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素質教育的提出是中國教育改革中非常重要的里程碑,對未來人才的培養(yǎng)和發(fā)展、提升國民素質水平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素質教育包含德、智、音、體、美等多方面的內容,其中體育教育是提升學生身體素質、促進其他能力全面發(fā)展的重要基礎。在體育教學中,添加音樂元素、使音樂與體育相融合是增強體育教學藝術性、提升學生素養(yǎng)的一種有效途徑。
關鍵詞:小學體育;音樂;教學策略;課堂
一、 音樂融入課前教學,激發(fā)學習興趣
小學教育是一個人成長過程中奠定基礎、發(fā)展身心的最初階段,在小學時期養(yǎng)成的習慣、培養(yǎng)的心性能夠影響孩子一生的發(fā)展,就拿體育教育來說,小學生的體育教育不僅僅局限于增強自身的身體素質,即所謂的強身健體,更重要的是促進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培養(yǎng)學生一種內在的體育精神,增強學生的藝術素養(yǎng)。將音樂融于體育教學是一種創(chuàng)新的教育方法,是提高學生對體育的興趣、增加參與度的一種有效措施。由于年齡段的特殊性,小孩子一般比較多動、注意力也較為分散,因此采取有效的措施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并引導學生參與課程便成為提高教學效果的一個突破口。在教學中引領學生思緒是非常重要和困難的一步,良好的課前準備工作是一個有效的方法,在體育教學中,使音樂融于課前教學,能夠激發(fā)學生對課程的興趣,提前進入課堂氛圍,對整節(jié)課的展開都發(fā)揮著關鍵的作用。比如:在課前播放《我相信》《小蘋果》等具有動感的音樂,能夠迅速集中同學們的注意力,將學生有秩序地組織起來,甚至在歌曲的帶動下,同學們會自主地動起來,更好地融入到接下來的課程中。
二、 音樂融入課中教學,提升運動技能
音樂是實現(xiàn)體育課高效、有趣進行的重要的引導劑,除此之外,在體育課堂的教學中融入音樂元素,也能夠改善教學的效果,帶動課堂高效、有序地展開。在小學體育教學中,融入音樂的元素,能夠為課堂增加新鮮元素,使運動性課堂變得富有藝術氣息、在歡快輕松的氛圍下展開,使小孩子能夠更容易地學到更多知識。音樂與體育運動有一個共通之處便是二者都具有一定的節(jié)奏性,將音樂運用到體育課的節(jié)奏控制中可以有秩序地調整、組織運動載荷的大小,防止出現(xiàn)過度疲勞或者厭倦的現(xiàn)象。眾所周知,在小學體育教學中很重要的一點便是培養(yǎng)學生的組織性、紀律性,對于這種約束性的教育措施往往會引起學生的抵制和厭倦,但是當把這種組織性、約束性的行為用音樂信號表現(xiàn)出來,使學生主動去接受它,那么將會出現(xiàn)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在學生跑步練習中,將以往單調的一二一口號變?yōu)椤兑欢母琛贰度f里長城永不倒》等歌曲會使得跑步富有節(jié)奏化,也能夠緩解學生跑步過程中的疲憊,取得較好的鍛煉效果。
體育課程的進行,尤其是小學體育課程的進行必須把握好量的控制,因為小學生不是運動員,不是為專門的比賽或演出而訓練,因此在課程進行的量的控制上必須有良好的把握,然而如果教學內容太少,很容易使學生產(chǎn)生懈怠情緒,起到適得其反的作用。因此,在小學體育課程的進行中,必須要有效控制課程內容的多少,在做到課程充實的基礎上,使學生愉快地接受,將音樂融入其中是一種有效的措施。例如:在小學生的身體素質練習中,很容易由于練習的疲勞以及單調乏味的氣氛使學生產(chǎn)生厭倦心理,從而使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練習的強度、動作做不到位,進而運動技能得不到提升。如果在課程進行的過程中,適當加入一些音樂元素,比如:在緊張、疲勞的練習過后,播放《天地》《追夢人》《梁?!返缺容^舒緩、優(yōu)雅的音樂,能夠緩解學生的疲憊,較快地恢復精力。在學生運動練習中加入一些輕快、旋律優(yōu)美的音樂,能夠迅速緩解學生心理上的疲憊,從而使練習任務能夠順利完成,達到預期的效果。音樂融入體育教學中,既能使學生保持一個積極向上、精神飽滿的態(tài)度,又能增加學生練習的積極性,學習參與的積極性上去了,自然練習負荷就能夠保質保量完成,從而能夠提升學生的運動技能。
三、 音樂融入結束部分,放松學生身心
在體育課程中融入音樂元素,能夠提升體育課的質量水平,因為對于小學體育教學來講本身是對學生身心素質的一個培養(yǎng),是促進學生內在修養(yǎng)的提升,將音樂融入到體育教學中能夠為體育課增加藝術感,提升課程的層次水平。對于小學生的體育教學來講,進行了一節(jié)課的體育練習、體力活動,如果不給學生適當?shù)姆潘膳c緩沖的時間,很容易使學生在接下來的課程中處于疲憊狀態(tài),因此在課堂的結束部分,加入適當?shù)囊魳纺軌蚴箤W生放松身心,以充沛的精力迎接接下來的課程。小學階段的體育教學重在培養(yǎng)學生對體育鍛煉的興趣,幫助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體育鍛煉的習慣,因此體育課的進行不應該吝惜最后的一部分時間,企圖讓學生學更多的東西,而是對以上的學習來一個完美總結,使學生對整節(jié)課產(chǎn)生一個良好的印象并期待下一次課程的展開。在體育課的結束部分融入音樂的元素能夠使課堂保持一種積極向上、充滿活力的氛圍,放松學生的身心,排解一節(jié)課的練習下來的倦怠感,也能夠使學生以飽滿的精神迎接接下來的課程。
四、 音樂融入課余訓練,鼓勵學生參與
小學教育的對象是不成熟的、單純的孩子,對他們的教育方式顯然必須采取特殊的方式方法,以一種他們容易接受的方式方法來完成,體育教學也是如此,尤其是當方式方法取得不恰當?shù)臅r候,就很容易導致孩子的逆反心理,對課程產(chǎn)生抵觸情緒,那么在以后的課程進行過程中就會處于一種被動的局面。為實現(xiàn)良好的教學效果,必須還具有一定的課余訓練,增強學生的參與度,使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鍛煉習慣,所謂溫故而知新就是這個道理。音樂作為一種適應性極強的教學手段不僅僅在課堂上能夠發(fā)揮作用,在課余時間也能夠為學生起到溫習的作用,在課余訓練中融入音樂元素能夠增加課余活動的趣味性,使原本單調的課余時間豐富多彩,與此同時提高學生對訓練動作的掌握水平,在課余時間應多多鼓勵學生參與,使學生保持一種積極、愉快的學習狀態(tài)。
參考文獻:
[1]宋博杰.從音樂對體育的作用看音樂的非審美功能[J].美育,2010(11).
[2]宮佳明.音樂與體育的相互作用及影響研究[J].齊齊哈爾大學學報,2012(8).
[3]李玲.淺議如何提高小學體育教學效果[J].科技資訊,2009(5).
作者簡介:何春麗,江蘇省連云港市,東??h種畜場學校。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