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隨著核心價值觀的提出,國家更加注重提高學生的政治素養(yǎng),這就要求教師不斷轉變教學模式從而提高政治教學的有效性。本文針對政治教學的現(xiàn)狀就提高政治課堂的有效性提出了有關策略,希望對教師政治教學能夠有所幫助。
關鍵詞:初中政治;有效性;教學探究
一、 創(chuàng)設情景,激發(fā)學生興趣
如果說父母是學生的第一任老師,那么興趣一定是學生最好的老師。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該抓住學生的學習興趣,針對學生的發(fā)展特點積極創(chuàng)設有關情境,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政治是一門理論性較強的學科,如果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不能積極為學生創(chuàng)設情境,就會導致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出現(xiàn)消極的現(xiàn)象并且不能將抽象的理論知識轉變?yōu)橹庇^的理論知識框架,進而將書本上的知識逐漸轉變?yōu)樽约旱闹R并不斷拓寬知識的廣度和深度。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可以以一些視聽等感官上的刺激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比如,教師在教學《中華文化與民族精神》時,可以先通過播放絲綢之路讓學生了解中國的傳統(tǒng)文化并加深對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了解,在觀看的過程中讓學生體會到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巨大魅力。教師在開始課程之前讓學生觀看絲綢之路并在觀看之后對學生提問“同學們在看完之后有什么感想嗎”,學生開始激烈地討論,有的學生說“我感受到中國文化的源遠流長”,有的學生說“通過觀看我覺得自己有一種深深的自豪感”,教師讓學生觀看有關視頻,通過給學生帶來感官刺激的基礎上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并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
二、 注重因材施教
我國偉大的教育家孔子提出“因材施教”的教育理念,這種教育理念同樣適用于現(xiàn)在教育的發(fā)展,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該根據不同學生的不同發(fā)展特點制定梯度的教學內容,這樣不僅能夠使教學內容更加適合學生的發(fā)展,還能讓學生找到適合自己學習的方法,從而提高學生學習的效率,也有利于構建初中政治的高效課堂。教師可以將班級內的學生按基礎知識的掌握程度和學習的速度快慢進行劃分,給學生安排不同的學習任務,這樣能夠讓學生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從而提高學生的整體水平。以《關于經濟發(fā)展為例》,教師在教學過程中為不同小組的學生安排不同的學習任務,教師給能力中等的學生安排熟練掌握共同富裕的基本概念并在練習題中能夠保證正確率。對學習能力較強的學生,教師讓他們熟練掌握共同富裕概念的基礎上還要結合現(xiàn)在習近平提出的中國夢進行有效分析。這樣不僅讓能力中等的學生扎實了學習的基礎還讓學習能力較強的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逐漸提高個人能力。這樣的教學方法避免出現(xiàn)由于教師顧忌大多數學生的發(fā)展而忽略了能力突出的學生和基礎相對薄弱的學生的現(xiàn)象并從整體上提高了學生學習的效率。
三、 將理論知識與實踐相結合
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該注重將理論知識的講解與學生的實踐相結合,讓學生在實踐的過程中對教師講述的理論知識進行應用,這樣的教學方式不僅提高了學生的實踐能力還提高了政治課堂的有效性。以《感受法律的尊嚴》為例,教師組織學生模擬法庭,將學生進行分組,分別扮演審判長、審判員、陪審員、書記員、正方、反方,以普通的離婚訴訟案件為題目,首先雙方當事人進行陳述,其次雙方當事人出示有關證據,其中包括證人證詞、書證、物證和視聽資料、鑒定結論等,在這個過程中學生積極地融入模擬的法庭當中并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學生對法律的理解,感受到了法律的嚴明。教師通過模擬法庭的方式更能讓學生走進法律感受法律面前人人平等,這樣的教學方式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學生政治學習的有效性。教師在教學《投身于精神文明建設》時可以組織學生參加有關精神文明建設,從而在實踐的過程中提高學生的精神文明。教師可以組織學生幫助交警指揮交通,在紅燈的時候告訴行人不要闖紅燈,這樣不僅幫助周圍的人提高精神文明還使學生自己加強了精神文明建設,進而加強了學生對政治理論知識的理解,有利于學生消化吸收教師上課講到的內容。
四、 在教學過程中運用賞識教育
所謂賞識教育就是尊重學生的發(fā)展并在學生的發(fā)展過程中不斷給予鼓勵和支持,教師在進行政治教學的過程中運用賞識教育有利于學生提高學習效率,所以教師應該不斷完善賞識教育在政治教學中的應用。學生在政治學習的過程中經常會遇到許多問題,有的學生由于不能及時地良好地解決這些問題從而喪失了政治學習的積極性。針對這一問題,教師在學生遇到困難的時候應該積極鼓勵學生,幫助學生解決問題,多使用“相信自己,你一定可以的”等語句鼓勵學生積極地面對困難,教師在上課提問學生回答錯誤的時候,應該以啟發(fā)性的語言和鼓勵性的語言,如“考慮一下這個問題還有沒有什么要補充的呢”或者“這個問題是不是還需要完善呢”,這種啟發(fā)性的語言能夠幫助學生不斷拓寬對問題認識的廣度和深度,從而在大腦中形成系統(tǒng)的知識框架。
五、 教師不斷豐富自身的知識儲備
教師開展有效政治教學的重要前提就是不斷豐富自身的知識儲備,提高自身的專業(yè)素養(yǎng)。教師要豐富自身專業(yè)素養(yǎng)可以通過以下幾個方面:一是教師通過閱讀大量書籍提高自身的文化涵養(yǎng),從而在教學過程中能夠做到將知識與實際生活相結合;二是教師利用課下時間多聽取其他優(yōu)秀教師的講課,在聽取的過程中要做到取其精華去其糟粕,將其他教師教學過程中優(yōu)秀的部分融入到自己的教學活動當中,對于其他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出現(xiàn)的問題應避免出現(xiàn)在自己的教學活動當中,以此豐富自己的教學經驗,在教學過程中做到游刃有余進而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三是教師應積極利用課余時間了解國家有關的教育理念,使自己的教學內容更加順應國家的發(fā)展方向并能用這樣的方法將新鮮的血液注入到教師教學的內容當中;四是教師應多利用課余時間學習多媒體技術等,在教學的過程中將理論知識與多媒體應用相結合,從而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同時也能加深學生對枯燥知識的理解,幫助學生記憶這些抽象的理論知識。
六、 結語
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通過創(chuàng)設情境,激發(fā)學生興趣、實施因材施教、將理論知識的講解與實踐相結合、運用賞識教育、不斷豐富自身的知識儲備等方式提高政治教學的有效性。
參考文獻:
[1] 王賢德.優(yōu)化美術課堂教學[J].提高課堂教學效率今日湖北(理論版),2013(8):56-57.
[2] 李國華,李冰.對“課程生活化”的思考與探究[J].教育發(fā)展研究,2014(3B):53-55.
[3] 王莉莉.在解構與重構:后現(xiàn)代主義視角中的課堂[J].教學教育探索,2012(9):65-66.
作者簡介:
袁梅,新疆維吾爾自治區(qū)伊犁哈薩克自治州,新疆伊犁霍城縣清水河鎮(zhèn)中心學校(瞻德中學)。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