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國平
摘 要:口語交際自從實施新課改以來,就被列入到語文課程的標準中,成為目前五大教學領域之一,與閱讀、綜合性學習、識字寫字以及寫作并列,這也突出了口語交際教學在初中教育中的作用和重要地位。初中語文教學由于對口語交際理解不恰當、沒有足夠的條件等因素,導致口語交際教學與其目標與要求逐漸偏離。本文從不同層面如認知、條件、方式以及技能等相應策略對此進行闡述施。
關鍵詞:語文 口語交際 教學
在口語交際教學中,不少教師沒有樹立對于口語交際教學的正確認知,也沒有正確的教學態(tài)度,普遍都是對該教學抱著可有可無的態(tài)度。因此在教學中,一些教師偏離了所規(guī)定的標準,沒有將口語教育的教學價值充分發(fā)揮出來。
一、改變陳舊觀念,正確理解內涵
多數(shù)教師之所以對口語交際教學沒有正確的態(tài)度,主要原因可能在于應試教育的功利心。口語交際沒有作為考試的內容,不處于教學的評價體系中,因此被許多教師忽略認為其不重要。其次,許多教師認為學生每天都在進行交流、交談,如學生與學生之間、學生與老師之間等,便沒有必要再對口語交際專門進行輔導和教育。再者,許多教師自我認為對口語交際教學已經到位,例如課前演講,在課上的閱讀問答,寫作課中的交流等。這種想法存在觀念上的錯誤認知,也屬于不妥的做法。對學生進行口頭語言能力培養(yǎng)是口語交際教學的內涵所在,使學生能夠更加規(guī)范運用與口語交際有關的語言能力,將自己所要說的語義簡單明了表達出來,保持語言的連貫性和整體性。同時,在與人交流的時候可以通過采用如肢體語言等非言語形式的表達作為輔助進行交際。
口語交際教學有一特征為交際性,這就說明除了要表達語義、傾聽內容還應當有交際。在交際之中,互動過程應該是教學所重點強調的,可以雙向也可以多向進行互動。學生在課下的交流和交談內容具有隨意性,但在課堂上的互動,例如課前演講以及閱讀課的問答等大多屬于單向性的回答和交流,課前演講是提前背稿。有些學生性格比較內向靦腆,課堂上也不愛回答問題,不善言談,由于缺乏自信和勇氣不敢表達或不擅長表達自己的想法,還有一些心理素質弱,覺得問題回答錯誤害羞而覺得丟臉的學生。要改善這種情況,教師要引導學生大膽張口,大膽表達,大膽去進行交際。與人交流溝通在社會乃至生活中都是十分重要的一項技能,與他人能夠侃侃交談在社交當中也許會為自己加分,為社會生活奠定一定的基礎。口語交際不但是一門具有技巧性的應用技術同時也具有藝術性,在實踐的過程中,系統(tǒng)性學習并掌握口語交際能力在日后生活和工作中是十分重要的。
二、創(chuàng)造有利條件,保證必備因素
初中階段教科書的內容與高中和小學是不同的。其更注重口語交際、寫作和綜合性學習聯(lián)合在一起進行教學,這種聯(lián)合編排有其獨特的優(yōu)點,也有不可忽視的缺點。如在“漫游語文世界”這一主題當中,該主題編排的內容為先搜索在家庭、校園以及社會中對語言文字的運用情況,然后對自己所搜集到的資料進行篩選、梳理并進行內容整合,最后制作為小冊子供學生閱覽。任選一個主題,如何將語文的學習應用在其他課程中,通過自己對生活中語文知識的搜集和學習能夠領悟到什么內容,如何看待由成語改動的廣告。最后任選一題目,將自己的體悟和感想進行寫作。這種編排在一定程度上有效地體現(xiàn)了語文的綜合作用,還凸顯加強了實踐性,將綜合性學習、寫作以及口語交際進行集合。這項綜合實踐活動雖然不失為一項有效的活動,但目前面臨的問題是無法保證課時安排,學校規(guī)定的課時無法另外分給課題的實踐,因此教師應對這種情況只能淺嘗輒止。再者,對于學生的實際生活也不是所有課題都符合的,例如“戲曲大舞臺”這一內容,戲曲距離學生較遠,學生對于戲曲的接觸僅限于電視上。雖然戲曲是我國的傳統(tǒng)文化,但與學生的實際生活存在較大的距離,因此學生對諸如此類的內容沒有共鳴,同時了解頗少,因此不適合將該編排內容作為初中的教學內容。
在學校開展課程的時候,教師要以保障口語交際教學為主。在學校中,建設獨特的班級文化;在家庭中,學生可以選取相互尊重家庭成員等;在社區(qū)中,可以將內容選取為互幫互助鄰里等活動。選取教學內容相互匹配且適合的內容進行教學。在教學口語交際時有兩個因素是必備的,一是教學的課時來源,二是教學內容形式,口語交際教學的開展順利與否由這兩個因素同時決定。對口語交際教學課時情況的調查報告表明,有高達41.2%的教師認為無須為口語交際教學安排專門的課時,有23.3%的教師認為課時應當安排一周一課時較為適宜,有33.5%的教師認為每兩周教學一課時,僅有1.7%的教師認為每兩周教學兩課時。總體而言,口語交際課時在理論上應當具有一席之地,然而由于課程標準沒有對該教學內容進行明確的規(guī)定,學校對于口語教學的力度也不夠投入。
三、明確教學目標,學習相關技能
在目前利用單獨課時進行口語教學的時候,完成某項任務是口語教學的目的,但沒有設定明確的教學目標,因此教學沒有取得理想的效果??谡Z交際技能實際上與認知策略有異曲同工之處,兩者都是通過規(guī)則和概念的應用來構思表達自己對于語言的感知和理解。在學生學習口語過程中,教學目標應當設定為對相關概念和規(guī)則進行深入了解和運用掌握,將該教學目標作為核心和重點的教學內容,同時還可以通過轉移注意力等多種方式把教學目標設定為善于傾聽領悟,發(fā)現(xiàn)問題然后尋找問題原因并找到解決的措施。例如學生第一次進行演講時,教科書中沒有指明演講應當注意的內容以及相關的方法技巧,學生很容易認為演講僅僅是朗誦演講稿內容。應對這種情況,教師應當指導學生要考慮自己的演講內容以及注入什么樣的情緒才能引起觀眾的共鳴。注意在演講時聲音的控制,做到抑揚頓挫富含情感,演講內容應當符合大家實際生活的例子或廣為人知,而不是不切實際遠離生活的例子,這樣不但容易被聽眾接受,也具有更強烈的說服性,這是與演講相關的方法技巧。
四、采取靈活方式,注重能力提升
(一)創(chuàng)設情境,激活多樣思維。語言的表達是離不開思維的,不同的思維在不同的情境下會表達不同內容。激活思維可以通過創(chuàng)設特定的情境,發(fā)揮思維的批判性、敏捷性、邏輯性以及發(fā)散性等多種特性,通過思維的多重性能夠更強烈表達自己語言的內容。以演講作為例子,在演講中可以利用名人作為實例演講,以此幫助學生快速掌握演講的技巧,有效把握演講的原則。明確演講的內涵,可以讓學生快速掌握演講的原則和方法技巧,再通過實踐,讓學生體會演講的樂趣和魅力。創(chuàng)設情境只是口語交際教學的輔助手段,不能忽略思維訓練。
(二)分組教學,注重全員參與。口語交際教學不但可以雙向互動還能多維互動。幾十人的溝通交流很難實現(xiàn),但幾個人進行交流卻很簡單,可以將全班分為多個小組。分組可以通過綜合對比分析學生的性別、性格、興趣等多種因素,每種分法都存在其優(yōu)缺點,但選取合適的分組能夠發(fā)揮挖掘學生各自的優(yōu)勢,或通過具有優(yōu)勢的學生帶動劣勢的學生以此得到進步,使所有學生均能夠參與其中。
(三)類型多樣,挖掘真材實料。在初中階段,口語教學可以開展關于講述、復述、討論等類型的教學。在日常生活以及社會職場中,準確完整復述內容也是十分必要的一項技能,例如上司要求轉達所敘述的內容,應當準確記住要點,完整轉述,這樣才能避免出現(xiàn)紕漏。
參考文獻:
[1]樊國香.情景教學法在初中語文口語交際中的應用策略[J].讀寫算:教育教學研究,2015(32).
[2]張楠.初中語文口語交際教學探究——以貴陽市十九中學為個案研究[D].貴州師范大學,2016.
[3]韓天.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飾——談新編初中語文教材的漢字教學[J].課程教育研究:學法教法研究,2017(10).
(作者單位:江西省新干縣三湖中學)
責任編輯:王鋒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