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春
無論在傳統(tǒng)教學活動中,還是在新課程教學理念下,著力構建“高效課堂”模式始終是一項孜孜以求的藝術性實踐課題。只是兩者之間的不同之處在于:前者重視以“教”為主,后者強調(diào)以“學”為主;前者所追求的高效是以“教學質(zhì)效和學習成績”為主要考量,后者則是以“學生的進步與發(fā)展”為根本標準。
筆者結合初中語文教學的實踐與思考,立足課堂教學這一角度,擬就如下五個方面,試對此提出并非成熟的管窺之見。
一、課前預習,實現(xiàn)高效課堂的客觀前提
“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意在強調(diào)“未雨綢繆”對于“成功、高效”的重要性和必要性。這就是說,沒有課前預習的積極準備,要想贏得令人期待的“高效課堂教學”是不可能的。正因為如此,在初中語文教學過程中,教師引領學生做好并做足這種“詩外工夫”,把課堂教學窗口實現(xiàn)有效“前移”,既是客觀性前提條件,又是不容忽視的重要保障因素。
以《最后一課》為例。在課前預習環(huán)節(jié),教師除了提出一般性閱讀要求外,還應讓學生重點學習并把握小說的社會背景和歷史事件。如果讓教師來講,既浪費了寶貴的課堂教學時間,也會容易出現(xiàn)“姑妄聽之、穿耳過之”現(xiàn)象?;蛘呷狈ψ晕宜鸭蛯嶋H體悟,學生在課堂上學習了“工具性知識”,卻難以深入體會文中人物的思想情感。缺失了人文教育因素,這種課堂教學還算得上“高效”嗎?
二、自主合作,實現(xiàn)高效課堂的關鍵抓手
既然學生在教學活動中擁有無可置辯的“主體地位”,那么“學生的進步與發(fā)展”才是衡量教學是否有效(或者高效)的根本標準。因此我們應當明白而且必須做到,把追求高效課堂教學的“最重要一錘”落實在學生的“自主學習與合作探究”上。
以《變色龍》為例。本篇諷刺小說的“細節(jié)描寫”集中地體現(xiàn)在奧楚蔑洛夫警官處理“狗咬人手指”事件上,這既是課文的重點內(nèi)容,也是教學難點內(nèi)容之所在。如何讓學生實現(xiàn)快速有效的自主合作呢?在課堂主導環(huán)節(jié),筆者提出了“奧楚蔑洛夫警官在處理事件過程中反復改判了幾次?分別是如何改判的?他不斷改判的依據(jù)又是什么?”讓學生在個體閱讀與思考基礎上,首先以多人學習小組為基本單元,接著在集體交流中實行共享與總結、梳理與提煉。解決了這些問題,教學重難點也就不攻自破。
三、情趣激發(fā),實現(xiàn)高效課堂的永恒原則
愛因斯坦指出:“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同樣在學校教育中,“高效教學”與“情趣激發(fā)”是“互動促進、和諧相生”的,只有在良好學習情趣的涵養(yǎng)與滋潤下,才能贏得不容忽視且無可替代的“情緒智力”效益。
如《長征組歌(兩首)》,筆者沒有直接地進行講解,而是借助多媒體技術,一邊播放《四渡赤水出奇兵》和《過雪山草地》這兩首歌曲,一邊演繹與之相應的革命歷史畫面。整個課堂期間,都是在師生共唱、同伴互唱、男女生對唱等形式中進行著。大家不用揚鞭自奮蹄,自覺主動地去激情學唱、認真體悟,努力把握其中的豐富內(nèi)涵和旋律特點,甚至達到了“人人自醉”的境界。
四、激勵評價,實現(xiàn)高效課堂的活性因素
“教學藝術的本質(zhì),不在于知識傳授的本領,而在于激勵、喚醒和鼓舞?!彼嬖V我們,要想從根本和長遠上同時贏得“高效”課堂教學,
就必須本著戰(zhàn)略指向和戰(zhàn)術指導并重的思想,高舉“激勵評價”這面大旗,不僅通過各類途徑和方式,努力激發(fā)學生良好的學習情趣,更要通過積極有效地“激勵、喚醒、鼓舞”,不斷培養(yǎng)學生的進取精神,增強成功信念。
如教學《出師表》時,有人贊賞諸葛亮的才能學識和足智多謀,有人贊賞他的赤膽忠心和鞠躬盡瘁,有人卻提出質(zhì)疑“如此大才之人,應當站在歷史發(fā)展角度,實不該一味地報答知遇之恩而‘愚忠。”這里沒有“對與錯”之分,只是所站角度不同。我們不應囿于原著、強勢統(tǒng)一,而是尊重個性、予以激勵,并且珍視和保護。
五、拓展延伸,實現(xiàn)高效課堂的重要保證
與“課前預習”相同的,拓展延伸同樣是為課堂教學服務的;而又有所不同的,前者是“走在課堂教學的前面”,是對課堂教學窗口的“前移”,后者則是對課堂教學的“反芻、補充、深化”,兩者同等重要,缺一不可。
以《孔乙己》為例。有學生針對結句提出了“孔乙己是死是活”的問題。由于在第一課時,筆者把這一問題暫時放下來,讓大家在課后開展相互之間的討論交流。待到第二課時,讓三種不同觀點的學生代表分別發(fā)言——有人認為孔乙己“的確死了”,有人認為他“可能或應當活著”,還有人認為“死活無所謂”。經(jīng)過交流與共享、總結與提煉,大家形成了共識“從這個‘可有可無的悲劇人物身上,折射了封建道德的殘酷無情和人性缺失,而這正是作者故設懸念并強烈譴責的重要方面?!?/p>
綜上所述,在初中語文教學過程中,我們應善于把“課前預習、自主合作、情趣激發(fā)、激勵評價、拓展延伸”等幾種環(huán)節(jié)相互滲透并有機融合起來,從善教樂學中逐步打造高質(zhì)高效的課堂教學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