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丹丹
摘要:隨著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教育部要求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自學能力,并讓學生懂得如何自學,如何高效地自學,這才是提高課堂教學效率的重中之重。為此。教育工作者要培養(yǎng)學生高效預習的能力,讓學生通過對未學知識點的預習,充分掌握更多有效地知識,這對學生學習成績的提高來說非常重要,而且這也有助于學生自學能力的提高?;诖?,本文就新課程改革視域下的小學語文預習進行了分析和論述,并提出了相對可行的方法,僅供參考。
關鍵詞:新課程改革 ? 小學語文 ? 高效預習
預習,顧名思義,即學生對所要學習的課程進行提前學習。通過預習,學生對還沒學到的知識便有了大概的了解,也熟悉了課文的基本概況,避免了在學習過程中遇到難題時手足無措的情況。
一、教育工作者要做引導者,督促學生自主預習
首先,在日常教學過程中,教學工作者要做課堂教學的引導者,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體地位,讓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與此同時,教學工作者也要以身作則,教授給學生預習的方法和技巧,引導學生進行高效地預習,在預習的過程中,教育工作者要及時發(fā)現(xiàn)學生在預習方面遇到的問題,并幫助學生解難答疑。
其次,教育工作者要督促并激勵學生進行預習,在這一過程中,教育工作者要注重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熱情,增強學生發(fā)現(xiàn)問題、提出問題并解決問題的信心,讓學生有成就感。當然,倘若教育工作者給學生布置了預習任務,那么,教育工作者就要對學生的作業(yè)進行反饋,根據(jù)學生預習的情況,給予表揚和肯定。
最后,《新課程標準》要求教育工作者要關注學生的個體差異,因材施教,根據(jù)學生的學習情況來布置預習任務,讓每位學生都能參與教學活動,并游刃有余地解決教育工作者所布置的預習內(nèi)容。
二、教育工作者要加強預習指導,并教授高效的預習方法
在日常教學實踐中可以發(fā)現(xiàn),很多學生對新課進行預習時,或多或少都會遇到自己難以理解的內(nèi)容和可以解決的問題,此時,有些學生便不懂得如何進行質(zhì)疑,提出有學習價值的問題,而有的學生會把書本上的問題照搬照抄。倘若在預習過程中,學生遇到以上問題,教育工作者就要因勢利導,循序漸進地促進學生學會質(zhì)疑,讓他們真正地學會高效預習。
1.從題目入手,針對題目進行預習
一般而言,題目是一篇文章的主要字眼,也是了解文章的主線,因此,圍繞題目進行預習,可以極大限度地提高預習效率,并從根本上弄清文章的主要內(nèi)容。
2.從詞語、句子入手,對字詞句進行預習
文章都是由字詞句段所組成的,而段落都是由句子和字詞組成的,所以,弄清楚文章中所出現(xiàn)的難點以及重點字詞,以及晦澀難懂的句子后,便能更快地掌握文章的基本內(nèi)容,并且在解難答疑的過程中,學生也可以積累更多的好詞佳句,這有助于提高學生的預習效率,從而極大程度地提高了學生的語文成績。
3.從文章的主要內(nèi)容入手,根據(jù)文章中心進行預習
如果學生預習的是有關寫人的文章,教師便可以提出類似的問題:文章寫出了人物的什么品質(zhì)?作者是通過哪些事例來表現(xiàn)的?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以問題的方式引導學生進行預習。
4.從文章的寫作手法入手,對寫作方法進行預習
學生在學習語文的過程中,學習作者的寫作手法也是語文學習的一個重要環(huán)節(jié)。在學習中,學生遇到問題,要學會質(zhì)疑,并積極主動地進行學習,能有效地掌握文章的寫法,并在不斷學習的過程中,掌握并學以致用。
三、總結
總而言之,教育工作者在預習指導的過程中,要注重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yǎng)學生積極主動的學習意識,并且養(yǎng)成良好的預習習慣,這對于學生學習語文大有裨益。課前預習也有助于激發(fā)學生學習的潛能,為學生今后的學習打下扎實的基礎,也為有效地課堂教學創(chuàng)造了良好的條件。
參考文獻:
[1]郭鵬強.網(wǎng)絡環(huán)境下小學語文教學策略研究[J].散文百家(新語文活頁),2017,(12).
[2]張麗娜.“小練筆”大作文——淺談小學語文作文教學[J].作文成功之路(中),2017,(12).
[3]王鳳.農(nóng)村小學語文教學中有效的預習方法[J].現(xiàn)代閱讀(教育版),2013,(8).
[4]郭寶琳.淺談語文教學的重要環(huán)節(jié)——預習[J].新課程(中學),2012,(2).
(作者單位:江西省贛州市寧都縣長勝鎮(zhèn)大嶺背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