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小妮
【摘 要】主動學習通過調(diào)動學生內(nèi)在的力量強化教學效果,并有助于學生形成終身學習的習慣。文章淺析了主動學習的意義、采用主動學習的擔憂、主動學習的方法。結論是相比傳統(tǒng)教學,主動學習更能提高課堂教學有效性,教師的角色由知識的傳授者改變?yōu)檎n堂的組織者可以更好地實施主動學習的教學。
【關鍵詞】主動學習;教學有效性;課程教學改革
中圖分類號: G642.4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2095-2457(2018)25-0150-002
DOI:10.19694/j.cnki.issn2095-2457.2018.25.069
【Abstract】Active learning strengthens the teaching effect by mobilizing the inner strength of the students and helps students to form lifelong learning habits. This article discusses the significance of active learning, the concerns about this method and the implementation of active learning.The conclusion is that active learning can improve the effectiveness of classroom teaching. To better implement active learning, a teachers role in the classroom should be an organizer instead of an imparter.
【Key words】Active Learning;Teaching efficiency;Curriculum teaching reform
1 傳統(tǒng)式教學特點
一直以來,我國高校主要的課堂教學方式還是傳授式,教師傳遞知識、信息,學生的學習主要是記錄和接受,對于學生來說,所得到的知識就是教師的傳遞的直接結果。傳授式學習使學生對系統(tǒng)知識的獲得是很有幫助的,對于學生創(chuàng)新能力的培養(yǎng)課堂教學未被體現(xiàn),只能通過課程設計等方面加以實施。所有積極的課堂教學都在追求教學的有效性,教師們通常會花很多心思把要傳授的內(nèi)容盡可能多的傳輸給學生。在傳統(tǒng)授課方式的基礎上,通過與主動學習結合,給予學生自我思考的過程,可以有效地避免傳授式學習的單一和僵化。
大學教育的目標之一是調(diào)動學生內(nèi)在的力量來促進深化教學過程,使學生的整個學習或生活都有可能成為教學的持續(xù)與擴展。要實現(xiàn)這個目標,教師就要施展個人內(nèi)在魅力以及采用適當?shù)姆椒?,除了增加教學過程的趣味性,還要激發(fā)學生的內(nèi)在力,使學生在校的日常課堂學習成為他們的經(jīng)驗系統(tǒng)的一部分,課堂生活成為師生共同的生活,教師享受教授知識的成就感,學生在內(nèi)在驅動力的指引下學習終身受得用的知識和經(jīng)驗。 師生關系上不但強調(diào)學生學習動機的調(diào)動,同時強調(diào)教學方法、教學技術以及有效的指導,使學生能夠主動學習。
2 主動學習的意義
對于學生而言,主動學習能激發(fā)他們的內(nèi)在驅動力,加深獲得知識的記憶,并且通過一步一步的測試鞏固學到的知識。主動學習可以廣泛地培養(yǎng)學生的應用技能,如解決問題的能力等,可以讓來自學識背景較為弱勢的家庭、科學經(jīng)驗更少的學生從中受益。
對學校而言,主動學習的主要好處是降低掛科率,學生通過主動學習更能理解學科知識,拓展應用的能力更有提高,更容易通過學科考核,提高通過率。主動學習方法可以持續(xù)反饋學生掌握知識的進展,讓教師可以盡早掌握哪些概念是難點,以及哪些內(nèi)容學生無法跟進理解,哪些類型的學生不容易跟上進度,有教學經(jīng)驗的老師常常會發(fā)現(xiàn),在傳統(tǒng)的授課過程中,總有那么一些學生課堂上看起來聽課較專注,互動性也好,就是老師提出某些問題時他也會應和,但考核時并沒有通過,也就是說他們的很多基本概念并沒有掌握。如果采用主動式學習教學方式,這些問題很快能被老師發(fā)現(xiàn),他們可以立即進行修改更正,而不是等到考試之后。
主動式學習教改經(jīng)驗上,較早實施CDIO、具有豐富的CDIO經(jīng)驗的汕頭大學有做過主動式項目驅動學習的調(diào)查表明,主動式學習的課程改革更容易實現(xiàn)課程設計的學習目標,可以幫助學生形成完整的知識體系,主動式項目驅動教學模式在課程更有效。
3 采用主動學習的擔憂
在引入以學生為中心的主動學習式教學活動時,一個普遍的擔憂是,這種教學方法會占用多的時間。擔心課程內(nèi)容無法在規(guī)定的時間完成,通常傳統(tǒng)是教學教師在兩節(jié)課的時間里可以完成好幾個核心內(nèi)容的教學,然后希望學生在課后完成作業(yè)、復習消化。事實上,無論傳統(tǒng)式教學或主動學習式,每門課的授課都有相應的目標,容易達到目標方法顯然是最有效的,而不在于授課內(nèi)容的多少,老師講授得多但學生并不理解或掌握,達不成教學目標,顯然是不合適的。所以我們要明確這門課的目標、明確學生需要掌握哪些內(nèi)容才能在本專業(yè)領域繼續(xù)、明確學生在學完這門課的數(shù)年之后,他們還能否記得,而不必糾結現(xiàn)在我們給他們灌輸了多少。
4 如何設計主動學習
教師方面,教師要把自己從課堂的傳授者轉變?yōu)檎n堂的組織者,讓學生更多的參與課堂活動中,作為教師本身將會花更多的精力,除了熟悉教學內(nèi)容還要考慮教學內(nèi)容的擴展、理論內(nèi)容與實踐的關系,要考慮學生的現(xiàn)有水平以及理解力。設計授課內(nèi)容與課堂組織的結合,可以先從小設計入手,最好老師們也能建立小組,一起討論、集思廣益,一起分擔課程的改革帶來的工作量,特別是規(guī)模不大的學校。
課堂設計方面,同樣的也可以先從小處著手。修改教學計劃,根據(jù)教學內(nèi)容、目的,進行簡短的小組活動,比方說在講課之前和最后留出幾分鐘的時間,讓學生與鄰座同學討論一個稍有挑戰(zhàn)性的問題,先從小的問題開始,才可能容易堅持實施。比如,在筆者所教的航空發(fā)動機原理和結構課程教學中,在航空發(fā)動機概論課完成后,可以提出“發(fā)動機是如何給飛機提供動力的,那汽車發(fā)動機呢?如何給汽車提供動力的”——此類問題讓學生與鄰座的同學小組討論,既加深了導論課時飛機動力來源的課程基本概念的理解,同時又擴展了動力的概念,迎合高校培養(yǎng)適應社會企業(yè)要求的具有拓展應用能力學生的目標。如果一開始就做的問題很有挑戰(zhàn)性,會有學生不容易做到,打擊他們的積極性,普遍的,成就感可以促進學生們的興趣和信心。
主動學習的方法之一是讓學生自己動手,直接參與思考或解決問題,減少學生被動接受信息的量。針對學生愛玩的特點,設計一些學生有一定趣味而且能做的實物,也就是CDIO中倡導的“做中學”,比如,筆者在航空燃氣渦輪發(fā)動機教學過程中,在學習渦輪部件時,渦輪是如何被燃氣驅動旋轉的,壓氣機又是如何被渦輪帶動旋轉的,傳統(tǒng)方法是采用教材或資料的結構圖外加圖片或視頻的方法,由于有視頻或圖片,比較直觀,對教學有效性有一定的效果,但常常會有些學生空間想象力不足或者授課過程中不夠專注,到期末考核時還是好些學生理解不到這些關鍵內(nèi)容導致課程的不合格。經(jīng)過教學改革嘗試,這部分內(nèi)容可以準備一些道具,比如用紙做成一個紙風車,可以讓學生自己做,也可以事先準備好紙風車,然后讓風扇對著風車的葉片吹,風車轉起來了——顯示出燃氣驅動渦輪的工作過程;再在風車中心接上一個套管,套管的另一頭接上紙做的風扇葉片,在外部風扇的吹動下,風車旋轉,帶動紙風扇葉片旋轉。應用這樣的教學方式,學生參與了其中,也感受到了構思-設計-實施-運行的工程設計思路,期末考核,學生的通過率大有提高。
5 結束語
相比傳統(tǒng)教學方式,主動學習使學生參與到教學活動中,讓學生思考概念、思考概念的用途、思考課程前后內(nèi)容間的關聯(lián),更能提高教學的有效性。主動式學習過程的實施可以分小步驟的逐步實施,更利于持續(xù)性;對教師而言可以建立教學改革小組分步實施。課堂教學中,教師的工作除了盡可能的擴充教學內(nèi)容的內(nèi)涵和拓展,教學方法上由知識的傳授者改變?yōu)檎n堂的組織者可以更好地實施主動學習的教學。
【參考文獻】
[1]郭英,張靂.《高等教育心理學》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M].50-51.
[2]姜大志,孫浩軍.基于CDIO的主動式項目驅動學習方法研究[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2(4):159-164.
[3]皮永生.獲得與參與:教學價值取向研究[D].西南大學博士學位論文,重慶,2016.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