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雅怡
摘要:科技時代下,多媒體教學作為一種新型的、先進的教學輔助手段,成為很多教師提高或改進教學方法的手段。與此同時,作為傳統(tǒng)教學輔助手段的板書則在新技術的沖擊下,日益被大家忽略。本文擬從多媒體教學存在的弊端及板書在教學中的優(yōu)勢出發(fā),探討板書在語文教學中的重要性,以喚起廣大教師對使用板書的重視。
關鍵詞:語文教學 多媒體使用 板書設計
近日觀摩了一堂高一語文公開課,授課教師在講解《歸園田居》一文時,導入課題、出示教學目標、詳解課文等各環(huán)節(jié)均用幻燈片進行展示,甚至包括教師提問,也經由幻燈片展示,待學生回答后,再出示答案。一節(jié)課下來,除了屏幕上的內容,黑板上無任何板書。
案例中的教師其實正是當下我們許多教師的一個縮影??萍紩r代下,多媒體教學作為一種新型的、先進的教學輔助手段,不僅大大豐富了課堂內容,為廣大學生所喜,也成為很多教師提高或改進教學方法的手段。與此同時,作為傳統(tǒng)教學輔助手段的板書則在新技術的沖擊下,日益被教師們忽略。
那么依托于多媒體技術,案例中這種看似目標明確、節(jié)奏緊湊、內容豐富的課堂教學,實際效果如何呢?課下,筆者隨意翻閱了幾個學生的課本,居然只字未寫,全然如新。問其原因,答曰:“老師課件放得太快,來不及抄。而且有些屏幕字數太多、字體又小,看不清楚。還有老師也沒說要記哪些,干脆就不記了。”
這一結果的出現可謂是意料之外、情理之中。誠然,多媒體教學具有直觀、實用、多樣化等優(yōu)點,但任何事物都具有兩面性,多媒體教學的弊端也在長期的教學實踐中逐漸顯露。
一、機械性預設,不利于課堂互動
成功的課堂教學應該是過程中的生成,而非機械的預設重演。多媒體的使用都是事先生
成的“演示”,教師利用課件提前制作好授課內容,上課時放到哪講到哪。教師的授課思維依附于課件展開,不能很好地與學生進行交流,捕捉學生思維中的閃光點,以至于學生的自主思考、自主探究受到了極大的限制,使課堂淪為滿堂灌,進一步地架空了學生課堂中的主體地位。
二、課堂容量大,學生難以消化
與傳統(tǒng)的教學手段相比,一節(jié)多媒體課的容量大了很多。因為課件的密度、容量不夠,會使課堂教學顯得空洞、松散。但是,課件內容的增加也意味著講授內容的增多。于大部分學生而言,要在較短時間內接受大量的知識點顯然是很困難的,如果課前不做預習、課后不及時復習的話,更是難以消化。
三、做筆記困難,容易顧此失彼
在使用多媒體教學的過程中,由于知識點儲存在課件里,上課時,知識點的切換是比較迅速的,學生做筆記的速度很難跟上,容易導致記錄不全或記錄混亂。另外,有相當一部分學生在上課時只顧埋頭記錄,根本無暇顧及老師在講什么,也就錯過了課堂上教師講解對學生思維能力的訓練,使課堂淪為機械的記錄過程。
由此觀之,多媒體教學作為一種重要的輔助手段,雖具有眾多優(yōu)點,但弊端亦不可忽視,它不可能代替所有的傳統(tǒng)教學手段,尤其是板書。好的板書是對教學內容的高度提煉,它能給學生美的享受,更能給學生以思想的啟迪。
一、突出重點難點,形成知識脈絡
每門學科的知識,都不是雜亂無章的,知識之間都有內在的聯系,形成一個知識結構。這個結構體系,用語言表達不容易全面把握。而一個好的板書則能將教學內容化繁為簡,抓主剔次,把重點、難點和知識點,串珠成鏈,結絲成網,形成脈絡,使學生一目了然,便于記錄。
二、培養(yǎng)學生思維品質,訓練思維能力
教學過程中,教師對課文一邊講解描述,一邊作扼要的板書,可以向學生們展示思維的過程,引導和幫助學生展開思考。由于這一過程是隨機生成的,教師可以在互動交流中及時捕捉學生的閃光點,與學生碰撞出更多的火花。
三、建立教學信息系統(tǒng),易于鞏固記憶
板書用經過提取的簡練文字、標記、線條等反映教學主要內容,形成具有邏輯聯系、簡明扼要而又符合學生認知特點的信息系統(tǒng),把課本的多項內容納入其中,有利于學生保持記憶,防止遺忘。
備課的一個重要環(huán)節(jié)就是備“板書”,一節(jié)課終了,重點、難點、分析過程等就集中在精煉的板書上。上述案例中,全課無一字板書,學生“聽”完課后,印象何在?恐怕除了課上的生動畫面外,再無其它。因此,教師在設計課件時,一定要正確處理好多媒體和板書之間的關系。如在處理《歸園田居》一文時,我們首先要明確文章的重難點在于理解文中陶淵明表達出來的對官場的厭惡以及對田園的向往之情。因此,可以利用課件向學生展示包括導入、揭示課題、教學目標、作家簡介、字詞正音釋義、課文朗讀等次要內容,而對文章的解讀則利用板書的形式呈現。在教師的引導分析下,學生可以把文章的寫作脈絡抽絲剝繭而出,在黑板上形成結構體系,進而由淺入深地體會詩人的情感變化,找到正確解讀文章的方向。而精簡的板書也讓學生們能兼顧聽講和記錄,為課上的理解和課后的復習打下良好的基礎。
在信息技術和學科教學整合的過程中,板書對課堂教學有著積極作用,我們不能過分依賴信息技術而忽略了板書的使用。備好板書,正確處理好多媒體教學時間和適時的課堂講解、板書、交互、反思時間的關系,必會讓我們的教學效果得到更大的提升。
參考文獻:
[1] 張慧敏.淺談“板書設計”[J].課程教育研究·上,2013,(02):64.
[2] 程金和.談《向日葵》課例教學中的板書設計[J].華夏教師,2014,(06):53.
[3] 馬海清.淺談初中英語課堂教學中板書的設計及運用[J].教學與管理,2014,(01):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