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初中語文在初中教育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說是最重要的學科也不為過,一直以來,它都是老師和家長的重點關注對象。在新課程理念的影響下,過去傳統(tǒng)初中語文中填鴨式的死板教學所存在的問題逐漸浮出水面,而如何帶給學生更有效的初中語文教學就成為了初中語文老師所要思考的問題。
關鍵詞:新課程理念;初中語文;教學方法
語文是一門基礎性學科,與其他學科不同,語文知識涵蓋面廣,滲透生活方方面面,是一門內涵深遠的學科,要想學好語文并不容易,然而如果能學好語文,則會一生受益。初中語文注重對中學生理解和運用漢語的能力培養(yǎng),這是一項任重而道遠的任務,對教師和學生而言都不是簡單的事。目前,初中語文教學上已經有了很多創(chuàng)新,但是還有很多不足之處有待改進。
一、 初中語文教學現(xiàn)狀
1. 考試分數(shù)等同于語文水平。語文不同于其他學科,它的特點是靈活性強、知識范圍廣,但是考查方式卻還是和其他學科一樣,只有考試一條途徑,只通過卷面成績判斷學生語文水平。但是語文這門學科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其范圍,其內涵都不能僅僅通過考試體現(xiàn)出來。目前語文教學最普遍的問題就是考試分數(shù)等同于語文水平,學生學習水平如此,語文老師的教學水平也是如此??荚囍贫仁俏覀円恢毖赜玫闹贫龋杂衅鋬?yōu)點,它既可以將學生的學習狀態(tài)直觀地呈現(xiàn)出來,也可以為學生語文水平提供一個參考,一目了然。但是對于語文學科而言,并不完全適合,分數(shù)只能作為一個重要的考量標準,卻不能決定一個學生的語文水平。
2. 過重課業(yè)阻礙課外知識拓展。語文作業(yè)是很多中學生頭疼的地方,因為初中語文與小學語文不同,更加注重理解而不是重復練習。腦力活動相對于機械的筆力活動要難上許多,很多學生難以適應也無從應對,加上初中作業(yè)比小學作業(yè)本就更多,對中學生而言,語文作業(yè)就更難應對了。繁重的課業(yè)既是中學生無法逃脫的重擔,同時,也是阻礙他們課外積累的擋板。有些學生對語文有興趣,想要主動學習,開闊視野,但繁重的語文作業(yè)不僅占用了他們課外閱讀的時間,同時也容易引發(fā)學生對語文學習的厭煩情緒。
3. 死記硬背教材內容。傳統(tǒng)語文教學本就是依照課本、以考試為目的的教學方式,雖然可以讓學生系統(tǒng)掌握語文基礎知識,但是過程枯燥無味,容易讓學生厭煩。目前,死記硬背教材內容是初中語文教學常態(tài)。很多學校的語文課堂、教學要求都是如此:對課本內容不求理解吃透,只求能夠熟練背誦應付考試。這樣的做法大大浪費了語文教材編寫的一番苦心,初中語文本就是更注重理解的,如果只是死記硬背,必然不能很好理解語文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不能理解文學作品的深意,不能了解編入教材的作品作者的深邃思想,即便能夠熟練背誦,學到的也是皮毛,而不是語文的內涵。
二、 初中語文教學的有效策略
1. 培養(yǎng)學生興趣,提高教學效率
眾所周知,在我們的身邊一直有一個名叫“興趣”的因素在各個方面影響著我們,在面對事物時是否具備興趣是導致結果呈現(xiàn)天壤之別的重要原因。在工作當中,我們時常能夠看到一些人因為缺乏工作熱情而工作效率低下,也有一些人整日抱怨自己的工作不如意,覺得工作又苦又累,甚至有一些人將工作中的不愉快帶入到家庭生活當中,對生活質量造成了很大影響,這些都是缺少工作興趣所導致的。所以在日常工作中,我們經常說“干一行、愛一行”,實際上就是通過讓人們轉變對工作的看法,讓人們去感受工作中的趣味所在,從而培養(yǎng)出人們的工作熱情,進而有效提高人們的工作效率。
而在學習當中,學習興趣對學生學習的影響更是深遠。早在兩千多年前我國著名的大教育家孔子就曾經說過:“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表達出了在孔子眼中學習興趣的重要性。同時在日常教學當中我們也經常能夠看到,當學生對所學學科具備學習興趣時,那么他們將表現(xiàn)出極強的求知欲,在參與教學活動時大多有著較強的主動性,在課堂教學當中也往往較為活躍。學習興趣的存在使得學生能夠感受到知識的魅力所在,也正是因為如此具備學習興趣的學生往往能保持津津有味且不知疲倦的學習態(tài)度。與此同時,對于具備學習興趣的學生來說,老師在教學時甚至可以鼓勵學生將老師的指導當做是輔助手段,通過自主學習的方式去對未知的知識進行探索,不但能夠確保學生有效地掌握相關知識,還能夠讓學生逐漸找到屬于自己的學習方式,進一步強化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所以在初中語文的教學當中,老師們必須重視學生對初中語文這門學科學習興趣的培養(yǎng)。
2. 和諧的師生關系是一切教學的基礎
在過去傳統(tǒng)的初中語文教學當中,受應試教育的影響,為了能夠更好地掌控課堂教學節(jié)奏,老師往往有著課堂的絕對話語權,而學生則是在被動地接受教育,在無形之中使師生之間呈現(xiàn)出極為鮮明的階級感;同時因為“嚴師出高徒”的傳統(tǒng)教學理念存在,很多語文老師在與學生交流和溝通時都過于嚴肅,在老師們看來,初中生因為年齡的問題尚不具備自律能力,所以想要讓他們有效地參與到課堂教學活動中去,就必須要借助外力去推動學生進行學習,然而卻在不經意之間給學生帶去了太大的精神壓力,很多學生甚至因此而對老師產生了畏懼感,稍好些的也會因此而受到影響,導致他們提不起學習初中語文這門學科的興趣。
隨著新課程理念的不斷深入,許多老師發(fā)現(xiàn)同樣是因為初中生年齡較小,他們在看待許多事物的時候都是會戴著“有色眼鏡”去看的,而這“有色眼鏡”取決于第三方因素的影響。就學習而言,第三方因素就是老師和學生之間的關系是否夠親近。所以為了有效帶動初中語文這門學科的教學效率,老師們必須放下自己的身段,利用自己課時較多和作為成年人的優(yōu)勢去主動了解和接觸學生,以更為平易近人、和藹可親的方式與學生進行交流和溝通,以此來逐漸獲得學生的認可甚至信任,在學生認可甚至信任老師的基礎上再對學生進行教學,就能夠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有效提高初中語文的教學效率。
三、 結語
隨著新課程理念的逐漸深入,我們能夠看到,想要更有效地帶動初中語文這門學科的學習效率,不僅僅需要老師教學技巧的提升,同時也需要借助情感上的因素和學生作為教學活動參與者的能量,只要能夠將多重因素結合到一起,就能夠產生質變,使初中語文教學效率得到大幅度的提升。
參考文獻:
[1]劉彩芬.以新課程理念為指引,全面提升初中語文教學成效[J].中國校外教育,2015(13).
[2]張毅.新課程理念下的初中語文教學研究[A].教師教學能力發(fā)展研究·科研成果集(第六卷)[C],2017.
作者簡介:
王潔,吉林省集安市,吉林省集安市第二中學。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