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洪榮
[摘 要]在數學教學中,教師應融入情感教育,與學生建立深厚的師生情,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和自信心,使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從而發(fā)展學生的數學核心素養(yǎng),師生共享“我能行”的成功。
[關鍵詞]數學教學;情感教育;創(chuàng)設情境;動手操作;因材施教
[中圖分類號] G623.5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7-9068(2018)36-0034-01
“我能行!”這是肩負新世紀重任的一代,求生存、求發(fā)展的自信口號。那么,在數學教學中,教師如何引導學生樹立新的學習觀,使學生主動參與課堂活動,實踐創(chuàng)新,體驗到“我能行”的成功呢?我在教學中遵循學生學習數學的認知規(guī)律,關注學生的情感態(tài)度和價值觀,把學生作為主動的求知者,鼓勵他們用創(chuàng)新的精神去學習、去探究、去合作、去應用,使學生真正理解和掌握所學知識。
一、師生和諧,以情激情,引發(fā)情感
課堂教學中,教師起主導作用,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所以教師的“教”歸根結底是為了學生的“學”服務的。因此,教師在教學中應營造平等、民主、和諧的氣氛,真正讓學生始終處于學習的主體地位,這樣學生會樂于接受教師傳授的知識,進而促使師生之間思想相通,情感積極交流。“人非草木,孰能無情?”如果教師對學生充滿尊重、關心、信任和期待,以一顆愛心去包容學生,學生反過來也會給教師積極的情感回應,當這種情感達到一定程度后就會發(fā)生遷移,由信任教師到喜愛他們所教的學科,即所謂的“親其師,信其道”,從而形成強大的學習內驅力,主動參與學習、探究知識。
二、創(chuàng)設情境,激發(fā)意識,增進情感
心理學家布魯納曾說過:“學習最好的刺激,乃是對所學材料的興趣?!币虼耍n堂教學中,教師要充分發(fā)揮學生、教材、教具及自身的優(yōu)勢,增強教學的趣味性,使課堂氣氛生動活潑,學生學得趣味盎然。如果教師教學熱情高漲、妙趣橫生、引人入勝,那么學生就會聽得津津有味,主動參與教學過程,從中受到感化和熏陶,激發(fā)出學習的無限熱情。另外,如果學生的感知、記憶、想象、思維等智力因素,以及動機、興趣、情感、意志、性格等非智力因素都處于最佳的水平狀態(tài),學生就會積極參與學習,大大提高學習效率和學習效果。所以,我在教學中常借助學生的生活背景、喜聞樂見的故事和歌謠創(chuàng)設問題情境,或通過引發(fā)認知沖突等策略,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例如,教學“通分”一課時,我通過漫畫(如下圖)的形式導入,用擬人手法演示2/5和5/6比大小,目的在于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熱情,使他們體會到學習數學的樂趣。
三、動手操作,啟發(fā)創(chuàng)新,夯實情感
學生的思維往往是從動作開始的,所以動手操作最容易激發(fā)學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因此,在課堂教學中,教師要把學習的主動權還給學生,多為學生設計動手操作的活動,讓學生自己去探索、去觀察、去嘗試,真正理解和掌握所學知識。例如,教學“長方形和正方形的認識”一課時,我讓學生試著動手折一折、比一比,找出長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以及它們的異同點。這樣教學,以操作為手段,以表象為橋梁,引導學生自然地由形象思維過渡到抽象思維,既激發(fā)了學生的學習熱情,又使學生體會到“生活處處有數學,數學就在自己身邊”,進而能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生活中的問題。
四、因材施教,啟迪智慧,培養(yǎng)情感
由于家庭環(huán)境的不同,所以學生間存在個體差異,表現(xiàn)出不同的智力、興趣、愛好、個性、特長等。因此,課堂教學中,教師應了解和掌握學生間的個體差異,因材施教,用科學的方法啟迪每個學生的智慧,使他們體會到成功的喜悅,產生強大的學習內驅力。如設計差異性和開放性的習題等策略,都是為了使“優(yōu)生吃得飽,學困生吃得了”,讓不同層次的學生通過自己的努力獲得成功,從而更加喜歡上數學學習。
五、應用拓展,競賽激趣,保持情感
數學源于生活,數學學習是現(xiàn)實的、有趣的和富有挑戰(zhàn)性的,因而在實踐中運用知識解決問題既是學習的延續(xù),又是培養(yǎng)創(chuàng)新能力的重要途徑。例如,教學“數據的收集和整理”一課時,我提出以下問題:“倘若你是規(guī)劃局局長,應該在哪建設綠化小區(qū)?在哪個繁華路口設立信號燈呢?同學們能用數據收集和整理的辦法設計方案,為市政建設獻策嗎?”……這樣教學,使學生運用學到的數學知識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提高了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此外,如“小貓釣魚”“找朋友”“郵遞員送信”“奪金鑰匙”等游戲活動,能使學生的學習興趣在你追我趕、力爭上游的氛圍中一直保持下去,不斷探究新知。
總之,在數學教學中,教師應融入情感教育,與學生建立深厚的師生情,并通過創(chuàng)設教學情境等策略,培養(yǎng)學生的參與意識、創(chuàng)新意識,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和自信心,使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發(fā)展學生的數學核心素養(yǎng),師生共享“我能行”的成功。
(責編 杜 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