帕爾扎娜?拉合木都拉??
摘要:本文選取新疆塔城地區(qū)衛(wèi)生學校作為典型代表,從該校的實際情況入手,對于在當地中職院校的體育教學中,具有少數民族特色的休閑體育項目的開設進行研究,并且論證了當地開設相關專業(yè)的重要性和可行性。通過詳細研究,對于休閑體育專業(yè)的定位進行分析,最終得出結論,休閑體育專業(yè)應當具有學校特色,適應學生需求,相關教學注重學生綜合能力的提升,從社會人才需求出發(fā),開展教學活動。
關鍵詞:職業(yè)教育;休閑體育;人才培養(yǎng)方案
在塔城地區(qū)衛(wèi)生學校的教學過程中,學生面對快節(jié)奏的學習生活,需要在高強度的學習和實踐后通過休閑體育運動來實現身心的調整與放松。在現代文明的生活方式中,休閑體育不僅是人們健康生活的策略,也逐漸成為一種社會時尚,風靡于經濟快速發(fā)展的城市之中,逐漸引發(fā)風潮。在此背景下,人們對于社會體育的需求也逐步提升,不僅迫切要求社會體育活動整體水平提升和基礎設施建設完善,相應的,還要求相關方面的專門人才有所增加。因此,職業(yè)院校應當重視這一發(fā)展趨勢,積極響應時代的需求,通過休閑體育教育的加強,向社會輸送相關方面的人才。
一、 塔城衛(wèi)生學校開展特色休閑體育教學的重要性
在體育活動中,休閑體育作為一個較為獨立的分支,具有突出的特色,在休閑體育活動中,參與者能夠享有比其他體育活動更突出的娛樂性,并且其進行過程高度自由。由于休閑體育的這一部分突出特色,在實際的教學活動中,有利于學習者進行自主的學習和練習,進而提升自我組織和評價的能力,在富有趣味的體育活動中,不僅能夠增強對于體育鍛煉的興趣,還能在鍛煉的同時培養(yǎng)起運動的良好習慣,在學習期間奠定終身運動的基礎。但是,在當前階段的職業(yè)院校體育教學中,休閑體育的參與情況相對較差。目前,學生對于休閑體育活動的積極性還有待提升,大多數學生不愿意在閑暇時間進行休閑體育活動,同時,活動本身也存在水平低下,質量較差的缺點,導致了學生的不認真對待,休閑體育運動的價值難以得到真正的體現。通過對于相關情況的調查可以得知,現階段的休閑體育運動教學整體發(fā)展水平較低,不能達到《學校體育工作條例》所規(guī)定的標準,雖然學校在進行課程規(guī)定時能夠滿足要求,但是,學生的參與積極性不高,隨意性較強,數據顯示,很多對體育活動缺乏興趣的學生參與鍛煉的次數少于每周三次,在時間上,也有60%以上的學生不能滿足每天至少一小時的體育活動時間。此外,在實際情況中,還存在缺乏足夠的專業(yè)人員指導和相關基礎設施的問題。
二、 塔城衛(wèi)生學??梢赃x擇的特色休閑體育項目
新疆地區(qū)是我國的少數民族自治區(qū)之一,在多民族長期的融合中,當地的少數民族進行長期的文化創(chuàng)造與社會建設,并且逐漸發(fā)展具有強烈民族特色的體育項目,地方風情濃郁。民族體育作為民族文化中不可或缺的部分,在民族的發(fā)展進程中具有突出的地位,通過對于新疆當地歷史典籍的研究,可以看出,在新疆地區(qū)的歷史發(fā)展進程之中,各民族創(chuàng)造并完善了包括狩獵、騎射、舞蹈等多種多樣的體育活動,這些活動與勞動、娛樂以及軍事等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都有密切的聯系,在民族文化的長期發(fā)展中留存下來,在推動人民強身健體活動的同時,成為珍貴的民族文化代表?,F階段,新疆地區(qū)的民間體育項目共計136個,其中,別具特色的民族特色休閑體育項目占據了主要的地位,以錫伯族為例,在較為廣泛的摔跤、滑冰、放風箏等活動外,還有該民族獨具特色的卡塔棋和嘎爾出克游戲等項目。
三、 職業(yè)學校開展新疆少數民族特色休閑體育教學的要點
要想提升職業(yè)院校的休閑體育教育水平,必然需要完善相關專業(yè)的課程體系。在日新月異的休閑體育領域,運動形式靈活多樣,因此,課程的設計也必須具有高度的靈活性,才能更好地適應實際形式。在設置專業(yè)課程時,不僅需要考慮學生的學習能力和接受能力,還要實現基礎性與實用性的有機融合,從而幫助學生更好地接受所學的知識,并且在長期的運用與練習的過程中,實現知識的融會貫通,進而進行創(chuàng)新式的發(fā)展。
休閑體育這一專業(yè)具有高度的實踐性,因此,在教學過程中,實踐也應當貫穿始終,一方面,要在課程教學中充分考慮實踐的需求,另一方面,也要在教學設計中安排適當的實習內容,從而使得學生在學習中能夠實現理論與實踐的綜合運用。
因此,在休閑體育專業(yè)的教學中,應當重視實習的作用,實習實踐貫穿學習的全過程,能夠使得學生更好地認識自身在學習中的缺陷,并且對于學習和工作實現更感性而全面的認識。對此,職業(yè)院??梢耘c相關單位合作,建立較為完備的實習基地,加強實踐的規(guī)范性,更好地指導學生的學習。
四、 結語
職業(yè)院校在實現特色休閑體育專業(yè)的建設過程中,應當立足于“健康第一”的原則,結合具體教學實踐,以學生為本,建立起培養(yǎng)學生綜合能力的新式教學體系,從而奠定社會體育、終身體育的良好基礎。在實際教學活動中,注重教學項目的開展,進行教學體系的改革,提升教學人員的素質,有利于提升學生的參與熱情,從而在鍛煉的同時培養(yǎng)起運動的良好習慣,在學習期間奠定終身運動的基礎,最終實現休閑體育運動的普及與發(fā)展。
參考文獻:
[1]馬惠娣.全面建設小康社會中的休閑生活[M].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4.
[2]俞金英.談休閑體育對高校體育教學模式的影響[J].福建師大福清分校學報,2007,11(5):85-88.
[3]朱大修,何渝玲,王俊奇.試論“休閑體育”的特點、概念及發(fā)展前景[J].上饒師范學院學報,1997(6):90-92.
[4]成雄,王世哲.發(fā)展休閑娛樂體育問題探討[J].蘭州商學院學報,2002,18(4):109-110.
[5]中國群眾體育現狀調查課題組.中國群眾體育現狀調查與研究[M].北京:北京體育大學出版社,2005.endprint