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歡
【摘要】 目的 探討針對性護理提升慢性胃潰瘍患者臨床療效及生活質(zhì)量的效果。方法 100例慢性胃潰瘍患者, 隨機分成試驗組和對照組, 各50例。試驗組患者采用針對性護理干預措施, 對照組患者采用常規(guī)護理干預措施。比較兩組患者護理后生活質(zhì)量和臨床療效。結果 護理后, 試驗組患者總有效率為98.00%, 明顯高于對照組的78.00%, 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護理后, 試驗組患者精神、飲食、對自身疾病評估、家庭理解及配合等生活質(zhì)量評分均高于對照組, 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結論 對慢性胃潰瘍患者實施針對性護理干預, 能很大程度上增加慢性胃潰瘍患者的臨床療效, 提高慢性胃潰瘍患者的生活質(zhì)量, 值得臨床推廣。
【關鍵詞】 針對性護理;慢性胃潰瘍癌;臨床療效;生活質(zhì)量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7.35.078
【Abstract】 Objective To discuss the effect of targeted nursing in improving the clinical efficacy and quality of life of patients with chronic gastric ulcer. Methods A total of 100 patients with chronic gastric ulcer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experimental group and control group, with 50 cases in each group. The experimental group received targeted nursing intervention, and the control group received conventional nursing intervention. Comparison were made on quality of life and clinical efficacy after nursing between two groups. Results After nursing, the experimental group had obviously higher total effective rate as 98.00% than 78.00% in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After nursing, the experimental group had higher quality of life score of spirit, diet, assessment of illness, family understanding and cooperation than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ir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Conclusion Implement of targeted nursing intervention for patients with chronic gastric ulcer can greatly increase the clinical efficacy of patients with chronic gastric ulcer, improve their quality of life. It is worthy of clinical promotion.
【Key words】 Targeted nursing; Chronic gastric ulcer; Clinical efficacy; Quality of life
慢性胃潰瘍是臨床常見疾病, 其對腸黏膜和胃黏膜的基礎組織可以產(chǎn)生嚴重的損壞[1]。慢性胃潰瘍主要特點是病程長, 必須給予有效的治療。如果不及時進行早期干預和有效治療, 會產(chǎn)生胃穿孔等嚴重后果。慢性胃潰瘍主要是在人體的十二指腸、胃部或者食管等部位發(fā)病, 發(fā)病原因為幽門螺桿菌感染、藥物及飲食影響、胃酸、胃蛋白酶等因素。隨著社會的進步, 人民生活壓力也越來越大, 慢性胃潰瘍發(fā)病率也是持續(xù)上升[2-4]。很多研究表明, 慢性胃潰瘍只有在進行藥物治療的同時進行針對性護理, 才能徹底的治愈。本院為探討針對性護理提升慢性胃潰瘍患者臨床療效及生活質(zhì)量效果, 取得了較理想的臨床結果?,F(xiàn)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 1 一般資料 選取2010年4月~2012年12月本院診治的100例慢性胃潰瘍患者作為研究對象, 隨機分成試驗組和對照組, 各50例。試驗組男27例, 女23例;年齡21~57歲, 平均年齡(38.3±7.8)歲;體重44~62 kg, 平均體重(59.09±
5.73)kg;病程5個月~7.6年。對照組男29例, 女21例;年齡23~55歲, 平均年齡(37.5±9.2)歲;體重45~65 kg, 平均體重(62.11±5.32)kg;病程6個月~7.9年。兩組患者年齡、性別、體重、病程等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入選標準 ①患者在進食前后和夜間出現(xiàn)胃痛不良癥狀;②經(jīng)過鋇餐檢查, 顯示為活動期、愈合期和瘢痕期患者;③心、肝、肺功能正常;④本院收治后患者簽署知情同意書, 表示同意參與本次研究, 并且病歷資料可作為后續(xù)回顧性研究使用。
1. 3 方法 對照組患者采用常規(guī)護理干預措施, 試驗組患者采用針對性護理干預措施, 具體措施如下。①健康教育。醫(yī)護人員在慢性胃潰瘍患者住院時對其進行健康教育宣傳講解, 針對患者的不同情況采用合適的語言及語氣講解疾病相關知識;耐心指導患者對自身疾病進行自我評估, 告知正確的評估方法。②生活習慣的指導。醫(yī)護人員正確指導患者養(yǎng)成日常生活良好習慣, 如果發(fā)現(xiàn)患者有不良習慣應當及時進行糾正;醫(yī)護人員要多次囑咐患者日常生活中養(yǎng)成少食多餐的習慣, 嚴禁患者吃太熱或太冷的食物, 這些食物易導致胃腸道紊亂, 造成胃腸道損傷。③用藥指導。由于藥物治療是慢性胃潰瘍的主要治療方式, 因此醫(yī)護人員必須時刻關注患者的用藥情況。醫(yī)護人員應該時刻防止患者使用地塞米松、阿司匹林等藥物。④心理護理。在對患者進行治療前就進行正確的心理疏導, 減輕患者的心理壓力, 增加患者的信心。在治療期間由于病程較長, 需及時對患者出現(xiàn)焦慮、不安、抑郁等不良心理進行針對性的疏導, 減低患者不良情緒。endprint
1. 4 觀察指標 觀察比較兩組患者護理后生活質(zhì)量及臨床療效。
1. 5 療效判定標準 依據(jù)患者護理前后臨床癥狀變化情況進行臨床療效評定。治愈:經(jīng)過胃鏡檢查后確定胃潰瘍面積完全愈合;有效:經(jīng)過胃鏡檢查后確定胃潰瘍面積出現(xiàn)一定減少;無效:經(jīng)過胃鏡檢查后確定胃潰瘍面積沒有減少或沒有增加[5]??傆行?(治愈+有效)/總例數(shù)×100%。生活質(zhì)量評分包括精神、飲食、對自身疾病的評估、家庭理解及配合等方面, 評分越高說明生活質(zhì)量越好[6]。
1. 6 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SPSS18.0統(tǒng)計學軟件對研究數(shù)據(jù)進行統(tǒng)計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shù)±標準差( x-±s)表示, 采用獨立樣本t檢驗;計數(shù)資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 結果
2. 1 兩組患者臨床療效比較 護理后, 試驗組患者總有效率為98.00%, 明顯高于對照組的78.00%, 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 2 兩組患者生活質(zhì)量比較 護理后, 試驗組患者精神、飲食、對自身疾病評估、家庭理解及配合等生活質(zhì)量評分均高于對照組, 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3 討論
慢性胃潰瘍因為胃酸的消化作用而得名。因為各種原因, 胃酸對食物進行消化的同時也對胃壁和腸壁進行腐蝕, 最后導致慢性胃潰瘍疾病。慢性胃潰瘍疾病多發(fā)生在年輕人中, 男性的發(fā)病率高于女性[7]。慢性胃潰瘍的病程時間一般都較長, 慢性胃潰瘍患者極易出現(xiàn)胃穿孔、胃出血等不良癥狀, 一系列的不良癥狀會嚴重影響患者的生活質(zhì)量 [4]。慢性胃潰瘍在治療中需要給予有效治療, 但是在治療過程中會受到環(huán)境、心情等許多方面的影響[8]?;颊叱艘揽客庠诘乃幬镏委熗猓?也要進行針對性護理干預, 依靠自身積極配合。醫(yī)護人員對患者進行針對性護理措施, 能夠使患者了解慢性胃潰瘍疾病的發(fā)病機制、治療方法及預后效果等相關知識, 還要在患者日常生活中糾正和指導患者不良生活習慣, 促使患者早日康復[9, 10]。
本實驗結果顯示, 護理后, 試驗組患者總有效率為98.00%, 明顯高于對照組的78.00%, 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護理后, 試驗組患者精神、飲食、對自身疾病評估、家庭理解及配合等生活質(zhì)量評分均高于對照組, 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綜上所述, 對慢性胃潰瘍患者實施針對性護理干預, 能很大程度上增加慢性胃潰瘍患者的臨床療效, 提高慢性胃潰瘍患者的生活質(zhì)量, 值得臨床推廣。
參考文獻
[1] 唐寧娟, 袁襯香, 梁婉紅, 等. 針對性護理在慢性胃潰瘍患者中的應用. 護理實踐與研究, 2015, 16(4):35-36.
[2] 邢立波. 針對性護理對慢性胃潰瘍患者的臨床效果探討. 中國衛(wèi)生標準管理, 2015, 10(13):259-260.
[3] 尤春蘭. 綜合護理對慢性胃潰瘍患者遵醫(yī)行為及生活質(zhì)量的影響. 現(xiàn)代中西醫(yī)結合雜志, 2015, 24(17):1927-1929.
[4] 王婷婷, 朱俞霏, 崔珍. 35例慢性胃潰瘍患者的針對性護理及體會 . 中西醫(yī)結合心血管病電子雜志, 2014, 2(8):127.
[5] 趙瓊霜. 針對性護理對慢性胃潰瘍臨床效果分析. 當代醫(yī)學, 2014, 20(15):119-120.
[6] 劉麗, 劉曼. 慢性胃潰瘍患者的針對性護理分析. 中國醫(yī)藥指南, 2013, 11(5):562-563.
[7] 白彩玲. 針對性護理提高慢性胃潰瘍患者臨床療效及生活質(zhì)量效果分析. 臨床心身疾病雜志, 2016, 22(s1):239-240.
[8] 常曉霞. 針對性護理在慢性胃潰瘍患者的應用效果及對生活質(zhì)量的影響. 醫(yī)學信息, 2017, 30(3):218-219.
[9] 史芳珍. 針對性護理對慢性胃潰瘍患者的臨床效果探討. 基層醫(yī)學論壇, 2014(5):652-653.
[10] 周江林. 針對性護理對慢性胃潰瘍患者的臨床效果探討. 中國醫(yī)藥指南, 2012, 10(23):358-359.
[收稿日期:2017-10-10]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