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麗娜
摘 要: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是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它保證了學生健康成長。與其他教育階段相比,中職學校學生的心理問題越來越嚴重,有的甚至已經影響了學生的正常學習和生活。因此,中職學校的思想政治教育中必須注意心理健康教育的滲透。
關鍵詞:中職學校 思想政治 心理健康教育
引言
思想政治課教學是對學生進行德育教育的主陣地,擔負著對中職學生職業(yè)精神培養(yǎng)的重擔。新課改下,中職思想政治教材不斷地改革,為了達到預定的思想政治教學目標,教師也需要不斷更新教育教學理念,整合課程內容,采中職學生正處于精力旺盛、思維敏感的時期,心理還未發(fā)育成熟,人格修養(yǎng)與心理方面都有待完善,在面對著復雜的外部世界時,很容易產生較強的內心沖突,造成情感和心理方面困惑,甚至是出現(xiàn)心理健康方面的問題,因此,作為中職學校思想政治教師,必須要注重心理健康教育在課堂中的滲透,保證中職學生的心理健康狀況。[1]
一、中職生常見的心理問題
1.自卑心理較強,自信心不足
眾所周知,中職學校的學生基本素質總體較差,心理承受的壓力巨大,存在自卑心理。一是相當一部分學生在接受義務教育階段有不同程度的挫折經歷;二是近年來社會一些人、企業(yè)對中職生存在嚴重偏見和歧視,認為中職生是“差生”的代名詞,讓學生感覺自己不被肯定、不被理解,總覺得自己不如別人,在社會、親戚朋友面前都覺得低人一等;三是中職生初中階段文化知識基礎薄弱,學習能力差,學習習慣不好,面對新環(huán)境下的專業(yè)理論知識和技能操作訓練難免會感到束手無策,以致自暴自棄,對學習不感興趣,產生強烈的自卑感。[2]
2.情緒比較消極
中職生情緒普遍比較消極。由于自身學習成績的不理想,在同齡人中很難找到成就感,加之多次努力無效的掙扎,很容易認為自己是一個無能的人,加重了消極認同,甚至對學習和人生產生絕望的情緒。
3.厭學情緒強烈
由于中職生的文化課和知識積累處在一種比較低的水平,和順利考上高中的同學存在不小的差距,對學習的認識不足,更談不上有理想有抱負。進入中職學校,又因為有些專業(yè)課的難度加深,最終促使學生從厭學到逃避,加劇了人生的波折。
4.盲目追求個性
由于自信心的不足和嚴重的自卑心理,中職生在沒有家長和老師的心理干預的情況下,很容易按照自己對人生和世界的理解,走向崇尚低俗和低級趣味的道路,來顯示自己的與眾不同。抽煙酗酒,打架斗毆,在個別中職生看來,都是表達個性的方式。
二、在中職思想政治課中滲透心理健康教育的策略
1.把握課堂教學方法,實現(xiàn)心理健康在課堂中的滲透
首先,教師應充分尊重和理解學生,構建出一個民主和諧的課堂教學氛圍。對于中職學生來說,他們的學習成績普遍較差,課堂中經常會出現(xiàn)不遵守紀律、注意力不集中、睡覺、說話等不良現(xiàn)象。如果教師在面對這些問題時忽視學生的心理,一味站在教師的角度去訓誡學生,那么只會再次挫傷學生的自尊心,加深他們的自卑心理,影響到學生健康的心理狀態(tài)。因此,教師在課堂教學中,應建立起平等的師生地位,尊重每個學生,學會站在他們的角度去思考問題,發(fā)現(xiàn)每個人的閃光點。建立平等的師生關系,學會理解、包容學生并不意味著教師只能一味的遷就迎合他們的不良行為,而是要在尊重的前提下引導學生正確的認識自己的錯誤,并主動去進行改正,自覺的融入到課堂教學中,參與到課堂活動中來,成為學習的主體。
其次,在教學中應以激勵為原則,培養(yǎng)學生積極向上的樂觀心理狀態(tài)。在應試教育的背景下,許多人認為中職學生就是中考中的“失敗者”。這種錯誤的認知不但讓中職學生很難擁有積極向上的心理態(tài)度,甚至還會造成他們不思上進、自暴自棄。因此,對中職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點不在于提升他們的能力,而是在于激勵與鼓舞。一方面,在思想政治教學中,教師可以采用引導和激勵的方式讓學生在學習中感受到成功的喜悅,樹立起學習的興趣與信心。仍以“矛盾”這一知識的教學為例,教師在教學中可以以“膽小是缺點嗎?”為題,讓學生通過辯論的方式進行積極的思考和主動的參與,并對他們在辯論中的正確觀點和表現(xiàn)進行及時進行肯定,幫助他們樹立起學習的信心。另一方面,教師要讓學生正確認識自己,樹立起正確的生活和學習態(tài)度,發(fā)揮出自身的特長,彌補不足之處。既不夜郎自大,也不能過于自卑。
2.深研教材,把握好教學目標
一直以來,思想政治課給人們的印象始終是講大道理、死背教條、死記硬背、枯燥無味。這就要求我們思想政治課教師必須深研課程教材,從學生的知識認知水平出發(fā)處理思想政治課程的教材,理論聯(lián)系實際,突出重點,抓住關鍵,鍛煉學生觀察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把握中職思想政治教學目標,把握教材的知識層次、體系和深廣度,認真?zhèn)浜谜n。因為細致和充分的備課是上好一堂課的基礎,備課主要是備教材和備學生。備教材就是要把教材各單元之間的聯(lián)系以及編寫意圖、結構體系和教學內容重點找出來。備學生是備課的關鍵,因為學生是課堂的主體,教師的教是為了學生的學。在教學中教師還要用精練的語言準確地傳授基礎知識,揭示知識的內在聯(lián)系,教會學生在體系中學會主動學習知識。當學生發(fā)現(xiàn)社會需要與我們現(xiàn)在的教學中所學的知識有直接聯(lián)系,就自然會感受到在學校的學習就是為未來服務社會做準備的,就會增強學習思想政治課程的興趣,思想政治課的教學效率也就隨之得到提高。
3.通過課后作業(yè)評價,矯正學生不良的心理健康狀態(tài)
課后作業(yè)不僅僅是了解學生學習情況的主要方法,更是了解他們日常心理健康狀態(tài)的重要途徑。因此,教師除了要在備課和教學中關注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之外,也要將其滲透到課后作業(yè)的評價中。目前中職學生在課后作業(yè)完成過程中出現(xiàn)了很多不良的現(xiàn)象,例如抄襲、馬虎甚至是直接逃避作業(yè)等等。面對這些問題,教師不應該簡單的通過批評或是懲罰的方式去解決,而是要深入了解這些學生的情況,正確的分析他們的心理狀態(tài),找到問題的關鍵,然后再通過具體有效的方式幫助學生矯正不良的學習狀態(tài)。例如,在面對對學習失去信息的學生時,教師可以利用合理的學習建議或是激勵性的評價內容來讓他們獲得鼓勵,以此提高這些學生在思想政治課程中的學習信心。
結語
總之,在中職思想政治課中滲透心理健康教育是保證學生全面、健康發(fā)展的關鍵,這就要求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加強對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視程度,采用合適的教學方法和教學策略將其融入到教學中,加強師生之間的交流,實現(xiàn)中職學生的健康成長。
參考文獻
[1]祝文娟.論心理健康教育融入職業(yè)生涯課的必要性[J].快樂閱讀,2015(12).
[2]徐瑩.“設計師”素質養(yǎng)成計劃框架下高職輔導員心理健康改善對策研究[J].蘭州教育學院學報,2015(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