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曉燕
[摘要]目的:針對采用不同藥物治療的內科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的療效進行初步探討。方法:收集2014年4月-2015年4月期間的50例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有關資料,隨機平均分為觀察組與對照組兩組,觀察組患者采用胃動力藥物與抗抑郁藥物聯(lián)合治療,對照組患者只應用胃動力治療藥物,對兩組患者的療效和滿意度進行比較。結果:在療效和患者滿意度方面,觀察組患者明顯高于對照組患者(P<0.05)。結論: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采用抗抑郁藥物與胃動力改善藥物的聯(lián)合治療方法,可使臨床療效明顯提高,可在臨床中廣泛應用。
[關鍵詞]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內科藥物治療;治療效果
1前言
在內科臨床中功能性消化不良是一種比較常見的功能性胃腸疾病,臨床中具有較高的發(fā)病率。目前還沒有明確其具體的發(fā)病機制,本研究收集2014年4月-2015年4月期間的50例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有關資料,分別采用單獨用藥和聯(lián)合用藥方法對兩組患者進行治療,比較治療效果,現(xiàn)將有關情況總結如下。
2資料與方法
2.1患者資料
收集2014年4月-2015年4月期間的50例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有關資料,隨機平均分為觀察組與對照組兩組,每組各有50例患者,患者年齡在29-49歲之間平均年齡(34.8±2.5)歲。其中有40例男患者,10例女患者。觀察組患者采用胃動力治療藥物和抗抑郁治療藥物聯(lián)合進行應用,對照組患者只采用胃動力治療藥物,需4個月時間的治療療程。在患者基本資料方面,兩組患者不存在明顯差異(P>0.05),可進行比較。
2.2臨床診斷方法
功能性消化不良可根據(jù)羅馬Ⅲ標準進行判定。羅馬Ⅲ診斷標準是在2004年羅馬會議上完成,分別經(jīng)2005年世界胃腸病學大會和2006年美國胃腸病學年會的報告和討論,發(fā)表于2006年Gastroenterology雜志,修訂的羅馬Ⅲ標準更側重以循證醫(yī)學為基礎,對整體研究功能性消化不良不再進行強調,而結合神經(jīng)胃腸病學近年來的研究成果,并根據(jù)患者臨床癥狀與進食分為餐后不適綜合征和上腹痛綜合征兩大類。研究結果顯示餐后不適綜合征患者的早飽感,餐后腹脹等癥狀表現(xiàn)均和患者進餐具有一定關系,是延遲胃排空,胃底容受性擴張功能障礙及內臟敏感性高所引發(fā),因此作為與進食具有一定關系的疾病,與進食不存在關系的疼痛不適屬于上腹痛綜合征這與羅馬Ⅱ標準中動力障礙型和潰瘍型消化不良比較相似。羅馬Ⅲ診斷標準對于現(xiàn)代神經(jīng)胃腸病學及有關檢測技術及治療的發(fā)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促進作用,對于推動相關技術的發(fā)展也至關重要,羅馬Ⅲ診斷標準具有比較重要的醫(yī)學價值。對于功能性胃腸病定義、范疇、分類及診斷制定了比較規(guī)范的標準,為臨床治療指明了方向,是臨床科研及治療中應嚴格遵循的科學準則、標準及指南。羅馬Ⅲ診斷標準不僅是現(xiàn)代醫(yī)學中認識功能性胃腸病的觀點得到充分體現(xiàn),提出未來的研究方向。目前,羅馬Ⅲ診斷標準是針對功能性胃腸疾病最具權威且比較全面的科學經(jīng)典,對于功能性消化不良的臨床診治及科學研究水平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促進作用。
2.3治療方法
對照組患者每日服用多潘立酮兩次,每次服用10毫克。觀察組患者采用兩種藥物聯(lián)合治療方法,也就是基于對照組治療方法,并每日加服1次50毫克的多塞平。兩組患者在治療中的其它方面不存在任何差別,對患者病情跟蹤治療并定時復檢。
2.4統(tǒng)計分析
采用SPSS17.0統(tǒng)計軟件對患者有關數(shù)據(jù)研究分析,采用t檢驗方法分析患者的計量資料,采用X2檢驗患者計數(shù)資料,P<0.05表面患者之間存在的差異具有統(tǒng)計意義。
3結果
在臨床療效方面,觀察組中有12例患者優(yōu)秀,11例患者良好,1例患者一般,l例患者較差,優(yōu)良率高達92%;對照組中有10例患者優(yōu)秀,12例患者良好,1例患者一般,2例患者較差,優(yōu)良率位88%。觀察組患者明顯高于對照組患者(P<0.05),表面在治療中應對患者加強心理干預,使其提高治愈治病的信心,抑郁心理得到有效緩解。觀察組中有23例患者滿意,患者滿意度高達92%;對照組中有21例患者滿意,患者滿意度為84%。觀察組患者明顯高于對照組患者(P<0.05),兩組患者之間存在的差異具有統(tǒng)計意義。
4討論
功能性消化不良在內科臨床中是一種最常見的腸胃疾病,大部分患者都會描述其不良情緒心理。對患者病情產(chǎn)生不利影響,進而導致患者只應用胃動力藥物治療的效果受到明顯降低。本研究收集的觀察組患者中采用多塞平抗抑郁藥物用于臨床治療,使患者明顯減輕心理障礙。消化不良癥狀的毆打一定程度的改善,機體神經(jīng)內分泌經(jīng)調節(jié)后恢復正常。觀察組患者的結果表明臨床治療效果明顯提高。服用抗抑郁藥物的患者容易產(chǎn)生口干等一些比較輕微的藥物不良反應,所以,臨床醫(yī)護人員應向患者提前進行告知,以免患者情緒不安。
5結果
綜上所述,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中主要原因還是胃動力不足。本研究采用多潘立酮這一促進胃動力藥物對患者治療,此藥物在臨床中目前是一種最常用的胃動力促進劑,可在患者上消化系統(tǒng)中直接發(fā)生作用,使胃部有效增加蠕動,對于胃排空具有一定促進作用,使患者十二指腸與胃竇協(xié)調性得到恢復,上消化道不良癥狀明顯緩解。因此,對于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應用促進胃動力藥聯(lián)合應用抗抑郁藥物具有明顯的臨床療效,可在臨床中廣泛應用。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