帥成碧
摘要: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的背景下,高職院校的學生資助工作也要融入新時代,通過分析當前資助育人工作存在的問題,進行積極探索和研究,以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指導,建立完善精準認定、精準資助機制,加強資助后期管理,注重培養(yǎng)家庭經濟困難學生健康成長、成才。
關鍵詞:新時代;高職院校;資助育人
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十九大報告中提出要健全學生資助制度,堅持精準扶貧,注重扶貧同扶志、扶智相結合,努力讓每個孩子都能享有公平而有質量的教育。這為新時代高職院校學生資助工作指明了方向,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資助工作不能只停留在評審、發(fā)放資助金的層面,應將思想教育、立德樹人作為資助工作的根本任務,切實發(fā)揮資助育人的功效,促進家庭經濟困難學生成長成才。
1 高職院校資助育人工作中存在的問題
(1)家庭經濟困難學生認定精準性差。家庭經濟困難學生認定是做好學生資助工作的重要前提,是開展各項資助政策的基礎,目前高職院校家庭經濟困難學生認定工作,主要參考學生提供的家庭經濟情況證明和班級民主評議小組師生的主觀判斷,其結果并不真實可靠。部分學生為了通過認定,虛報夸大家庭經濟的困難程度。也存在少數貧困學生礙于情面,刻意隱瞞了家庭經濟情況。少數基層政府為學生出具貧困生證明時,并不嚴謹負責,讓部分家庭富裕學生也到學校申請認定。再者,學生間的私人感情也影響了家庭經濟認定的精準性。
(2)資助工作流于表面,未能發(fā)揮育人功效。資助評審工作政策強,流程多,時間緊,學生管理者日常事務繁雜,對資助工作以完成評審上報為目標,在資助政策評審期”沒有深入了解參評學生的家庭、學習、思想情況。學生本人在評審工作中只是參與了提交材料、填寫申請表,沒有受到自強自立、誠實守信、勤奮進取的思想教育,資助育人功效未能落到實處。
(3)資助工作后期管理機制不完善。目前國家的資助項目多,學校內部也有獎助學金、社會資助等工作,資助管理人員事務性工作多,在后期的監(jiān)管工作中存在著缺漏和不足,對家庭經濟困難學生的跟蹤調查沒有執(zhí)行到位,未能及時糾正家庭經濟認定結果的偏差。資助后的感恩勵志教育不夠,部分受助學生缺乏感恩意識,認為“國家給的錢不拿白不拿”,拿到資助金后請人吃喝、鋪張浪費,在學生群體中造成了惡劣的影響。
2 新時代高職院校資助育人工作對策
2.1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融入資助育人工作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要堅持不懈培育和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引導學生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堅定信仰者、積極傳播者、模范踐行者”,高職院校的要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資助育人的全過程,深化對家庭經濟困難學生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教育,積極開展形式多樣感恩、誠信、勵志的教育活動,引導學生把對國家、社會的感恩之情內化為自己刻苦學習,報效祖國的動力。另外要加強學生的誠信教育,引導學生實事求是、誠信修身,無論做人做事都要堅持以誠為本,將誠信意識和守約意識內化于心,形成自覺的素養(yǎng)和行為。引導學生培養(yǎng)自強自立的精神,勇敢面對生活的困難,以樂觀自信的態(tài)度迎接人生的挑戰(zhàn)。
2.2 完善家庭經濟困難精準認定機制
首先,在學生提供的高等學校家庭經濟情況調查表內容的基礎上,通過其他貧困證明、學生生源地經濟情況,多方面地開展家庭經濟困難學生認定工作的調查。其次,要深入到宿舍、食堂,實地調研學生的日常飲食、衣物購置、電子產品的消費情況。此外,在認定工作前要做好學生的誠信教育工作,引導學生如實反映家庭經濟困難情況,不虛報夸大家庭經濟困難情況。另外教育參與民主評議的學生代表要公平、公正地開展認定工作,杜絕出現因為私交而違規(guī)認定的情況。
2.3 資助后期學生思想教育、監(jiān)管工作更需加強
高職院校的學生資助工作,并不只是一個階段性的工作,而是一項需要長期跟蹤調查、監(jiān)管的工作。對于受助學生,學生管理者應引導受助學生合理使用資助金,不可鋪張浪費、請人吃喝或者購買昂貴的生活用品,要把國家給予的資助用到實處。在后期的監(jiān)管過程中,如果出現受助學生在家庭經濟收入上弄虛作假的現象,或者是現實消費與貧困生身份不符的情況。學校資助管理中心應根據學生手冊的規(guī)定對學生進行相應處理。
2.4 扶貧更扶志,資助育人要助力學生成長
家庭經濟困難學生由于自身家庭經濟受限,成長過程中較少受到綜合素質的培養(yǎng),當前社會經濟發(fā)展迅速,學好文化知識,掌握專業(yè)技能,提高自身綜合素質、能力,才能適應社會發(fā)展,在激烈的社會競爭中有立足之地。新時代的學生資助工作要注重學生個人綜合能力和專業(yè)技術水平的提升,學??沙浞职l(fā)揮高職教育特色,提供實踐創(chuàng)新、技能比賽的機會,讓家庭經濟困難學生的自主學習、動手操作、創(chuàng)新實踐能力得到培養(yǎng)和提高,從而增強學生的綜合素質和就業(yè)能力。
2.5 助學更助“心”,資助育人要關注學生心理健康
家庭經濟困難學生因為成長環(huán)境因素,一般存在著自卑、焦慮、敏感、多疑等心理問題,從而影響學生的學習生活、人際交往,給他們的現實生活帶來不小的困擾。學校應建立家庭經濟困難學生心理檔案,通過心理講座、團體輔導、素質拓展等活動對貧困學生進行心理關懷,為心理問題較為嚴重的學生進行個體心理輔導,引導他們培養(yǎng)積極健康的心態(tài),正確面對挫折,自強自信,奮發(fā)圖強。
參考文獻
[1]習近平.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奪取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勝利——在中國共產黨第十九次全國代表大會上的報告[R].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10-18.
[2]陳寶生.進一步加強學生資助工作[N].人民日報,2018-03-01.
[3]宋勇.新時代背景下做好高職院校學生資助工作的幾點思考[J].科技風,2018-0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