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智慧教學”區(qū)別于傳統(tǒng)的教學方式,不是簡單的“傳道、授業(yè)、解惑也”,而是需要教師用“智慧”來教,學生用“智慧”去學,這樣的教學讓生物課堂充滿活力。而微課是一種新穎的教學方式,是傳統(tǒng)教學方式的補充與優(yōu)化,教師如何利用微課,達到智慧教學,就顯得尤為重要了。
關(guān)鍵詞:智慧教學;生物課堂;微課
微課是一種新穎的教學方式,以教學視頻為載體,針對某個具體的知識點而展開的視頻課程,與傳統(tǒng)的教學手段相比,優(yōu)勢與特點更突出。將微課運用在初中生物課堂上,能夠完善課題的導入,提高學生學習的興趣,理清教學重難點。若將微課與實驗教學結(jié)合起來,能彌補時間、實驗條件不足等限制,也可以讓復習課不再枯燥乏味,從而更好地實現(xiàn)智慧教學,突出新課程理念。因此,生物教師可以在課堂上巧妙借助微課,在各教學環(huán)節(jié)作嘗試,激起學生學習生物的熱情,從而構(gòu)建智慧課堂。
一、 微課,讓課堂導入變得生機盎然
楊振寧先生曾說過:“成功的真正秘訣來自于興趣”,一旦學生感興趣了,就會主動參與課堂。教師要利用微課來創(chuàng)設(shè)教學情境,調(diào)動學生的思維。
例如,《水中的生物》一課,教師應該將一些不常見的水中生物,尤其是海洋中的生物,制成微課視頻作為導入,在制作過程中,教師可以選擇去水產(chǎn)品市場,一邊拍攝,一邊介紹淡水中的生物,比如三角帆蚌、鳙魚等;對海洋中的生物,教師可以去海洋館拍攝,比如鯊魚、小丑魚等,然后剪輯并配上解說,制成視頻,用于課題導入,這樣學生很容易被吸引,尤其是跟隨視頻中教師的步伐,仿佛身臨其境,以第一人稱,觀察并感受水中生物的種類繁多,感嘆海洋的神奇魅力。此時,學生濃厚的學習興趣被徹底激發(fā),教師順勢提問:“水中有哪些生物?怎么給它們分類呢”,學生會積極地交流,認真地討論。
微課,優(yōu)化了教學方式,讓課題導入不再單調(diào)乏味,讓生物課堂充滿智慧與活力。
二、 微課,讓教學重難點變得通俗易懂
生物學中總有一些生命現(xiàn)象復雜難懂,很難用言語去形容,而利用微課這一智慧教學,把知識化靜為動,使其直觀形象,虛實結(jié)合,生動有趣,能幫助學生更好地形成知識結(jié)構(gòu),更好地突破重難點。
例如《血液循環(huán)》一課,是建立在血管、心臟以及血液三節(jié)課的學習基礎(chǔ)上,既是對前面所學知識的深化與鞏固,又為今后的學習奠定了基礎(chǔ)。因此光靠書本的圖片及文字描述,學生是很難理解的,而利用微課能有效地化解本節(jié)重難點。首先讓大家跟著微課內(nèi)容復習血管、心臟及血液的知識,然后引出血液循環(huán),以血液中的一個紅細胞為主角,播放其運動途徑的動畫,讓學生感覺自己就是紅細胞,感受血液循環(huán)的過程:在體循環(huán)中,紅細胞從左心室流入主動脈,再流經(jīng)全身的小動脈、毛細血管網(wǎng)、小靜脈、最后匯集到上、下腔靜脈,留回右心房。在肺循環(huán)中,血液由右心室進入肺動脈,再流經(jīng)肺部的毛細血管網(wǎng),最后由肺靜脈流回左心房。
最后,為了鞏固血液循環(huán)的知識,播放一段以《青春修煉手冊》改編的《血液循環(huán)之歌》并配上動畫與文字的微課視頻,讓大家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跟著改編的歌詞,體會血液循環(huán),突出重難點,感受血液循環(huán)其實并不難。
三、 微課,讓實驗變得近在咫尺
生物學是一門實驗科學,所有推理都必須從觀察與實驗得來,而實驗的實施要建立在一定的實驗資源和條件下才能開展,但是由于諸多因素的限制,某些實驗很難實行,離課堂很遠。
例如《練習徒手切片》一實驗,光看圖片或文字描述實驗步驟,操作難度太大,而且使用刀片又具有危險性,若使每個學生都操作的話會有很多不確定和不可控性,因此教師可以在課前錄好微課視頻,向?qū)W生展示徒手切片的步驟及注意事項等,通過微課向?qū)W生呈現(xiàn)的內(nèi)容有:怎么用馬鈴薯切成小塊作為支持物、如何用刀片切割夾著葉片的馬鈴薯小塊、挑選怎樣的材料制作成臨時裝片等。通過微課,教師能讓一些消耗時間長、不能在課堂上全部展示的實驗,受天氣環(huán)境因素不能完成的實驗,由于實驗材料成本高、缺少資源而不能完成的實驗,以及因為分組實驗、難度太大而不能完成的實驗等,都能一一在生物課堂上向?qū)W生展示,讓這些實驗近在咫尺,離課堂更近。
“親其師,信其道”,教師親自錄制的微課能讓學生的探究、實驗操作更有興趣與熱情。
四、 微課,讓復習變得輕松愉快
初中生物由于不是中考學科,課時安排往往比較緊張,知識復習不系統(tǒng),而且得不到學生的重視,每到考試都無從下手。如果只是一味做試卷和評講練習的話,整個課堂會顯得枯燥無味,沒有輕松的氛圍,而教師利用微課可以有效地解決這一問題。
例如復習《分析尿液的形成》這節(jié)課,向?qū)W生呈現(xiàn)微課:展示實驗的材料有籃子、各種珠子、小鋼球、沙粒和石子,提問有什么辦法去除沙粒和石子,學生跟著微課視頻的步驟,會回答用籃子可以把沙粒和石子去除,這個過程相當于腎小球的濾過作用。仔細看沙粒和石子里夾雜著小鋼珠,而這些小鋼珠是我們需要的,怎么辦呢?用磁鐵可以把小鋼珠都吸收回來,這個過程相當于腎小管的重吸收作用。用微課的形式向?qū)W生展示了尿液的形成過程,突破了傳統(tǒng)的復習方式,為生物課堂增添了活躍的氣氛,讓學生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復習鞏固知識。
微課是傳統(tǒng)教學方式的突破,充滿了時代與智慧的氣息。利用好微課這一智慧教學,對構(gòu)建生物智慧課堂至關(guān)重要,將其正確運用到生物教學中,讓生物課堂更加精彩。
參考文獻:
[1]匡廷云,曹慧玲.生物八年級上冊[M].江蘇鳳凰科學技術(shù)出版社,2013.
[2]鄭陽春.初中生課堂問題行為研究[D].首都師范大學碩士論文,2015.
作者簡介:
陸曉金,江蘇省昆山市,昆山開發(fā)區(qū)青陽港學校。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