的人格。教師除了充分調動與學生接觸較多的人員,更應該提高自身的文化教學質量,讓學生在優(yōu)秀文化的熏陶之下,樹立遠大志向。但現如今,我國小學階段的德育教學成果成效不夠顯著,主要有以下幾方面原因。第一,小學階段教師普遍重視文化教育,而忽視了德育教育,對德育教育的忽視在一定程度上沒能調動學生德育學習的積極性和興趣。再加上中考和高考的壓力,學生自身對文化成績的重視程度較高。在整合調查大數據的基礎上,我們能夠發(fā)現小學階段教師在教學過程當中也普遍偏重學生文化成績,而忽視了德育成績的提高。教師的教學思想在一定程度上會傳達給學生,學生自身也偏文化成績,而忽視了德育教育,再加上學生自身心智不夠成熟,很容易跟風走上歧路。第二,德育教學缺乏正確而又全面的教學評估,教學評估在一定程度上是學生德育學習的重要保障。德育教學評估的缺失,不利于調動德育教師的教學積極性,教師沒有一定教學壓力便沒有高水平的德育教學提升動力。德育教學評估是學生德育教學質量重要影響因素之一。
二、 提高小學班主任德育工作實效性的方法
(一) 豐富德育活動,促進學生健康成長
教師在開展德育理論教學過程當中,要適時地加入一些實踐性的活動,豐富德育教學課堂,提高學生學習積極性。在開展德育活動過程當中,教師要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讓學生在德育活動開展過程當中,能夠收獲一份來自外界對自身能力和價值的肯定。教師要科學靈活,將小學生日常行為規(guī)范常識融入德育活動中,讓學生在實現過程當中,吸收一些正確的道德規(guī)范與知識的熏陶。教師要注重深入學生德育活動實踐,深層引導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道德行為規(guī)范意識和觀念。例如,在母親節(jié)這一天,教師要引導學生學會感恩父母,感恩社會,教師積極組織一些母親節(jié)寫感恩信的活動,讓學生在活動過程當中既提升了自身的寫作能力,又提升了自身的書面表達能力,同時讓家長收獲到一份來自孩子的愛心和孝順,有利于拉近家長與孩子之間的距離。家長在看到德育工作的實際效益當中,更加支持教師的德育工作展開,在一定程度上增強教師德育教學力量。
(二) 班主任要轉變思想觀念
學校是小學階段學生重要的學習場所之一,在學校,班主任是學生模仿和學習的重要榜樣,因此教師要及時轉變自身的思想觀念,引領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教師要規(guī)范自身的言行舉止,給學生樹立一個良好學習的榜樣,教師的言談舉止在一定程度上對學生的影響較為深遠,教師要注重這一點影響,在學生的學習和生活當中,要積極扮好良師和益友這兩大角色,陪伴學生健康茁壯成長,同時要與孩子保持密切聯系,積極走入學生的內心深處,了解學生的真實想法,在一定程度上為德育工作開展助力,有利于培養(yǎng)出高素質和高情操的學生,這是德育課程的重要魅力之一,德育教學要幫助學生實現全面發(fā)展,提高小學生的綜合素質。教師在轉變自身思想理念的同時也要幫助學生轉變學習觀念,讓學生在輕松和自由的環(huán)境下投入學習當中,提升學生學習的趣味性。德育課程教學要跳出傳統(tǒng)填鴨式教學方法的瓶頸,培養(yǎng)學生的學科自覺性,有利于學生在課余自覺投入學習當中。素質教育要求學生自覺學習,而不是在分數和家長教師的壓力下被迫學習,打破傳統(tǒng)的學生被動學習舊局面,引領學生在課堂上積極發(fā)言、主動發(fā)言,學生是素質教育的主要對象,德育課程教學更要激發(fā)學生的本位主體意識,將德育課程與其他課程緊密聯系起來,有利于整體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和水平。
德育教師要以身作則,在教學過程當中不能夠片面注重學生的實際文化成績,教師放寬自身評價學生的目光,看到學生在日常生活當中,高素質和高品德的表現,并且給予學生一定的精神和物質獎勵,讓學生再接再厲。教師對學生評價和獎勵,有利于提高學生德育學習的積極性和熱情。教師在理論基礎知識教學過程當中要優(yōu)化自身語言使用機制,表達清楚而又詼諧幽默的語言,有利于帶動學生投入德育教學課堂,讓學生在思路清楚的課堂當中抓住重點和難點。
總之,德育課程與其他課程聯系緊密,在一定程度上成為其他課程學習的重要助力。小學教師和家長更要放寬自身的目光,在注重學生文化成績提高的同時,更要注重學生思想品德水平的提高。社會的發(fā)展不僅要求學生具備一定的科學素養(yǎng),更要求學生具備一定的情商能力和人文底蘊,這是學生在日后社會上立足的重要助力之一。小學班主任要對學生有一個客觀的認識,建立和完善德育綜合性評估體系,對學生的品德和素質有一個直觀和全面的評價,有利于學生身心健康地成長,真正成為社會的發(fā)展棟梁,為社會做出一份貢獻。
參考文獻:
[1]陳光艷.淺談提高小學德育工作時效性的新途徑[J].世紀之星創(chuàng)新教育論壇,2008,(02):23-27.
[2]劉光恒.提高小學班主任德育工作實效性的對策[J].教學研究,2008,(12):43-48.
作者簡介:
陳杰,江蘇省南京市,南京市浦口區(qū)實驗學校。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