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高中音樂教學過程中培養(yǎng)學生音樂鑒賞能力對學生的全面發(fā)展大有裨益,有利于提高學生的道德水平、調節(jié)學生的心理情感、提升學生的審美能力、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造思維?;诖?,本文以《高亢的西北腔》這一節(jié)為例,從樹立生本教學理念、建立新型師生關系、靈活運用多種教學方法幾方面重點在高中音樂教學過程中培養(yǎng)學生音樂鑒賞能力的方法,旨在為高中音樂一線教育者提供一定的借鑒,更好地提高高中音樂教學水平,使得學生的音樂鑒賞能力、音樂鑒賞素養(yǎng)有所發(fā)展。
關鍵詞:高中音樂;鑒賞能力;培養(yǎng);《高亢的西北腔》
一、 前言
《高中音樂課程標準》中對音樂鑒賞教學提出了明確說明,以培養(yǎng)學生能力、感受能力為主要目標,充分發(fā)揮鑒賞教學的作用,運用多種方法促進學生的藝術修養(yǎng)上升到一個新階段。特別是在當前新一輪課程改革的背景之下,教師在音樂教學活動傳授學生音樂基礎知識、音樂技巧的同時,還需要通過引導、啟發(fā)的方式提升學生的藝術感悟力,加深對美德理解,使得學生自我的審美能力、鑒賞能力有所發(fā)展。對此,本文以人音版《高亢的西北腔》一節(jié)為例,對在高中音樂教學過程中如何培養(yǎng)學生的音樂鑒賞能力進行簡要分析與著重探討。
二、 樹立生本教學理念,明確音樂教學目標
在高中音樂教學過程中,教師要以新課程理念為引領,樹立以生為本的教育教學理念,尊重學生在高中音樂課堂教學中的主體地位,各項音樂教學方案的生成要圍繞學生這一主體進行,從音樂教學的主導者轉變?yōu)閷W生學習的促進者、啟發(fā)者和引導者,以開放創(chuàng)新的教學觀念開展高中音樂教學活動,將學生音樂鑒賞能力的培養(yǎng)納入高中音樂教學目標當中,助力學生健康發(fā)展。
例如,在人音版《高亢的西北腔》的講解過程中,我為學生演唱《黃土高坡》歌曲中的一小部分——“我家住在黃土高坡,大風從披上刮過,不管是西北風還是東南風”。絕大多數(shù)學生都聽過《黃土高坡》,這首歌與學生的生活實際相貼近,借助教師范唱導入手段可以充分彰顯音樂鑒賞課的特點,最大限度地激發(fā)學生音樂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還可以為本課的“高亢”主題導入做好鋪墊,與直接欣賞西北民歌《腳夫調》相比具有更為明顯的生活化優(yōu)勢。
三、 建立新型師生關系,培養(yǎng)學生多種能力
在高中音樂教學過程中,教師要與學生建立民主、平等、和諧的新型師生關系,在為學生講解高中音樂教材知識點,引導學生掌握音樂技巧的同時,還可以以朋友的身份與學生討論有關音樂的問題,聆聽學生的想法,幫助學生解答學習過程中的音樂疑惑,使得學生在與教師討論過程中有所收獲,達到培養(yǎng)學生多種能力的目的。
例如,在《刨洋芋》的西北民歌欣賞講解過程中,我在為學生講解西北民歌特點的基礎上,借助多媒體為學生播放《刨洋芋》這首歌曲,以“你聽完歌曲后,有什么感受?”為開放性問題,引導學生根據自己的理解和想法暢所欲言,在這一環(huán)節(jié)中我對所有學生的回答都持尊重態(tài)度,即便某些學生的回答與歌曲思想主題稍有偏差,我也會加以引導和啟發(fā),這樣的方式便不會傷害學生的自尊心,更不會挫傷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
四、 靈活運用多種方法,優(yōu)化課堂教學結構
在高中音樂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在生本教學理念的指導之下對課程教學模式進行創(chuàng)新變革,靈活運用多種音樂教學方法,將高中音樂課堂教學的主動權交到學生手中,給予學生更多的自主空間,最大限度地激發(fā)學生參與音樂欣賞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從而優(yōu)化高中音樂課堂教學結構,完成培養(yǎng)學生音樂鑒賞能力的課程教學目標及教學任務。具體來說,在高中音樂課堂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鑒賞能力的教學方法可以歸納為以下幾點:
(一) 體驗式教學
音樂鑒賞是內心情感與外在分析能力相結合的結果。也就是說,學生在課堂空間范圍內在聆聽音樂的基礎上充分發(fā)揮自身的想象,逐步融入音樂之中并與其產生思想情感上的共鳴,達到深化理解音樂主旨的效果。因此,在高中音樂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運用體驗式教學法,激發(fā)學生音樂學習興趣,引導學生用心聆聽音樂,從而理解、評價和分析音樂,實現(xiàn)學生音樂鑒賞層次的逐步上升。
例如,在《刨洋芋》《腳夫調》《上去高山望平川》三首西北民歌的講解之后,教師可以引導學生根據自己的想法對歌曲進行適當性的改變,如融入說唱元素、R&B;元素等,以自己的風格對西北民歌進行重新演繹。通過這樣的方式可以使得課堂教學氛圍得到明顯活躍,學生的參與情緒空前高漲,使得學生在感受西北民歌獨特魅力的同時,對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演繹能力的發(fā)展大有裨益,為學生音樂鑒賞能力的培養(yǎng)做好鋪墊。
(二) 比較式教學
從本質上來看,“比較”是學生理性思維呈現(xiàn)的重要形式,在高中音樂教學過程中學生在學習、理解音樂知識的同時,還需要對音樂在題材、形式、風格、表現(xiàn)手法、背景等方面表現(xiàn)的異同進行分析評價,由此達到延伸與拓展學生思維空間的效果。因此,在高中音樂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運用比較式教學法,為學生提供適合的視聽資料,從而使得學生對各種審美做出比較,更好地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與藝術修養(yǎng),達到培養(yǎng)學生音樂鑒賞能力的效果。
例如,在《高亢的西北腔》講解過程中,我為學生提供了《腳夫調》《趕牲靈》《上去高山望平川》《打支山歌過橫排》四首歌曲,引導學生在聆聽歌曲的基礎上從節(jié)奏、旋律、情感三個方面對這四首歌曲進行比較分析,精準有效的把握歌曲中所呈現(xiàn)的風格。通過這樣的方式在提高學生音樂素質的同時,還可以進一步提高學生的音樂審美能力,對學生的全面發(fā)展有著不容忽視的現(xiàn)實意義。再如,我讓學生對比欣賞合唱版《刨洋芋》分組討論合唱版與獨唱版的異同點。最后,我以“西北地區(qū)的民歌旋律、節(jié)奏怎樣?”“表現(xiàn)了西北人民什么樣的性格特征?”“歌曲內容大都表現(xiàn)什么階層的生活?”為問題,引導學生探究西北民歌的風格特點。
(三) 評論式教學
處于高中階段的學生其身心都逐漸朝著成熟化的方向發(fā)展,他們善于對自己所喜歡的事物持有濃厚興趣,并且樂于對自己鐘情的事情做出全面深入、細致透徹的思考。因此,在高中音樂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善于抓住高中生的心理特性,根據學生身心發(fā)展的客觀要求設計具有探究性的音樂問題,為學生提供自主探究的機會,不斷延伸學生的思維深度,為學生思辨思維模式的形成奠定基礎。
例如,在《上去高山望平川》的講解過程中,教師可以以“如果不看歌曲,你們可以聽懂歌曲內容嗎?”“歌曲里面有幾句歌詞?”“括號里面的詞是什么意思?”等問題,借助這些問題引導學生對該歌曲進行評論賞析,使得學生了解西北方言,明確西北民歌結構短小的特點,為學生民歌學習興趣的培養(yǎng)奠定基礎。此刻,學生已經初步掌握評價西北民歌的方法與技巧,教師則可以為學生提供《西部放歌》這首歌曲,引導學生在欣賞該歌曲的基礎上對其進行賞析評論,這對學生音樂鑒賞能力的培養(yǎng)具有良好作用。
再如,我讓學生聆聽歌曲青海民歌《上去高山望平川》并分析歌詞,以“歌曲的情緒是怎樣的?”為問題引導學生感受歌曲思想,并且對歌曲的結構進行分析,即第1、2句寫景,第3、4句抒情,借景抒情,隱含的哲理:對一切美好事物的追求,有很多襯詞,無花不有襯,無襯不成花;四句式是花兒最典型的結構;歌詞形式稱為民間格律2+2+3七言奇數(shù)句,3+3+2八言偶數(shù)句,中國各地各民族的民歌中獨一無二的。最后,為學生設置如下問題:a. 演唱特點?b. 歌曲的旋律有什么特點?c. 節(jié)奏特點?
(四) 聯(lián)想式教學
音樂是一個整體連貫的系統(tǒng),高中音樂教材中各章節(jié)的知識點也具有這樣或者那樣的聯(lián)系。因此,教師在音樂教學過程中要善于將學生所學習的音樂知識聯(lián)系起來,注重引導學生將自己的點滴體驗融會貫通,加深學生對音樂知識點的理解,幫助學生構建更為完整的框架。也就是說,教師可以在教學中利用聯(lián)想式教學法,鞏固學生所學習的音樂知識,更好地培養(yǎng)學生的音樂鑒賞能力。
例如,在《高亢的西北腔》講解之后,教師可以為學生搜集影視作品資料,在播放視頻的同時,引導學生聯(lián)想該視頻與本節(jié)中的哪個歌曲有關,以此來加深學生的印象。通過這樣的復習方式可以將學生所學習的音樂知識加以串聯(lián),枯燥的知識也正是因為有了多樣化的記憶方法變得輕松愉悅。
五、 總結
綜上所述,在高中音樂教學過程中培養(yǎng)學生音樂鑒賞能力對學生的全面發(fā)展大有裨益,有利于提高學生的道德水平、調節(jié)學生的心理情感、提升學生的審美能力、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造思維。因此,在高中音樂教學過程中教師要重視對學生鑒賞能力的培養(yǎng),樹立以生為本的教學理念,尊重學生在高中音樂教學中的主體地位,明確音樂教學目標,加強與學生的互動交流,給予學生更好的人文關懷,使得學生的多種能力有所發(fā)展。同時,在課堂教學中教師要靈活運用多種方法,如體驗式教學、比較式教學、評論式教學、聯(lián)想式教學等,為高中音樂教學注入新活力,優(yōu)化高中音樂課堂教學結構,提高課堂教學質量,達到培養(yǎng)學生音樂鑒賞能力的目的。
參考文獻:
[1]史影,尹愛青.從感知到探究——高中音樂鑒賞課與音樂審美能力提升研究[J].文藝爭鳴,2017(05):202-204.
[2]張黎艷.高中音樂教學中學生樂感及鑒賞能力的培養(yǎng)[J].內蒙古教育(職教版),2016(02):69.
[3]張偉.高中音樂課堂需要“流行風”——淺析提升教學效益的應用策略[J].中國校外教育,2014(07):166.
[4]劉丹.淺談新課改下如何打造優(yōu)質高效的高中音樂鑒賞課[J].教育教學論壇,2013(41):51-52.
[5]邱惠薈.活用教學方法 實施有效教學——如何提高高中音樂鑒賞教學成效[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2,9(02):145,154.
作者簡介:
施明芳,福建省長樂市,福建省長樂第一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