倪杰嶺 劉旭行
(河南師范大學法學院,河南 新鄉(xiāng) 453000)
近年來,網絡社會交往日益興起,現如今已成為人們網絡社會活動中的一項尋常而普遍的活動內容,它可以通過各種網絡途徑,以各種正式或非正式的形式展現出來,為現代生活提供了極大便利。而人們在享受現代技術所提供的優(yōu)質服務、信息時代所帶來的社交便利的同時,各種違法亂紀行為的出現也使得行業(yè)規(guī)范的具體落實執(zhí)行勢在必行,法律作為解決網絡社交領域問題的最終手段需要發(fā)揮其自身作用。
近日,國家廣電總局頻頻下發(fā)整治網絡社交平臺通知,國家網信辦依法約談快手和今日頭條旗下“火山小視頻”相關負責人,提出嚴肅批評,責令全面整改。之后,國家廣電總局責令今日頭條永久關停“內涵段子”客戶端軟件及公眾號,并要求該公司舉一反三,全面清理類似視聽節(jié)目產品。細究緣由,背后體現的是對超越社會良知和法律底線行為的整治。而在網絡社交平臺中,更有大量輸出血腥、暴力、色情內容,誤導大眾的視頻廣泛流傳,一時間,網絡社交平臺成為違法犯罪活動的傳播陣地。
為整治網絡社交平臺中紛繁復雜的混亂局面,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發(fā)布了《關于加強微博、微信等網絡社交平臺傳播視聽節(jié)目管理的通知》。而在這之前,文化部更是發(fā)布相關管理辦法。兩部門相繼出臺相關規(guī)定,直指網絡平臺中的混亂狀況。如何運用法律的手段進行網絡社交平臺的綜合治理已然迫在眉睫。
在過去的幾十年間,由于中國網絡綜合治理資源、條件的落后,中國急需對網絡平臺安全的法律體系進行升級。在充分吸納成果經驗及多方實踐研究的經驗基礎上,先后出臺相關細致的規(guī)范。對于技術安全、資金安全、渠道安全等配套安全規(guī)定出可操作的具體措施,通過事前事后的全方位升級,實現內在安全方面的補足,配套安全方面的細化,實現中國網絡平臺安全法律體系的整體升級。
關于網絡平臺淫穢電子信息問題的法律治理,在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頒布的司法解釋中,對網站建立者、直接負責的管理人員進行了具體的職權規(guī)定:建立者、管理人員若明知他人制作、復制、出版、販賣、傳播的是淫穢電子信息,允許或者放任他人在自己所有、管理的網站或者網頁上發(fā)布的行為;數量或者數額達到傳播淫穢物品牟利罪或者傳播淫穢物品罪數倍以上的,直接構成傳播淫穢物品牟利罪或者傳播淫穢物品罪。司法機關出臺治理該專項問題的法律法規(guī),對于網絡平臺中淫穢色情等亂象起到了規(guī)制的作用,為網絡平臺中違法亂紀行為的綜合治理提供了具體的制度指導。
網絡平臺的發(fā)展日新月異,其中網絡社交平臺在運營維護中所凸顯的法律問題更是層出不窮。就以往出臺的相關法律法規(guī)來說,基本都是對具體犯罪行為的制裁,其關注點也僅限于具體的犯罪罪名。如果再僅僅依靠舊有的具體罪名的規(guī)制,恐怕無法很好地應對層出不窮的網絡犯罪。如何從更廣闊的視野上,提綱挈領的解決網絡社交平臺中的違法亂紀行為是法學界需攻克的一大難題。
基于網絡社交平臺中的犯罪行為,數額標準很難像其他犯罪行為一樣去衡量。針對網絡時代背景下新型犯罪與傳統犯罪行為的異化,在進行定量評價時應當建立新的評價標準。避免因為數額認定問題影響對新型犯罪的打擊力度。新定量評價標準的建立,首選是盡量減少數額標準的適用,同時將數額標準進行量化規(guī)定,以數量的多少取代數額的大小。但這也是對傳統罪刑法定原則的挑戰(zhàn)。
隨著網絡犯罪的不斷涌現,司法部門也相繼出臺了系列的司法解釋。但是對于如今日益多發(fā)的網絡犯罪,如何有重點地選擇一批網絡犯罪相關的常用罪名,進行司法解釋補充,通過司法解釋擴大涵蓋面,適用更多具體的犯罪行為,以解決現如今無法可循的難題是短期內解決網絡犯罪的首要選擇。只是基于此種考慮的相關解釋,既要符合立法的精神,又要體現出司法精神的時代價值。
互聯網雖基于傳統安全背景產生,但在當今時代,其已然成為了影響國家政治、經濟、文化、外交等諸多領域的最主要安全因素,已經超脫了傳統安全的范疇,成為了國際社會共同面對的非傳統安全問題。從另一層面而言,網絡平臺安全問題也將對國家治理和法律應對造成較大沖擊。在此背景下,研究探析網絡社交平臺安全,對于社會公共安全、國家法律體系、法治進程的推進都具有重大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